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木塔格沙漠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盆地东缘,鄯善县城南,距首府乌鲁木齐280公里,西行90公里可到达中国旅游名城吐鲁番。该景区东西长62公里,南北宽40公里,沙漠面积1880平方公里。 是中国第三大沙漠。
库木塔格沙漠形成于汉代,主要是因为来自天山七角井风口和达坂城风口的狂风,沿途经过长风程,挟带着大量沙子,最后在库木塔格地区相遇碰撞并沉积,形成“有沙山的沙漠”这一独特的景观。

库木塔格沙漠的南缘就是唐代连通沙州(敦煌)和西州(吐鲁番)的古丝绸之路的另一通道大海道。唐代文书称:“大海道,右边出柳中县(今鄯善鲁克沁镇)界,东南向沙州(敦煌)一千三百六十里。常流沙,行人多迷途。有泉井,咸苦,无草。行者负水担粮,履绕沙石,往来困弊。”因为环境艰苦、道路险远,唐代称库姆塔格沙漠为“大患鬼魅碛”,大海道也因此而成为丝绸古道中最为神秘和艰辛的险途,至今还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吸引着无数勇敢的中外探险者。


迪坎尔是穿越罗布泊的最后一个村庄,向南2公里,沙路连天之处,举目四望,便是亘古的罗布荒漠。沙漠奇人赵子允曾经无数次从这里进出罗布泊。迪坎尔村正当库木塔格沙漠北侵的关口,这个仅有500多人的小村几乎已湮没在沙海中,迪坎尔村的村民几乎与世隔绝,人们守着村中惟一的一条坎儿井,与步步进逼的沙漠抗争着,他们种葡萄、高粱,守着几亩地过着清贫、平淡而又恬静的生活。又恬静的生活。


随着越来越多的与外界“亲密接触”,这个有着“最后的村庄”(进入罗布泊之前的最后一个村)、“零的村庄”(海拔为0)等美誉的迪坎儿村,也在悄然起着变化。


但是,这里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淳朴民风,敦厚、勤劳、热情的村民,独特、简单、原始的民居建筑,以及平和、安宁、质朴无华的乡村气息,都带给每个走近她的人一种心灵深处的感应,那种感觉是生活在喧嚣城市的人们所无法体会的。这或许便是户外人特别热衷于此的缘故吧。


迪坎尔向南可抵达楼兰古城,向东南可抵达玉门关,向东穿越库木塔格沙漠可抵达鄯善、哈密,此次行程共19人,每人要背负着沉重25公斤左右的包裹用两天时间完成50多公里穿越🚶♀️🚶


库木塔格沙漠是世界上唯一与城市相连的沙漠,有“城中的沙漠”之称,因千百年来风向交汇点始终在鄯善老城南端,从未向北移动,故未把鄯善城淹埋,是世界治沙史上“绿不退,沙不进”奇观的缩影,也是浓缩了世界各大沙漠典型景观的博物馆,更是诠释古楼兰王国消失的最后一片圣地。







大漠黄沙,向大漠的深处奔去,留下一串串脚印在身后……








库木塔格沙漠的沙山轮廓清晰、层次分明;丘脊线平滑流畅,迎风面沙波似水,背风坡落沙如泻。






莽莽黄沙,如果是一个人,该有多么无助。


面对着这广袤的沙漠,让人想到了“平沙莽莽黄入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诗句,雄宏 、壮观 、神秘。





这里的沙夏天可以治病,风湿病 关节炎……这个季节脚下的沙虽然不是滚烫,但也是绵柔有力,轻柔得按摩着你的脚。




经过常年的风吹形成了道道沙峰沙谷,我们的路途是很艰难的,深一脚浅一脚的上下踏沙翻越着经过几个小时的穿越我们来到了一个背风沙沟简单的吃着晚饭给自己冲积营养,好迎接迈向目的地的征程!





美丽的沙漠,给我们带来了无与伦比的乐趣,也许有的人说沙漠那么荒凉,有啥意义?我想说:沙漠里的生命,无时无刻不在震撼着我们每个人。即使在渺小,但是我们依旧生存。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吧。



金色的大漠雄浑壮观、风光无限🏜️


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生活,而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环境都会改变着你,而此时,你需要一些信念去坚持下去,只要坚持着,一切都是值得的。




如果想领略更加雄宏的大漠风光,就要征服重重压力、永往无前,坚持再坚持✊




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物,当你极目眺望浩瀚广袤的大漠时,一切都会改变!!


在这春光灿烂的时光深处, 沙漠荒凉的美,谁为谁站成一道风景。 沙漠荒凉的美,又是否也曾这样把我忆起。 或许,你是我的掌心,将沙子滑下手心、 已经有了另一种温度; 有薄凉的无奈蝶舞沧海、、、、




风携着春的舞步, 有荒凉的无奈,有深情的无望,有户外的正能量, 有团队的和谐。沙漠是灵动的语言,春天舞动旋律, 将一腔爱户外的心渲染在库姆塔格沙漠里。 真是,不远千里来约会, 又如何云淡风轻道再见——库姆塔格我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