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嘉定·汇龙潭(2018-04-17)
2018-4-17汇龙潭于明代万历十六年(1588)所建,自北向南有五条河流汇集而成,应奎山坐落潭中,绿水怀抱,宛如一颗明珠,自古有五龙抢珠之称,汇龙潭因此而得名。园内布局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南部是应奎山和汇龙潭组成的自然山水风景。登上应奎山的四宜亭,俯视四周,魁星阁、玉虹桥、碧荷池、打唱台等尽收眼底。
退出棂星门,来到"学殿街",仰高"坊前便是汇龙潭,有几艘小舟悠然往返……
五川争注汇龙潭,阁榭相对水色蓝, 烟锁岸树鸟雀欢,三二小舟悠然泛。


学殿街两旁古木参天,浓荫蔽日。






走没几步便是"兴贤"牌坊,汇龙潭公园的正门就在石拱桥那边。


跨过"宜兴桥",便是汇龙潭的正门,门为城关状,"汇龙潭"的牌匾高悬在上。


“汇龙潭”,悬于畅观楼北檐下公园正门。行草体,长3米、宽0.8米,堆煤底金字。1983年4月张爱萍书。




汇龙潭公园位于嘉定镇塔城路299号,与嘉定孔庙隔横沥相望,占地70余亩。潭由横沥河、新渠、野奴泾、唐家浜、南杨树浜五河流相交汇,犹如五条长龙蜿蜒伸展。 潭中有山岛一座,名叫应奎山,筑于明天顺四年(1460)。山巅新构一亭,名凌云亭,立亭内可俯瞰汇龙潭全景。民国17年(1928)嘉定县通俗教育馆将汇龙潭、应奎山、魁星阁、龙门桥、孔庙一带风景优美之处改建为公园。将原有树木建筑经过整修,于第二年二月正式对外开放,取名"奎山公园",这是汇龙潭公园前身,也是嘉定最早的公园。 ) 1976年和1978年,县、市分别投资30万元和90万元,以奎山公园的残存景点为基础,拓地扩建,于1979年6月1日开放,定名汇龙潭公园。此为第一期工程,面积49.05亩。1984年又扩建二期工程,公园扩展到70余亩,分南北两个部分,南部以汇龙潭、应奎山和打唱台等组成山水相依的自然风景。潭畔有新修复的魁星阁,潭中有九曲桥、水宜亭,与应奎山新垒的山石和绿树红花相映成趣。 潭东部的大草坪,空间开阔,地势平坦,明代忠节侯峒曾、黄淳耀两先生纪念碑巍然矗立。潭畔还有几棵百年以上的枫杨,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的一千多名将士,由于起义失败被清军杀害于此,"潭水泛赤",如今这处珍贵的历史遗迹已成为一个革命传统教育的场所。 公园南部以汇龙潭水和应奎山组成山水相依的自然风景。魁星阁、百鸟朝阳台等明清建筑平地拔起,气势轩昂、参天古木,名花异草相映成辉。北部姑苏庭院格局,飞檐翘角、秀雅简朴、白壁粉墙、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布局紧凑,古建筑相对集中,畅观楼、怡安堂、缀华堂造型各异,古朴典雅。





入口处的画廊

"哞"!小伙伴盘亚猫猫。

"𡂿,捉牢喽"!

看样学样

举一反三

嘉定通宝,铜钿眼里串跟斗!






潭中本无山,因潭南本有留光寺,与文庙成对冲之状,故筑山隔之,取名“应奎”,民俗意味浓厚,山体为湖石青石所筑,通体高大,蹬道盘旋,洞府幽深,以山建有一亭,八角制,体量高大,名为“四宜亭”,可览四面之景,面临登山之路,有“状元楼”三字。 “应奎山”前有以九曲桥可达水中小亭“嘉乐亭“,六角制,亭倒映水中,风姿绰约,有联曰”山色水光明丽景,云托霞映照雕栏。”

月洞门上题“廉园”二字“,此乃"怡安堂“小院,是汇龙潭北部的江南庭院景区了。




翥云峰在怡安堂前,高达丈余,俊秀雄奇,剔透玲珑,太湖石的瘦、皱、透、漏四特点无一不备。右上角有小篆“翥云峰”三字样,系明代流寓嘉定的宋珏所书。此石堪称园林假石之上乘,是“丈石凝晖”之美景。






用花岗石砌成的甬道


原名诒安堂(翁同题额诒安堂 ),系浙江巡抚廖寿丰、礼部尚书廖寿恒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原址在嘉定镇孩儿桥西北侧。1981年,移建至汇龙潭公园。1984年9月,胡厥文为堂题额,改诒安堂为怡安堂。堂系硬山顶建筑,3楹,建筑面积118平方米。



怡安堂中柱南向抱对: 春赏梅花夏闻桔味秋邀明月冬听修篁风景四时宜悦目畅怀且憩坐, 前对名峰后临小岭高登亭阁低有洞天周围环境如吟诗觅句尽推敲。 行草体,1985年孟陬之月浦泳撰,应野平书。 怡安堂中柱北向抱对: 片石幻奇峰俯仰云移泮水月, 名园添小筑迷离烟锁画栏秋。 行书体,1934年春朱了然撰句,1985年春刘小晴书。

缀华堂中柱抱对: 规制仰前修槐荫蕉丛古色古香添画景, 恢张当盛世云蒸霞蔚新风新貌继诗篇。 篆书体,1984年王元通撰句,高式熊书。







翠篁阁东墙匾额两旁楹联: 园林无俗韵, 山水有清音”。 行草体,1984年戴泽苍撰句,赵冷月书。 翠篁阁西中柱楹联: 锦幄醉酴蘼行看不足坐看不足, 绿云栖翡翠花也相宜人也相宜。 行书体,1994年李梦寒集句,张统良书。
翠篁阁·,在缀华堂左前方,建于黄石山洞之巅,1983年建。西向,3楹5架、歇山式、圈蓬顶、定胜暗亮脊、重椽、戗角、团龙福寿瓦当。阁内一支香鹤颈椽,3架、5架梁浅雕卷花,三面牡丹花漏板、万穿挂落,南北两侧护航靠坐槛,东墙饰扇型漏窗,西向两侧冰凌格矮栏。阁内柱8根,西、南坡皆有石阶拾级而上。此阁小巧玲珑、秀雅简朴。

井亭东柱石刻:“檐临北沥迎朝旭,地接南升纳晚凉”。隶书体,民国37年浦泳书。 井亭西柱石刻:“南去北来休息有所,片深泉洌临渴无虞”。正楷体,民国37年浦泳书。 井亭西侧上二槛石刻:“井亭”,隶书体,无款识。“井亭”左刻有:“亭始建于正德问其旁有南升禅院北为寒烟殆久远矣”。行书体。“七十八戊子浦泳题记”。
过打唱台有一池,就是汇龙潭内的两个池塘之一的“碧荷池”,池周遍植有翠竹,竹影摇曳,添了几分幽深感,池畔有一亭一桥,桥为砖制拱桥。亭是四方亭,为井亭,花岗岩制,粗犷古朴,内有一古井,建于光绪年间,为民间常用之物,80年代迁入园中。池中植有莲花,有2米长的石制龙起伏于水中。完全是民俗文化的写照。 “碧荷池”之北,起一座假山,为湖石青石混制,山不高,一端堆砌山崖,上有瀑布,泉水叮咚,流向“碧荷池"







波影榭东柱楹联: 流水板桥游去群鱼知乐意, 茂林修竹飞来小鸟可亲人。 隶书体,1984年山风撰句,方传鑫书。
玉莲池·波影榭,位于北草坪南端,波影榭、玉莲池、三曲桥构成一幅如图似画的美境。玉莲池四周以黄石叠置,高低错落、石岸中镶嵌碧桃细柳。池的南侧平贴三折曲桥穿池而过,池内设有喷水、游船等娱乐没施,池面莲花浮动,岸边桃花绿柳倒影水中。波影榭临水而建,3楹5架,歇山式、重椽、戗角、定胜暗亮脊,团龙福寿瓦当,双脊檩、蝼蝈椽,浅雕双风花梁,后榭一支香鹤颈椽,减柱垂花有2。东向冰凌格园型落地罩,两侧转角墙均有寿字花格、夔脚线六角型漏窗。西、南、北三面均饰万字穿花挂落、下设护航靠。西南角石阶3步下置长方形水泥坪台,周围石柱铁栏。凭栏观池,景色尤佳。波影榭北侧有过池点水石墩,池南有茂密的慈孝竹林一片,是游人憩息避暑的好去处。


万佛宝塔,又名石佛塔,位于北草坪西侧。系宋代佛塔,距今约700余年。塔高约4米、方形6节,塔刹莲花瓣柱,塔身三面各镌姿态不同的佛像,并刻双龙、花纹等浮雕图案。一面刻经文,但因年久字迹已模糊不清。此塔原在嘉定南门外石塔弄内,1980年经整修后迁入公园。修建后的石塔,筑塔座二级,已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侯黄先生纪念碑,位于汇龙潭公园南草坪西侧。民国25年建,碑高7.26米,四边宽3.35米,基台四周设铁栏。此碑是为纪念嘉定抗清英雄侯(峒曾)、黄(淳耀)两先生的守城事迹而立。据碑记,在明清易代之际,弘光元年,即顺治二年(1645),清兵掠地至县城,两先生集兵固守两旬余,因兵弱无援,城遂陷。候先生自沉于叶池,黄先生自缢于西林庵,侯先生之子玄演、玄洁和黄先生弟渊耀,皆同时殉节死。人称之一门忠义。

侯黄两先生碑记:当明清易代之际邑人奋袂而起集义兵守孤城以有限之疲卒抗方张之敌师忠义激发城亡与亡历百载犹凛凛有生气如侯黄两先乍者非所谓民族英雄堪为后世所模范者乎侯先生讳峒曾字豫赡一字广成天启乙丑进士历官左通政使居官抗直不阿而政绩尤著黄先生讳淳耀字蕴生一字陶庵崇祯癸未进士观政都察院自少有志圣贤学养深粹诗文悉轨先正弘光元年清兵略地至邑城两先生集乡兵固守历两旬余外无援兵士卒讥疲城遂陷侯先生趋归辞先祠自沉于叶池黄先生至西林庵索笔大书于壁日进不能宣力王朝退不能洁身自隐读书寡益学道无成耿耿不寐此心而已异日虏氛扫尽中原i:庶再见天日论其世者尚知余心遂自缢侯先生子玄演玄洁黄先生弟渊耀皆同时殉节死人称为一门忠义云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五月嘉定全县教育人员暨学生集资建立邑人黄世祚撰金坛吴契宁书

在侯黄先生纪念碑东南部。是从市区迁来的一座“百鸟朝阳台”,俗称打唱台。下筑平台高1.4米,东、西、南均有石阶9级,周有围栏、望柱。台为歇山顶、鱼龙鸱吻脊,中塑“万年青”,二端饰“三国”人物图案。定胜暗亮四垂脊,收头处塑“三国”人物立像。象鼻昂斗拱架构,镂雕花纹垫拱板,重椽,四戗角塑座兽各5只。筒瓦盖顶,如意瓦当。中央圆形百鸟朝阳榫合藻井,最高处嵌“明镜”一面。藻井用曲木拱搭成“阳马”螺旋状20行,拱头雕有小鸟440只,四方“角蝉”塑仙鹤,周有蝙蝠垫拱扳,额枋刻40幅“三国”故事浮雕。北额正中镂雕双龙戏珠、天狗、蝙蝠,二側有凤穿牡丹、垂花柱。南额下置屏风4扇,上部格式穿花,下部正、反浅雕8幅“三国”人物图像,两旁万穿挂落飞罩,台东西两侧置万字穿花护航靠,仿砖坐槛接水泥方柱。台前有平坦开阔大草坪,台旁有苍松翠柏、樟树、杉木,映绿掩翠,与东侧的曲池、小林雪松、桂花、枫杨相映成趣。此台原为上海市闸北区塘沽路钱业会馆戏台,始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8),1976年移建于公园。打唱台不愧是近代建筑艺术的精品佳作。
百鸟朝阳台楹联 鼓吹颂升平壤叟衢童消永昼 春秋崇报赛吴籥越唱遏行云















魁星阁坐落于汇龙潭东岸圆形半岛上,即横沥和南杨树浜交会处,阁周围植有水杉,高大挺拔。阁呈正方形,二层、重椽、斗拱、暗亮四垂脊、4戗角各塑座兽6只,团龙福寿瓦当、葫芦顶。阁内立四柱,中设五折扶栏回梯。东、南、西、北四扇蝴蝶门,楣额:“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墙转角处有圆形漏窗各2扇。上层四面各置落地长窗,上小方格,下梅花、喜雀、牡丹、藕花等浮雕。外侧四周设扶栏。阁始建于清康熙前期,雍正十二年(1734)重修,内塑魁星神像,取名魁星亭。道光七年(1827)重建,八年立碑,改名魁星阁。1976年在原地按原样重建,立道光年问重修碑石一块:“嘉定学考建魁星阁记”。魁星阁原为嘉定孔庙建筑群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孔庙奉祀魁星的地方,为历代文入学士所崇拜,现为游人观赏的一个景点。


“应奎山”前有以九曲桥可达水中小亭“嘉乐亭“,六角制,亭倒映水中,风姿绰约,有联曰”山色水光明丽景,云托霞映照雕栏。”隶书体,1985年6月陈玉清撰句,刘一闻书。



结束了汇龙潭公园的活动,回到了公园的大门

横沥河,站在宾兴桥上拍摄



塔城路上的汇龙潭公园边门?

沿着博乐路向今天旅程中的最后一个景点:紫藤公园走去!
【部分照片由同行中的好友提供,景点介绍摘自网络,在此一并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