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1.牛志勇
竹子常常同“君子”相提并论,于是就有了“梅兰竹菊”——四君子、“竹林七贤”等说法。
咏 竹 四 首 (一) 身姿挺拔向天云, 性格坚韧耀古今。 未出土时先有节, 待凌云处尚虚心。
(二) 一笋犹如丈八矛, 拔地而起刺云霄。 白云深处逍遥客, 春雨过后节节高。

(三) 身姿挺拔入云霄, 腹中空虚气节高。 雨后儿孙长满地, 待到凌云任逍遥。

(四) 竹林深处隐茅屋, 曲径通幽好去处。 笋香伴君闻鸡舞, 乡野高人正读书。

下面欣赏历史名人雅士咏竹诗 清 • 吴昌硕 客中常有八珍尝, 那及山家野笋香。 寄罢??当独惆怅, 何时归去看新篁。

清 •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唐 • 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 绿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呤风叶, 笼竹和烟滴露梢。

唐 •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唐 • 白居易 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山夫折盈把,把来早市鬻。

唐 •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宋 • 范成大 临分满意说离愁, 草草无言只泪流。 船尾竹林遮县市, 故人犹自立沙头。

唐 • 元稹 一枝斑竹渡湘沅, 万里行人感别魂。 知是娥皇庙前物, 远随风雨送帝痕。

唐 • 令狐楚 斋居栽竹北窗边, 素壁新开映碧鲜。 青蔼近当行药处, 绿阴深到卧帷前。 风惊晓叶如闻雨, 月过春枝似带烟。 老子忆山心暂缓, 退公闲坐对婵娟。

唐 • 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 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 忍剪凌云一寸金。

唐 • 张必 树色连云万叶开, 王孙不厌满庭载。 凌霜尽节无人见, 终日虚心待凤来。 谁许风流添兴咏, 自怜潇洒出尘埃。 朱门处处多闲地, 正好移云抚翠苔。

宋 • 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宋 • 黄庭坚 竹笋才生黄犊角, 蕨芽初长小儿拳。 试寻野菜炊香饭, 便是江南二月天。

宋 • 惠崇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暧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元 • 吴镇 野竹野竹绝可爱, 枝叶扶疏有真态。 生平素守远荆榛, 走壁悬崖穿石埭。 虚心抱节山之河, 清风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将如何, 渭川淇澳风烟多。

明 • 岳岱 满林黄鸟不胜啼, 林下新笋与人齐。 春风闭门走山兔, 白昼露滴惊竹鸡。 雨中三日春已过, 又近石床添几个。 竞将头角向青云, 不管阶前绿苔破。

清 • 郑板桥 乌纱掷去不为官, 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 秋风江上作渔竿。

清 • 王慕兰 山南山北竹婵娟, 翠涌青围别有天。 两两三三荷锄去, 归来饱饭笋羹鲜。

清 • 王慕兰 待到深山月上时, 娟娟翠竹倍生姿。 空明一片高难掇, 寒碧千竿俗可医。

清 • 戴熙《题画竹》 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 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清 • 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七律 • 答友人 • 毛泽东 九嶷山上白云飞, 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 红霞万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 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 芙蓉国里尽朝晖。

董必武 竹叶青青不肯黄, 枝条楚楚耐严霜。 昭苏万物春风里, 更有笋尖出土忙。

叶剑英 彩笔凌云画溢思, 虚心劲节是吾师; 人生贵有胸中竹, 经得艰难考验时。

咏竹 • 方志敏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竹 • 邓拓 阶前老老苍苍竹, 却喜长年衍万竿, 最是虚心留劲节, 久经风雨不知寒。

清 • 康有为 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萧湘竹子诗词》代序 熊文愈1991年4月 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 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 诗词书画卷,卷卷有竹篇。 多少高雅士,情寄幽篁间。 竹溪六君子,竹林七大贤。 东坡有三绝,板桥更超前。 刚直凌云志,虚怀不私偏。 郁郁婆娑叶,经冬不凋残。 迎风更潇洒,亮节益韧坚。 群承竹风格,研竹数十年。 业余集诗画,选纂万余言。 宏扬竹文化,四海共仰瞻。 我亦爱竹者,相逢庆有缘。 聊聊记数语,以电竹诗篇。

德军同学赠诗 《品 竹》 盘根错节意志坚 雨后春笋向长天 风霜雪雨何所惧 勇往直前若等闲 翠竹青青绿眼前 节节高耸入云端 莫道万花红烂漫 唯我高洁在人间

玉明同学赠文雅评: 读志勇《竹韵》有感 竹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植物。出土前为竹笋,可食用。春天破特土而出,节节拔高,亭亭玉立,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植被。 人们通常用来形容一种精神,即竹子精神。是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喻物诗和文人画作中最常见的题材;它表现着自强不息、顶天立地的精神;清华其外、澹泊其中、清雅脱俗、不作媚世之态。 竹子在荒山野岭中默默生长,无论是峰峰岭岭,还是沟沟壑壑,它都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顽强生存。专心致志、无怨无悔。千百年来,人们都会赋予竹子清峻不阿、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 竹子在清风中瑟瑟的声音,在夜月下疏朗的影子,都让文人墨客深深感动。而竹于风霜凌厉中苍翠依然的品格,更让诗人引为同道。 谢谢志勇美篇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