格鲁吉亚🇬🇪之行(二)
2025-8-6告别亚美尼亚🇦🇲,再次踏入格鲁吉亚🇬🇪,仍是苏菲和乔治来接的我们,仍是入住第比里斯的那家酒店,不同的是上次从阿塞拜疆🇦🇿过境,而这次是从亚美尼亚🇦🇲!



蒂芙尼蓝的装饰风格,丰盛的早餐,穿袍子带头巾的女士,一切都是熟悉的模样。酒店面朝水库,上次来细雨蒙蒙,这次来蓝天白云,水库被当地人称为“第比利斯海”,水天一色赏心悦目!📸✌



👆新的一天,开启我们在格鲁吉亚未完的行程,从酒店出发才15分钟车程就抵达【格鲁吉亚编年史纪念碑】。



【格鲁吉亚编年史纪念碑】位于第比利斯西北郊的基尼山山顶,是为纪念格鲁吉亚建国3000周年和基督教传播2000周年而建,由16根高35米的青铜柱组成。 纪念碑由格鲁吉亚著名雕塑家祖拉布·切尔塔瓦设计,设计理念融合了历史、宗教与艺术,旨在通过视觉化的叙事展现格鲁吉亚的文明脉络。






16根35米高的青铜柱通过浮雕分层呈现: 底层:圣经故事(如诺亚方舟、耶稣受难),象征基督教对格鲁吉亚文化的深远影响。 中层:格鲁吉亚历史上的关键人物(包括国王、圣人和诗人),体现国家身份认同。 顶层:传统节庆与农耕场景(如葡萄酒节),强调民族文化的延续性。 每根柱子的四面都有不同的浮雕,通过雕塑群浓缩了格鲁吉亚的宗教、历史与文化。




16根35米高的青铜柱,也被称为“苏维埃巨石阵”或“格鲁吉亚青铜巨石阵”,既呼应古代巨石阵的神秘感,又以现代主义手法重构历史叙事。 青铜的耐久性隐喻历史的永恒,而浮雕的精细雕刻则展现艺术家祖拉布·切尔塔瓦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纪念碑选址于第比利斯郊区的山顶,游客可俯瞰城市全景,形成“历史俯瞰当下”的隐喻。

站在青铜巨石阵可俯瞰第比里斯海。

周边增设的圣母领报教堂,进一步强化了宗教与历史的共生关系。



【格鲁吉亚编年史纪念碑】通过空间、材质与叙事的交织,将格鲁吉亚的千年文明浓缩为一座可触摸的史诗。




【十字修道院】亦称“季瓦里修道院”,坐落于格鲁吉亚古都姆茨赫塔的一座山丘上。 十字修道院始建于公元585年至公元605年间,是为了纪念圣尼诺的事迹而建立的,是格鲁吉亚早期基督教建筑的杰出代表,同时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圣尼诺是一位来自卡帕多奇亚的女传教士,公元4世纪将基督教带到了格鲁吉亚,并成功说服伊比利亚国王米里安三世皈依基督教,圣尼诺修女在此竖立起木制十字架,这是格鲁吉亚第一个十字架,标志着基督教成为格鲁吉亚国教(公元337年)。这个十字架被认为是奇迹之源,吸引了大量信徒前来朝圣。到了公元6世纪,格鲁吉亚统治者埃里斯塔维公爵,在这神圣之地修建了一座石质教堂,以保护和纪念圣尼诺的十字架,这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宗教场所,这就是今天的十字修道院。



十字修道院,地处库拉河与阿拉格维河交汇处的悬崖顶端,站在修道院的平台上,可俯瞰整个姆茨赫塔古城,远眺连绵壮丽的高加索山脉,还有色泽分明的两河交汇处,那条呈绿宝石颜色的是阿拉格维河。



河对岸的姆茨赫塔古城,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自公元前1000年起便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古城始建于青铜时代,是古代贸易路线交汇点,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5世纪为卡尔特利王国(伊比利亚)首都,公元337年基督教被确立为格鲁吉亚国教后,该城成为宗教核心,直至第比利斯成为新都,其历史宗教地位仍然不可动摇。👇




十字修道院,是格鲁吉亚第一座采用“四龛四顶”建筑风格的教堂,独特而庄重,历经一千五百年风雨屹立不倒。这一风格,后来影响了高加索地区许多东正教建筑。



修道院内部并未经过任何修缮,斑驳的墙壁、破损的装饰,都毫无保留地展示着它历经的岁月。古老的建筑,历史的痕迹,就这样子静悄悄地被永久保存。📚📝





现存教堂内保留着圣尼诺十字架基座及画像,是姆茨赫塔古城的一处璀璨瑰宝。





👆十字修道院与姆茨赫塔古城的其他古迹,共同于1994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途经60年代建的金瓦利水库,停车拍摄水库的壮丽全景。📸




午餐就在水库旁一家很美的餐厅,最妙的是对面的水坝与山上的教堂尽收眼底!🤭📸


沿着前苏联时代开拓的世界最美高速公路军功大道,一路前行,一路精彩!🚖✌


【阿纳努里城堡】坐落在第比利斯以北70公里的阿拉格维湖畔,是通往卡兹别克山区的必经之路。 城堡以两座17世纪教堂和湖光山色闻名,曾登上《孤独星球》封面,2007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暂定名录。



银蓝色的穹顶,绿松石的阿拉格维湖,延绵的外高加索山脉,共同勾勒出的绝美景观,被众多旅游者认定:这里是格鲁吉亚颜值最高的地方之一。🤭👍




【阿纳努里城堡】始建于13世纪,最初是阿拉格维封建王朝领主的私人军事城堡,兼具防御与宗教功能。18世纪阿拉格维王朝被推翻后,城堡仍作为军事要塞使用至19世纪,至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其名称源于一位名为安娜的当地女性,她在敌人围攻时宁死未泄露城堡秘密隧道的入口,后人以她的名字命名城堡以示纪念。




两座城堡通过雉堞墙连接,现存城堡防御工事保存完好,含塔楼、碉堡及狭窄的密道楼梯。野草已覆盖了秘密通道,城堡好像很久没有维修了,以极为古朴原始的状态,诉说着它过去的辉煌。



👆外墙上的浅浮雕弥足珍贵,中间是格鲁吉亚特有的葡萄藤十字架。




城堡扼守着高加索山脉北面往南的交通要道,在冷兵器时代,这厚实的城墙,就足以让入侵者望而却步!⚔



“一批批游客蜂拥而至,这里永远别想见到清净的画面,人头攒动是常态。”这是网上对游览城堡的描述,幸运的是我们到达时,整座城堡里仅有我们15人的一个团队,和极少的另星游客!🤭




古老的城堡高大而神秘,最值得一探究竟的是瞭望塔。但想进入瞭望塔,得先走过一条狭窄的石檐,此处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峻,得有点勇敢,恐高者绝对不行。仅一脚宽的石檐紧贴粗砺的围墙且有斜度,得保持身体平衡,侧身一步步朝瞭望塔移动,老戎挎着单反机根本无法通过,他留在方塔下面,我爬了上去。



进入塔楼,顺着石阶朝上爬,记不得爬了多少台阶,只记得塔楼内破烂不堪,台阶很窄很陡,一不小心就会歪了脚。


👆塔楼内从下朝上都有瞭望口,但塔楼的墙体实在太厚了,我这样的小个子必须踮起脚伸长脖子,才能看得到外面。刚开始上行时,我从洞口拍到了下面的老戎和老林,老戎也拍到了招手的我。




👆一路朝上爬,从下往上经过瞭望口,我都会踮起脚伸长脖子,从一个个洞口去拍摄外面的景色,一路上行一路拍摄,拍了许多用瞭望口当边框,同一景色不同角度的这些照片:一大一小两座建于17世纪的教堂,绿宝石般的阿拉格维湖,雄伟的高加索山脉,勾勒出这无与伦比的美丽景观!📸✌


一路爬到了塔顶,站在最高的平台,正前方是圣母升天教堂,俯瞰整个城堡,眼前是高加索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合二为一的最美展现!📸👍🤭

👆这可不是摇白旗投降哦,是我从洞口挥舞自己的白外套,告知老戎我正在努力朝上攀登呢!🤭✌

老戎站在下方看到了,仰头也朝我挥手回应。“咔嚓”一声,我从瞭望口定格了老戎与这绝世美景同框的美好瞬间!📸🤭

从塔楼下来,一群从上海出发时还素不相识的人,特意在此合影留念,日后想起定会滿是美好!📸💞




👆圣母升天教堂,据说是一位公爵的儿子在1689年修建,以葡萄藤十字架浮雕和穹顶壁画著称,18世纪被一场大火烧过,穹顶上的壁画已看不清。我们进入教堂时,里面刚举行完洗礼仪式。



👆在城堡内兜兜转转,毎一栋建筑仿佛都在讲述当年的不屈守卫,每一张照片我都不舍得删去。📸


告别在即,回望这遗世独立般矗立的城堡,还有躺在它脚下的美丽湖泊,相依相偎描绘出这独一无二的格鲁吉亚国家名片,时光在此早已停滞!🎨🇬🇪📚




👆站在不远处的大桥上,能拍到与《孤独星球》封面同款的照片。但旅途就是这样,擦肩而过留点遗憾,沿着军功大道,我们继续向卡兹别克山区挺进!👣🚖
摄影:老戎 撰文/编辑:阿明 完成于:2025.8.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