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3日6时从太原,随“游祖国、摄天下”团队,乘坐39坐大巴出发。路经晋冀鲁,在江浙一带顺便玩一些著名景点,主要目的地是福建诸多有名的景点,回程过赣豫,计划15天左右,实际17天。
第五天(12月7日)在普陀山游玩一天,上午在百步沙、紫竹林、南海观音立像景区逗留观赏,下午基本在普济寺和西天门等景区观览。
普济寺又称前寺,是普陀山供奉观音菩萨的主刹,始建于北宋。普济寺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有殿宇九座,其中大圆通殿是寺之正殿,殿正中塑观音像,高约九米,两旁塑观音32应身像,展现观音在十方世界以不同身份出现各种形象。莲花池东面的多宝塔是普陀山现有最古老的建筑(建于元代元统年间)。多宝塔与"普陀鹅耳枥"号"杨枝观音碑"合称普陀三宝。








普济寺前有一个广约15亩的莲池,名叫海印池,亦名放生池,建于明代。池上筑桥三座。中间一座,桥面平阔,北接着普济寺的正门,南衔御碑亭。桥中有一湖心亭,又称八角亭,正对普济寺山门。周围玉液拥抱,粉墙环绕。夏日荷花盛开,绿叶田田,红花亭亭,景色迷人。












普济寺是普陀山的佛教活动中心,一切重大的佛舜活动在此举行。普济禅寺始建于宋朝,为普陀山山中供奉观音的主刹。每次当地有佛教活动都会在此举办,另为农历的2月19,6月19,9月19为庙会,在这时候去可能更加有趣。


















普陀山西天景区主要包括千年古樟、西天门、达摩风、心字石、梅福庵、磐陀石等旅游景点。



由梅福庵西行,不远便见磐陀石.磐陀石由上下两快巨石相叠而成,上石上广下锐,高达3米,宽近7米,顶巅平坦,可容三十人左右,拾级而上,以观沧海,视野宽阔.下石周广大20余米,将上石托住.两石间隙如线,睨之通明,似无着处.相传有人曾牵线横割而过,以后试者皆无成功.磐陀石险如滚卵,却安稳如磐,亿载未动,万劫不摇,为普陀胜境之绝.石上题有"磐陀石"、"金刚宝石"、"天下第一石"、"通灵"等字."磐陀石"三字系明代抗倭名将侯继高所书.











西天门下西南方向有一巨石,广约300米,圆浑平滑,中间刻一巨大的"心"字,足有5米高、7米高,“心”字的中心一点可坐八九人,整个字可容百人打坐,是普陀山上最大的石刻文字。此字刻于何年、出于何人手迹无从查考,但至少清代以前就已有此石刻。佛家以修心为上,如今,人们虽不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心”字,但众多青年男女到此游览,都喜欢绕着“心”字环行一周,或在“心”字中间摄影留念,以作爱情和友谊的象征。



入夜普济寺莲池彩灯劲放,五彩斑斓








第六天(12月8日),离开普陀山,乘坐海上渡轮,到朱家尖换乘大巴,去蒋氏故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