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身自省与接受批评
多年前我在《解放军报》上读到的一篇关于提升个人思想境界和做人规矩的文章题目是:《在批评声中成长》。作者身为军队干部回忆了自己从一个懵懂青年成长到一名干部的心历路程,让他最为感概的是回忆自己成长的历程是与被 “批评”分不开的,并说明接受“批评”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出作者自省、自修的良好品格。可惜这篇报稿找不到了,其实无论是身处何地,从事何种工作,与何人相处,“批评”对于人的自我成长都是大有裨益的,而且智慧越高的人,接受批评的承受能力,自知、自正的能力越强。
《坛经》中记载,六祖在刚入黄梅山中时每日做舂米劈柴等劳役,一日闻一小沙弥唱诵秀大师偈语,便要其引入前廊做偈,被小沙弥嘲笑:南蛮子也会做偈?后因不会写字要人在墙上代笔,又被江州别驾嘲笑一番:不识字还会做偈?以当时六祖的心境见地来讲他完全可以一脸摔这二位二百里地,但能大师没有,仅一句:欲学无上之道,先应不轻视初学!顿时令傲气满怀的那位江州公安局长倍感羞愧,他非但未再傲气凌云,反而接受了舂米小南蛮的批评,要求大师得道首来度己,并欣然提笔为六祖挥就:
菩提本非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的见性之句,
由此,慧能奠定了其在世界佛教史和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同时他们的“表演”,从正反两方面让后辈学人意识到谦虚和接受批评这两件事在人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性。
多年后则天皇帝修学有疑,召神秀大师殿前问法,这位被慧能无意“抢”了祖师之位的大师兄,未尝有一丝骄傲,而是极力推荐师弟慧能北来。故则天三下御召,慧能坚辞不晋, 则天倍感焦躁龙颜大怒,在秀师和明相张说面前发了牢骚,二位智者对六祖之窘境无意趁火扇风、落井下石,而是以智慧勤劝皇上:

圣上如不无悟,能来也无宜,圣上若悟得,慧能何必来?
彼时则天拍手称快说:能大师这是以无教行教,妙!!!

智慧异禀的人天生就具备自省、自律、自证、自修的素质,所以闻到过失与批评,立即改之,就像孔圣人那样的朝闻道,夕死可矣之情怀!!!

智者是善于驾驭自己情绪和及时修正自己过失的天才,同时也有着较常人难以斗量的海量胸怀,像则天与慧能的那场无教之教的表演,新中国建成后再次上演,这次是降临到毛泽东和虚云老和尚这两位湖南老乡身上。

毛泽东因两位战友也是虚云的两位弟子周恩来、朱德多次介绍,对这位曾陪伴过慈禧、光绪西逃,受恭亲王、袁世凯、孙中山、李根源、林森、蒋介石、李济深等一大批清末民初风云人物拥戴的老和尚倍感仰慕,我们可以从93年中央新闻电影纪录片厂录制的纪念毛泽东百年诞辰的纪录片《毛泽东》中,看到毛泽东一生酷爱对《坛经》的研究,而且将其列为出行必带书目,可见他是多么的想认识一下虚云这位“坐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于耳"的禅宗泰斗,随后寓居江西的虚云接到荐其任职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职的电文,遂以年事已高为由(据传还说了自古法王不拜人王等道理的话)顺水把会长一职推给了年富力强的赵朴初先生,拒绝北上,因此这二位湖南老乡,名垂千秋的历史人物此生并未谋面。而毛泽东竟没有对这位年届110岁的老乡有丝毫的怨气。这大概就是传说中“高人神交”的典范吧,之后毛泽东在研究佛学时都是君有疑问问朴初了。由此也可以看到毛泽东是多么的宅心仁厚。


十几岁时我对禅宗寺院“莫向外求”的匾额,一直抱有偏见,认为那是寺院为了招徕香客而挂的一幅广告招牌,后来才明白“莫向外求”不是不准香客冲门外拜,更不是为了留住香客,而是教我们遇到问题要躬身反省,向内心寻求答案,通过不断的反省及时修正自己、改过自新,这就是佛教存在于世在人生哲学层面的实际意义。丛林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小参报告这样的会议,大家通过分享修学经验、体会,反省自己言行、见地来互相交流,在思想境界上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这和我党发明的“批评与与自我批评”的民主生活会制度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吗?可见在一个群体之内生存,自省与接受批评是多么重要的。


我们从小到大,遇到的尊长、师友、同事、领导会非常非常多,同样遇到的批评也会不少,面对批评是诚意自省,虚心接受还是虚心接受、坚决不改?在运气之盘上有着天壤之别,我们可以通过六十四卦的谦卦卦画来一探究竟:

从谦卦卦画看,此卦自下而上,没有一爻不是吉祥,所以古人有:“谦德一卦、六爻皆吉”的说法
我们看最下面一爻: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一位谦谦君子之风的人站在了我们面前,他跋山涉水到哪里都是吉祥
再往上一爻,鸣歉,贞吉,一位讲话、做事都谦虚的男人,无论做什么都是吉祥。
再看上面一爻,劳谦,君子有终,吉。在劳动中、工作中保持一种谦虚,而不是盛气凌人、颐气指使、霸气外露,他们将有良好的运气。
与此同时已在劳动工作中得到人心的君子开始变得富有,但富而不骄,所以会有很好的结局和运气。而不是有了钱就忘乎所以了,觉得自己可以与贫贱之交断绝关系,与糟糠之妻一刀两断,讲起话来总是高高在上的样子,那样最终也是个“屁”卦(否卦),我觉得“否极泰来”的“否”字在此读pi而不读fou好像冥冥之中是对那些忘乎所以的人一种别致的安排!再往上一爻,此时,不以损害邻居、朋友、同事的利益而使自己痛快、富裕的君子得到重用,即使他出身贫乏、实力薄弱、地位底下,但派使谦逊的他去侵伐就变的无有不利,
最后一爻,此时谦谦君子已完成了历史赋予他的重任,仍然是吉祥!卦画的本意是这种言语谦虚的人,应当重用(他们)行军打仗,征服诸侯,王国。
在这一卦上,我们可以看到历代王朝开国时的状态,以及我们伟大的毛泽东同志和他领导、创建的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长的缩影,时至今日我们仍然相信“一带一路”建设正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谦”卦之运的延续,可以自信自豪的讲,用不了多少年,我们的国运就走到了上六的位置,达到可用行师、征邑国也的地步。
谦德一卦,也很像《大学》开篇讲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那一整版套路。
由谦卦来看,古来成就大业之人或是在思想上达到人生至高境界的人,他们的眼界、心胸、以及对自身品行的锤炼都是极其广阔、极其严苛的。由此可见自觉的反省与接受批评即使是在《易经》爻画抽象的符号表达上也与现实吻合。

一些妄图通过算卦、求卜来改变自己不义作为而招至否运的人,在我看来,根本是在扯淡的,因此善易者不占,所以我喜欢给爱占卜的朋友推荐了凡四训改过篇的一段:


大抵最上者治心,当下清净;才动即觉,觉之即无。苟未能然,须明理以遣之;又未能然,须随事以禁之;以上事而兼行下功,未为失策。执下而昧上,则拙矣。
大概说来,最上等的改过是整治心念,当下就能清净,恶念刚一萌动就能省觉,一省觉就自然消失。如果达不到这点,就要靠晓明事理来遣除恶念。如果这还达不到,那就要从事相来禁止做恶事。从最上等的治心下手同时又在事相上止恶,这不算失策;如果仅仅在事相上用力而不明白治心明理的道理,那就不算明智了。
能够做到这些的也就算是能够躬身自省、接受批评的至人了吧,至人又有什么异趣呐?无非清净而已,因此可享永年长寿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