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临瓯江
摄影 张鸿升 胡明礼 等 诗歌 散文 张鸿升
我十分喜欢大海。我在海军服役20年,海的气质已经融入我的性格。 大海是那么浩瀚、博大,航行中,看到它经常波涛汹涌、平静时,远远的水天线,激励出人的豪迈、激情。浪涛锻炼人的意志,使人心胸无比振奋、海洋使人心胸宽阔、坚定。 我也喜欢江河,它奔腾、激荡,充满了野性的喧嚣和生命的活力。我更喜欢瓯江两头尖尖黄色樯帆浆橹的民船,他们时时在征服温州上游山脉冲撞的桀骜不驯的瓯江水,处处沙滩。 1968年我光荣入伍,来到温州我们爱海洋、爱军舰的水兵军营,状元桥温州水警区。在这片热土,我们,深深结下军旅深情,产生了战风斗浪,保家卫国的坚强初恋。在这里,在大陈、南麂、洞头披山,在东海海域,出海训练、护鱼护航,维护着海军战士、祖国海的威严,与当地群众结成了生死情谊。平日里我们训练操演,大海陪伴着我们不动声色,一旦警报响起,大海会愤怒掀起巨浪,我们的战舰,迅速离港,就像猛虎,奔赴现场,教会入侵者谦卑让他们懂得尊严。 我更有对这座海军军营、这块土地,怀有轰轰烈烈的,刻骨铭心的生死情!










捧出多年美好记忆的影像,发出再临瓯江重温当年战斗的激情,实现温州相聚珍贵的瞬间。出自爱自己服役过的海军、爱海洋,爱军舰这永恒的火焰,它能将我们经历,所有的困难和艰辛融化成人生的大美,它在我们入伍50周年的流逝岁月追记中,伫立成为我们今天一尊,风雨无阻,无法剥蚀的塑像。 金陵的战友,用当年的青春胸怀、蓬勃的朝气,在初春注入入伍50年纪念活动的腾腾热血,使春意更加艳姿动人。春的召唤,吹绿了上海、济南、天津~






南京战友捧出金子样的名菜名酒,我们相聚酒楼。 《再游古都》另叙~



状元桥、海门26大队,整个温州水警区4203部队,是一支英雄的海军部队,在保卫海防中屡建战功。我们南京、上海、济南天津等地,前往温州水警区的海军老战士,在军旗下,都曾是这支部队的一员。 温州水警区从1951年起,我们的前辈就在这片海域,展开海上肃敌和护渔护航活动,到1952年底,共进行50余次海上战斗,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头门山海战。 1951年6月23日,3艘运粮船由坡坝港南驶海门,同行的有渔船900余艘。海战411、413、414、416艇奉命参加战斗。战斗中,我方占据优势,击沉敌机帆船l艘,击伤3艘,毙敌30余人,伤敌20余人。414艇插入敌群,孤胆作战,成为中国海战史上“小艇打大舰”的范例,被华东军区海军授予“头门山海战英雄艇”。分队政治指导员陈立富,枪炮兵王维福被授予华东海军甲等战斗英雄称号。“头门山海战英雄艇”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1963年10月23日的南麂岛海战又是一曲海战凯歌。台湾国民党当局派谴其反共救国军十一支队的武装特务24人,乘坐武装特务输送船“成功一号”从台湾基隆出发,于当晚23时窜至南麂岛附近海面,我们温州水警区护卫艇28大队高速炮艇三中队,出动562、563、564三艇南北夹击包围。一场激战,予以全歼,毙、俘敌特24人,受到了海军东海舰队和南京军区、浙江军区的庆功嘉獎。 我们这支英雄部队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人杰辈出。 温州水警区“爱民模范赵尔春”令人敬仰。1963年12月27日晚,驻地温州市上岸街发生火灾,为救火,不幸被塌落的房顶砸倒,头部负重伤,经抢救无效殉职。同年东海舰队追认他为“雷锋式的五好战士”,追记一等功;国防部发布命令,授予赵尔春“爱民模范”称号,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赵尔春班”。人们在浙江温州海坦山,耸立赵尔春的塑像,上镌原国防部长张爱萍的题词:“爱民模范赵尔春”、“继承烈士遗志再创英雄业绩”。 我们这一代水兵从入伍那天起,每天被这些英雄事迹熏陶着,一同与414英雄艇,赵尔春班,生活、训练、战斗在同一个海军军营。在英雄的鼓舞下,在我们的战友中,也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出现了许多英模。我们很多战友虽离开海军舰艇,但是他们在温州部队的精神鼓舞下,在全国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努力奋斗,出现多著名优秀人物,为这支部队继续增添新的光彩! 今天为纪念入伍50周年,我们再临瓯江、相聚鹿城!


又看到阔别多年温州水警区26大队,壮丽的椒江出海口,这里有先辈海战的航迹,有宏大壮观海上日出的靓影,脑海里有我们曾经在这里进出港深深的印记~



来了,我们用心热吻这片土地,济南警界精英曹立宪激动的在签到墙,书写下了自己回到当年海军军营的姓名!


首站纪念活动的内容,是傍晚与当地原战友聚会,是和原海军温州水警区,海门26大队老领导和战友聚在一起,在有渔家特色的椒江边大饭店,刁有光领导在宴会中做了洋溢的致辞;受到中央领导王岐山接见的,全国著名旅游业专家,对全国旅游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南京旅游界领导人张涪宁,代表老战士,进行了答谢。 聚会进行的欢快热烈,彼此回忆交流十分欢畅~



刁有光领导和现南京旅游界著名老领导张涪宁欢聚一堂~










战友相聚,曾荣立个人二等功,为国防建设安全,舍生忘死排除危险的英雄陆跃进,和济南市公安交管局领导闫立江、济南警界著名中医曹立宪夫妻合影

南京著名摄影家,曾多次荣获过摄影奖的胡明礼告诉了战友摄影艺术的真谛、秘密~


挥动我们的军旗 相聚杯盏交错 滚烫双手摇动、紧握 红唇频频拥吻酒盅佳味 血液添进激情的欣慰 往日珍贵军旅的记忆 奠基分离的辉煌 不落,不离 挥动海军迎风斗浪的 八一军旗 永远激励 创造更美好人生的 骄傲、壮丽

清晨,一曲悠扬怀念革命先辈的钢琴曲,增添了我们对革命先辈的深情和怀念~

海门26大队隶属温州水警区,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是我们在军营时常瞻仰的圣地,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为纪念1955年1月18日在解放一江山岛战斗中光荣牺牲的525位烈士而建。 英雄烈士为解放一江山献身的事迹,一直鼓舞我们,终身是我们报效祖国前进的动力。 陵园内现有一江山岛登陆纪念馆、烈士纪念馆、纪念碑、纪念塔、烈士桥、烈士墓群、纪念牌坊、“众志成城”、“光照千秋”、“三军丰碑”、“和平昌盛”群雕、52名将军题词碑廊等主要建筑物;有原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解放一江山岛战斗前线总指挥张爱萍将军,原国防部长迟浩田、张震将军,原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将军,原20军军长廖正国将军,原浙江省委书记谭启龙、省长周建人,原民政部长崔乃夫以及中国书法协会主席舒同、副主席沙孟海的亲笔题词等。纪念我们入伍50周年,祭奠不忘先烈,这项安排是我们纪念入伍50周年活动中最重要内容。 在我们瞻仰烈士墓时我们激动的看到,年轻的海军战士,在烈士和我们当年一样,墓碑上鎏金描名,精心维护碑容~















不忘先烈 带着缕缕的繊思 十九岁少年的情怀 胸怀兰色的信念 自祖国各地飞来只只 青春的海燕 在人生晨曦中恒舞 在海军状元桥中播梦 朝霞翩翩 绮梦飘飘 飘成一条爱海洋、爱军舰的彩带 军营拨动 继承先烈遗志的勿忘草 在战舰的摇篮中 耳边吮乳的是启航的部署 战斗警报声声 甲板漂泊来的是训练的香汗 操练、军演 练得一身铁骨铮铮 酿蜜谱曲 为的是建立强大的深蓝海军 先辈的遗志在心中 今朝瞻仰烈士墓 五十年未减当年勇 不忘先烈爱国志 大海航母 与我们同行





老战士们在激动的看望以往的水兵营房,码头,小因山弹药库~用心身拥抱着,人生成长的军营!
















海门情 相思海门的双眸 被初春撩动 渴望的海 轻轻点亮三十颗的桅灯 白云鼓起帆影 借南下的春风 航五十载戎装浬程 海门的码头、军舰、礼堂、俱乐部 又听到青春战斗的心声 泊故地老街 见古建筑,文墨丹青 诗书绸绢,风采夺目 何以总又是让航海人驻步 魂牵梦縈 不忘海门 枫山忠骨 日月照英灵






在我们双脚踏上久违的热土温州的那一刻,原温州市地区检察长、当地享有盛名的著名大律师、战友何庆华捧着自己酿造多年的美酒,早早等待在国际酒店,喜迎我们的到来,一路奉陪,一路美醉~

又见瓯江 ——深情拥吻军营 高速丛影 云雾蒙蒙 重岭间蜿蜒 装载着我们的水兵 祖国海军长城 迎着心中的朝阳 仿佛要銜日飞去 奔向日夜思念的 温州水警区初恋的军营 入伍半个世纪的光阴 50年的雨雪风霜 剥蚀了史册和叠峰重金岭 但50年依然留存着 爱我们这支战功赫赫 状元桥 温州水警区 海上利刃尖兵 轿车驶入记忆中的鹿城 山脉、城内换新容 多少个黑夜 多少个黎明 我们的水兵意在军营 看一路江海的新风貌 一路的回忆 八一军旗红 我们的纪念是强国强军不灭精神 那是铁的意志半城,热血半城 这是中华民族力量和骄傲 怎抵得这车一路 再临瓯江 温州行!












在美丽的温州南塘,战友们盛宴相聚一堂,温州政法委领导参加了活动并向纪念入伍五十周年的老同志祝贺,在回忆以往的战斗生活时,大家不时响起欣慰、热烈的掌声~



南京著名医学世家丁义山教授,向温州战友介绍了现在家中几位兄弟,全部在南京担任各大医院院长,统领着当地医疗系统,讲述了进行医院管理,医学研究,医疗改革的成功和经验。 激情相聚 畅聊无涯~













温州水警区联谊会,河南联谊会会长常迈南,在促进全国各地复员转业老战士前往温州进行各种活动中,常年奔波操劳,力尽辛苦。战友称之为,“战友相会的鹊桥,排忧解难的知心人”~

津城精英~

医学领帅~

司政统领~

风雨同舟~

海标海水海运、海交、登陆艇,不能忘记小VP 辅中战友汇集~



温州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我们来到温州状元桥水警区,雄伟的大门是时代前进的印证,但这里山石水路,托举水兵战斗营房建筑,无论它怎样变化,我们都能认出,今天来了曾在这里战斗、成长的兵~

无论当代营房建筑如何漂亮、新颖,老水兵仍坚定的说这里是通讯站,这里是后勤部~




卫生所的门诊部虽然已不存在,“还有地基”我们看到了,药房当年取药的窗户,白色的住院部仍耸立在半山腰,仍守护者这片当年白衣天使,奔波在病房,曾保障水兵健康记忆缩影~


水警区第一招待所门前虽没有了喷泉,但以往休息时拍张靓影寄回家中,它是少不了的美景,当时把军队的美好,展示给亲人的情景又一次次再现、思绪翻动,感情喷涌~


原来司令部的大楼,是指挥着温州防御区域的中心,命令从这里发出,密码在这里更换,舰艇行动计划在这里审批,这里的政治部,关注、考察、提升着每一个优秀的艇付长,水警区的优秀精英~

原址大礼堂是水兵集中聆听上级的声音、战前动员、观看电影、文艺演出的大厅,我们从这里走过,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心情~


驾驶班还是老样子~,没了服务社。

我原来所在的中队部门前的小河已被填平?前往大院,礼堂必经之路架起天桥,当年那种美丽的自然景观、景象,都服从了发展,成了钢梁、螺钉~


一眼就看得出原滋原味,每天战歌嘹亮的码头。起床的铃声,机械检试的、操练的口令,启航的部署,洗涮甲板水兵生活的声音,从这里用书信,传到故乡的家、母亲的心里~

直属一中队、三中队的队部看上去房子崭新~

这条路每天检阅到中灶吃饭的人数,司令部人员随艇出海,到大礼堂听报告,司令员政委也会在这条路上疾行~

这里是当年我所在的辅助船中队队部原址,中队当年有大小船只12艘,50多名艇副长,200多名水兵。

这里是俱乐部,每天播放军号的地方,号声将年轻的懵动新兵立志保家卫国的决心唤醒,这里也是传播水兵文化,组织进行电影演出、排练文艺节目的水兵文化中心~

再临瓯江,我拾得不少珍宝,也给了我许多回忆,其中最使我刻骨铭心,轰轰烈烈的是我经历的一组生命的音乐。 70年2月28日傍晚,瓯江刮起8级风,江面翻滚着波浪,天空下着雪,十分寒冷。我所在的海运209船接到命令,让我们抢救遇难翻船落水的渔民。209船船吃水深,瓯江多是浅滩,很难靠近渔民,在这危难关头,我与报务兵一同跳入江中,在风高浪急冰冷的江水中,将渔民救上船,而我们被急速的江水冲的离船越来越远,这时体力在冰冷的江水中消耗,我们已经到了生命的极限,这时报务兵说,船长,“我不行了”这时说出这种话,我懂,我说不能放弃!赶紧鼓励他,说坚持!我对他说,我托你一下,你呼吸一次,你千万别拉我。当时他是那样的从容,这时飘来一只救生圈,我给了他,他得救了。我这时由于寒冷,我的体力消耗怡尽,但我仍坚持向岸边游去,当我感到双脚已经踩到江底时我就失去了知觉,我醒来时,是状元桥渔业大队的渔民,把我从江中救起,抱回家中,在被子中裸体抱着我,用他的体温使我苏醒,是他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被运往部队时又昏了过去,是卫生所的医护人员使我恢复了正常生命。 今天我面对瓯江,眼睛深情地看着给我第二次生命的状元桥的方向,深深体会创造、存留、挽救一条生命,是多么难苦和不容易,我面对着滚滚江面的瓯江水,旁边的山,心中激荡着这组抢救生命的旋律。向天,向地回顾着军人的责任、心中泓起军爱民,民拥军一组生命的狂想曲~ 男儿莫非不动情?

为祖国,为人们处处是战场,献身壮举只要一声命令。当年我就是在这片水域,遵照命令救人后昏迷,被渔民救起,重获了第二次生命,这是一片重生看似平静,实则潮差六米,流速六节的奔腾水域~

当年长期和临时来队家属都住毛竹岭,这条连接亲人的爱心之路,历历在目。去往毛竹岭的山路旁,已建成宽敞的隧道,这条公路已成为通往温州飞机场、洞头的交通枢纽~




绮梦飘飘 踏着50年前动人的青春年华 牵引着温州水兵的光辉足迹 当年搏击风浪在记忆幻缈中飘逸 奔驰在东海舰队威武的一条条战舰 是我们在作战训练、护鱼护航、巡逻待机 对温州水警区的思念 梦里总会,总会笑醒 春风圆梦 战舰停靠的码头, 司令部的芳华碧草 卫生所天使的笑声 码头引桥又有你我脚步声声 仿佛又听到甲板上 机械检试炮闸撞击 紧急离码头主机轰鸣 还有饭前嘹亮的歌声~ 相聚相见 再现了当年动人铭心刻骨的情景 这里又绽放出青春的缤纷四起 织成千条志向深蓝的坚强意志 织成保卫祖国海洋的舰艇水兵 织成今天铮铮刚强建设国家的 经理、院长、永不退色的东海舰队普通一兵

我这次参加纪念入伍五十周年活动,有个理想,就是想亲眼再看看我们经常出海作战、警戒防御、训练的海域其中的南麂、洞头、大陈、披山~ 我欣慰的来到了洞头,百岛县洞头是温州水警区海上域的军事警戒区域,我们出海七天一般都生活战斗在这片防区,我们与当地群众共同保护领海和领土的完整与权益,共同联防。著名人物汪月霞为辖区内驻泊的海军提供充足的后勤供给、保障任务。汪月霞,洞头岛"军民联防模范连" "先锋女子民兵连"连长,电影《海霞》的原型。她和历任领导,经常为我们提供新鲜的海鱼,茅台酒、中华、牡丹烟及各种补给,洞头给我们水兵生活保障,我有很深刻的印象。 洞头,位处温州瓯江口外39海里的洋面上,是全国12个海岛县之一,由103个岛屿组成。千百年来,大自然这个神奇的雕塑家,以岁月为刀笔,把温州“山(雁荡山)——江(楠溪江)——海(洞头岛)”旅游金三角上洞头,这颗东海明珠撒在万顷碧波之中。这里山明水秀,云海变幻,海岛风光旖旎迷人。 我们品尝了久违的当地海鲜,来到洞头;“百岛一望”山门,山门的楹联,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沈鹏先生书写:“一海放千帆,美景难收,为有朝霞托日起;四时妆百岛,良辰未尽,更留明月待潮生。








颜延之雕像,颜延之于公元434年任永嘉太守,(当时温州称永嘉)。他称赞洞头山水秀美,特建望海楼以观赏海景。这尊石雕像就是纪念他的。

洞头望海楼正门楹联,是中国楹联学会秘书长叶子彤先生撰拟,中国书协副主席、将军书法家李铎书写。“仰层檐抱月曲槛横,气吞吴越三千里;俯灵海奔涛遥天返棹,名贯东南第一楼。 我们所见虽天气云雾缭绕,果然是”仰望,望海楼上抱月横云,气势非凡;俯视必定是,望海楼外惊涛归帆,景象万千,的确有:“气吞吴越三千里”,“名贯东南第一楼”的风范。



在主楼东侧,有泓澄亭,为六角形,双层结构,六角重檐,寓“六六大顺”。亭名取自唐代温州刺史张又新写望海楼诗:“灵海泓澄匝翠峰”句。泓澄,原来表示水的清澈深广,这里借用来形容亭内的钟声清澈宏亮。亭的二楼悬挂“福祥钟”,为岛民和游客祈福。钟的铭文为:“新纪盛世,人和政通;古楼重光,百岛欣荣。已丑新正,诚铸斯钟;福至祥呈,永葆昌隆。” 我在这里鸣钟五十响,钟声嘹亮,整个海岛都知道了老水兵来了,祈福我们纪念活动成功,人人幸福平安!



这次活动辛勤的组织者林志刚,与当年来洞头宣传演出的战友合影留念~



亭处泓澄亭东北向的下方,为四角方形“心赏亭”,寓天圆地方之意,亭名也取自张又新写望海楼诗的“昔贤心赏已成空”句。心赏,用美好心情欣赏秀美景色。 亭匾是中宣部原副部长、文化部代部长贺敬之所题。 亭联为浙江吴红云所撰:“诗酒皆仙,吟魂醉魄归何处;江山如画,月色涛声共一亭。”书写亭联的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钟明善。 亭内置有张又新写寻找望海楼的《青岙山》诗碑,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书协原主席、著名女书法家周慧珺所书。





三月十八日晚,我们纪念入伍五十周年一行在酒店举行答谢告别宴会,会上南京市宣传,教育青少年先进模范克宁致辞,感谢温州战友的热情接待,并祝福战友们幸福安康~,宴会上战友们共叙友情,共定明日你我约会~












很多在温州知名战友,企业家,得知我们举行此次纪念活动出钱出力,戴寿堂就是一位每次战友来温,都会慷慨解囊支持战友们欢聚一堂~








原水警区修理所所在地,现在是居住小区~

难忘的工农兵18号,前往上海停靠的码头~

很怀念中队部前的河流~现在是拓宽的公路。

鹿城的图腾~

温州多有榕树,茂盛的古树记载着这座城市的沧桑~


休息时我们经常游乐的中山公园~



当年是英俊小伙时,我在在桥旁我拍下了一张戴白手套很帅的一张照片~


陆军118医院的大楼~

医院的大榕树~

民居~

远看江心寺~

雨夜五马街~



七都涂处看水警区、状元桥~

期待再见 金陵璀璨的灯海扬起 带着奔驰的梦幻 带着崭新的期盼 带着玫瑰的笑庞 带着熟透了的心愿 再临瓯江 装满圆梦的果实 又要杨帆 真正称职的水手 永远期待着启航 波澜壮阔大海 永远在海军 在水兵身旁













纪念入伍五十周年活动,是一种情怀,是哪一段刻骨铭心交织成的军旅人生,是埋藏了数不清老水兵的真挚感情和道不完的热血衷肠。 相知相见,战友们有很多事业有成,温州水警区涌现出很多知名人士,部队的将军,舰队海军领导,企业家,书法家,他们伴随着我们这次纪念,分享着这支英雄的部队,走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韩天衡成了国家一级美术师,担任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创作院院长、出书立传,鸣响世界;企业家林共等在家乡发展经济,爱党爱国,扶助弱体,在经济发展领域,在战友中响是当当的人物;书法家王城斌也为我们活动送上祝福。翻开岁月相册,那一幅幅珍藏在记忆深处的相片在眼帘飞过,一桩桩一件件,说不尽道不完。每每集聚在一起的时刻,都会谈起荡气回肠的状元桥。各个年代的往事,那个特殊年代有我们毕生难忘的情怀。 半个世纪入伍的回忆和纪念,我们细细回味,时间愈久,人生之酒芳香愈浓。我们这次纪念活动,与别人的战友聚会不一样,回顾并将部队的光荣历史,今天的辉煌业绩、将优良传统通过纪念活动展示出来,祭奠先烈,藉以纪念流失的岁月,纪念曾经的拥有,可歌可泣,是我们活动的最大特色,可谓全国一流。 再临瓯江,让我们有所思,有所感,让我们寻回了内心的真情实感!

战友王成斌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美协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三、四届理事,书法评级、收藏鉴定委员会副主任、秦皇岛市书法家协会主席、顾问,国家注册拍卖师。王城斌拜上海著名书法家任政先生为师,书学二王及初唐四家,兼学宋、明诸家和近代书法大师沈尹默先生。问教于张荣生、张旭光、孙伯翔、欧伯连等书法名家。他为海军战友纪念入伍50周年,给我们送来真情的祝福,共同庆祝这有纪念意义的美好时刻!
张鸿升 2018年3月25日
在写完这篇格图后,也很感谢南京的张涪宁,林志刚,克宁,胡明礼等战友对这次纪念活动的组织、安排、领导,感谢上海战友送给我们每人一顶海军纪念帽,感谢你们给了我这次机会再临瓯江!
(温州楠溪江、芙蓉古镇、岭上人家、七都涂游)另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