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哥: 《写给赵妈妈…》 今日元宵团圆之夜,除夕的喜庆尚未褪去,雪打灯笼仍见火红,朋友圈惊见烈士赵占英的老母亲溘然长逝,久久凝视这两张图片,骤然心疼不已,想起7年前写的这首诗,还好,从被封掉的QQ里找到,为母子俩在天国相见相聚,也算了却人世间的儿女情长,除了一掬热泪,还剩下一声哀伤的叹息… 2007~2010年,我客居贵阳市,离麻栗坡烈士陵园不过数百公里,几次想驱车去看看,几次事务太忙终未成行,当初有个打算,收集这些阵亡的贫家子弟的生平资料,如果说有歌颂的意味,不如说面对战争死去的人们,他们的心路与归路是如何成为最后的雕像… 应当地宣传部门的要求,写下这首诗,朋友们完全可以看出这决不是我的风格与初衷,但总算从人性及骨肉的角度上,极为有限的写了,有意犹未尽之憾,更有言不由衷之实,不如此,人人皆懂… 战争就是悲剧,个中缘由,非三言两句可诉尽,只能说中越自卫反击战至始至终,讳莫如深,我也只能说它的诡密,不是所有的笔触可以去描绘的,无论它史诗般的赞美,还是悬疑丛生的真像,相信时光会还原这段并不遥远的片断,我们相信不会久远… 为赵妈妈祈祷,几十年的阴阳两隔,在这元宵之夜的圆月映衬下,您与儿子终于团圆了,永远不会分离,冷月的辉光将永远定格这人间凄楚的一幕… 一路走好,赵妈妈……
附浪里白条:《阵亡烈士祭》 序一一 推窗西望,又见坟冢魂幡飘扬,垂首思量,黯然神伤,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何以报国,死不还乡? 遥祭赵占英暨麻粟坡956位阵亡烈士 悄悄的悄悄的走近你的身旁 默默地默默地把你端详 露水和眼泪湿透了我的衣裳 ……… 真想象那少年儿时 双手蒙住你的两眼 你猜 是顽皮村童伙伴 还是爹娘 …… 轻轻挪开山茶花绵软的枝蔓 缓缓摘下你头顶上的花环 慢慢拂去墓碑上的晨露 再现二十七年前硝烟弥漫的战场 你曾轻声低语 妈妈 我已等了你二十年 我知道受伤的孩子 急切的盼望 妈妈快步来到身旁 扶起踉跄扑地的孩子 嗔怪沟壑的地面… 可这一声音来自另一世界 期待中的呻吟 已让我心弦震颤 泪飞迸淌… 我怎能忘记 我怎敢忘记 你们母子二十年后相会的刹那 风儿 戛然而停 不再摇曳妈妈零乱的白发 时间 骤然静止 凝冻住妈妈皱纹间的泪花 妈妈撕心裂肺的哭诉 撕破麻粟坡的沉寂 许久地在苍天回响 涌泉般的泪水 已把冰冷的墓碑温热 妈妈多想象在襁褓中 轻轻的把你唤醒… 妈妈呀 我见到了你 佝偻的身躯 蹒跚的步履 早已不是我妈妈熟悉的身影 多想亲亲妈妈的脸 依偎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 可一抔黄土压住我喘不过气 敌人的子弹让我永远躺在这里 …… 虽然我与战友兄弟厮守在一起 可这七千多个暗夜 透过依稀的星空 我望得见天尽头家乡的村落 炊烟袅袅 杨柳依依 银杏树上的白果 好似唤儿北归的风铃 叮叮咚咚 我嗅得到漫山遍野的花果 飘逸清香 …… 妈妈 请不要哭 妈妈 您没来晚 是因为人间的路太漫漫 是因为戍边的时光太久长 妈妈 您可知道 扛枪卫国我是坚强的战士 血洒沙场我离去也安详 …… 不需要魂归故里 也不要功勋奖章 只求妈妈在我耳边轻轻说 我是妈妈的好儿郎 下辈子我仍将英姿飒爽 镇守边疆 …… 妈妈呀 抱怨二十年后才相见我的娘 焦灼等待 为何如此漫长 我仰首问天 我低头问地 我问凜冽的松涛 我问静谧的群山 无数次 无数次 诉说我无言的衷肠 我寄语枕边的溪流 我嘱托飘零的树叶 去远方的家乡 把我可怜的妈妈看望 …… 妈妈呀 妈妈 天色渐已微亮 生死界碑旁 只能天各相思相望 我不知道日渐苍老的妈妈 何时再来把儿探访 儿不再抱怨 儿不再凄惶 因为我知道 不需要另一个二十年 妈妈永远陪伴在我的身旁 ……… 2011年7月8日汪群安于贵阳市金阳区 2018年3月2日于元宵节重温


后记:这位在元宵节日故去的赵妈妈已经九十多岁了,她的儿子赵占英1984年4月28日壮烈牺牲在战场,被安葬在麻粟坡烈士陵园。赵占英的家庭非常贫困,赵妈妈很想来看望儿子,可是因没有路费而不能动身,从嘴巴里一分一分地往外扣,辛辛苦苦地攒了20年才湊够了路费。赵妈妈所在的嵩明县到麻栗坡450公里左右的路程,路费不足200元(现在的价格),但200元却像一个巨大的鸿沟,让他们母子整整20年不能相见!二十年后,八十多岁的赵妈妈终于能到麻粟坡看望儿子了,抚碑恸哭,让周围的人们潸然泪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