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之春
+ 关注 已关注 相互关注
2月25日 2018

云南广西行之十七——弥勒市  弥勒寺  弥勒佛

— 原创 —

2018.02.25.牛志勇

《鹧鸪天 • 弥勒市  弥勒寺  弥勒佛》 红河哈尼弥勒市 无霜三百二十日 风光秀丽锦屏山 飞云流霞弥勒寺 巧合名,神奇事 市寺佛名皆同字 自古弥勒有佛缘 乾隆时期有州志

        弥勒市,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辖县级市,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州北部。是红河州“北大门”,市内交通四通八达,昆河公路纵贯腹地93公里,滇越铁路沿西境跨越78公里,有G80广昆高速公路、高铁南昆客运专线经过。

        弥勒市是高原葡萄之乡,有中国著名葡萄酒品牌“云南红”。2017年6月,弥勒市被命名国家卫生城市。而且弥勒市是全球唯一一个以佛名命名的城市。

        1953年成立弥勒县彝族自治区(县级),隶属宜良专区,1954年7月划归蒙自专区。1956年12月建弥勒彝族自治县。1957年11月划属新成立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后复称弥勒县。

        201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弥勒县,设立县级弥勒市。由云南省直管,红河州代管。市人民政府驻弥阳镇。截至2012年末,弥勒市辖10个镇、2个乡,总人口为527767人。

        弥勒市地处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北部。北依昆明市石林县、南接本州开远市、东邻文山州丘北县、西连玉溪市华宁县,处于昆明、个旧、开远三个城市和滇中滇南两个经济区的结合部,是红河州的北大门。

在弥勒市住宿的酒店,干净、便宜、条件非常好。

        弥勒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拔最高在东山金顶山2315米,最低在江边河谷870米。2012年,降雨量835.4毫米,平均气温18.8℃,光照充足、有效温期长,霜雪日短。

        这里是避暑的好地方,常有游客登临。是滇东南佛教胜地之一,常年庙会不断,尤以正月初九最盛。这里的泉水清莹洁净,相传初生婴儿用该泉水洗涤即健康聪灵,故称为“佛泉”。登弥勒寺回廊远眺,整个弥勒坝尽收眼底。

        清乾隆《弥勒州志》载:“弥勒汉属牂牁郡。唐昔些么徒蛮之裔弥勒居之,故名其部为弥勒部。元初隶落蒙万户府,至元中改千户总把,领吉输、裒恶、部笼、阿育四千户,属广西路。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改为弥勒州。”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改称弥勒县.相沿至今。

        弥勒部是古代一个少数民族首领弥勒其人率领的一个部族。弥勒寺始建于明代天启六年(1626年),《新纂云南通志》载:“天启六年有僧如玉得地锦屏,募资兴建弥勒寺,州内佛教盛行。”

沙漠雄鹰好友赠诗雅评 看望好友,早上好祝福周末愉快! 🙏 文朋墨友聚一堂, 网海共探好诗章。 胸有高山流水意, 心无杂念咏志强。 花开花落花沾泪, 云卷云舒云飞杨。 朋来友往为交流, 留贴寄语闻墨香。

        弥勒寺位于弥勒市城北10公里的锦屏山腰,寺庙周围森林密布,林荫流翠,寺前出一清泉,泉水泻玉。一面八米高,二十米宽的石砌长壁上写有草书“飞云流霞”四个大字。

        弥勒寺因塑有弥勒佛像而得名,它与弥勒市名巧合在一起,于是有人疑为有了弥勒寺才有弥勒市之名,推而演化出一个弥勒佛的“佛城”。弥勒市与弥勒佛的联系只是人们的一种良好愿望,按历史溯源则截然是两回事。

        弥勒寺是个诱人、迷人的景点,明代葛一龙《弥勒寺》诗写:“一宇嵌山窟,重重开晓烟。青飞岩下水,绿覆树头天。境僻耽幽寂,僧高净俗缘。不知州与寺,名立竞谁先?”他的后两句先后已有定论,今人当不是悬案。

        弥勒寺位于锦屏山风景区,距县城10公里。其中的弥勒大佛(弥勒布袋相)于1999年12月落成,高19.99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布袋僧像弥勒坐佛。金碧辉煌的弥勒大佛和气势恢弘的古建筑而闻名省内外,被誊为“佛教胜地”“弥勒道场”。

        锦屏山山门上方,悬挂着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笔题写的"弥勒寺"寺名。踏着一千九百九十九级台阶,步入规模宏伟、气象万千的锦屏山风景区,但见绿荫叠翠,清泉潺潺,鸟语花香。山腰红墙黄瓦处,殿宇恢宏,飞云流霞,青烟袅袅。

        据一位德高望重的法师言,弥勒的锦屏山与山西的五台山、四川的峨眉山、浙江的普陀山、安徽的九华山、江苏的录山、宾川的鸡足山同为七大华夏名山,其间的弥勒寺院与文殊寺院、普贤寺院、观音寺院、地藏寺院、如来寺院、迦叶寺院同为九州佛教大丛林。

        弥勒寺于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竣工,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座落于市区北郊风景秀丽的锦屏山上,寺院分东殿、西殿、玉皇殿(上殿)、下殿,有祖堂、观音楼、天府、地狱等,因塑有弥勒佛为供奉主佛故名。

        数百年来,锦屏山弥勒寺香火不断,是滇东南闻名遐尔的佛教胜地。 锦屏山又名翠屏山,山虽不高,但山形独特,钟灵毓秀,锦屏泻玉;气势磅礴,泉流山半。

       锦屏山粗看像一道巨大的屏风,呵护着美丽富饶的峨山甸水,细看则像一尊神工造化的弥勒大佛,结跏趺坐,护佑众生,在这与佛同名的弥勒市,俨然一座名副其实的"弥勒佛山",历为弥勒名胜之首。

        锦屏山上的弥勒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正史清乾隆《弥勒州志》载:"锦屏山:城北二十里,上有玉皇阁,下有弥勒寺。"《新纂云南通志》云:"天启六年有僧如玉得地锦屏,募资兴建弥勒寺,州内佛教盛行。"

        弥勒佛,即弥勒菩萨摩诃萨。意译为慈氏,音译为梅呾利耶,在大乘佛教经典中,常被称为阿逸多菩萨摩诃萨,是世尊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未来将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

        弥勒佛也叫未来佛,亦称笑佛、欢喜佛,同时人们也将弥勒佛视为幸运的象征,所以又称其为幸运佛。即贤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常被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弥勒佛位于锦屏山顶上,来到锦屏山风景区,顺登1999石梯,便可观看弥勒锦屏山风景区的百年古树、干年梯田,游至山顶,便看到一尊高耸入云、笑口慈开、金光灿烂的巨大笑佛——弥勒佛。

        整尊弥勒佛由水泥钢筋铸成,外层镀24K金,在阳光下金光闪闪。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弥勒笑佛长99.1米,宽24米,高19.99米,在海内外绝无仅有,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弥勒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笑佛。它既体现了佛中有佛的意义,又标志着锦屏山风景区经风历雨数百年后展开迷人慈祥的笑颜:大肚能容天下事,慈心永护世间人。

        到弥勒市,游弥勒寺,拜弥勒佛,领略佛教文化、儒家文化、民族文化和谐共处之大观,成了许多人的一大快事。巍巍锦屏,悠悠古寺,市名弥勒、寺名弥勒、佛名弥勒,这一世间惟一的奇妙异境,集于南滇一地,实属稀罕。

        其间的因果,自古以来在民间流传着不少美妙的传说。相传南北朝年间的一天,大智大慧的如来佛祖,梦见中国南方有一座山峰极像端坐着的弥勒佛,便派弥勒佛菩萨四海巡查,寻找这块吉祥灵地传经布道,弥勒菩萨依梦所示,云游南方。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弥勒菩萨踏遍了千山万水。一日,来到一个“弥勒”的部落领地,十分疲惫的弥勒菩萨便在一座叫锦屏山的对面路旁树下小憩,梦中见一个很像自己的佛微笑着走来。弥勒菩萨惊醒后,忽有所顿悟,便展眼一看,只见对面的锦屏山俨然似自己悠悠而坐。

        嗬,好一片灵光佛地!弥勒菩萨便在此地驻定下来,四处传经,弘扬佛法,教化众生。数年后,弥勒佛才又去云游四海。他走后,当地的僧众十分怀念他,便募集资金建起寺庙专门供奉弥勒佛,定名弥勒寺。也就有了县(市)名因佛名由来的传说。

        然而,穷本溯源,弥勒县(市)之名并非来于佛教,而是起源于古代部落首领的名字。据记载,唐代今县地为南诏国巴甸、布笼甸一带,其首领的名字叫弥勒,故名其部为弥勒部。弥勒部归附元政权,后设弥勒千户于此,元二十七年改弥勒千户为州,称弥勒州。

        清乾隆三十五年改为弥勒县,相沿至今。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弥勒县,设县级弥勒市。但是,也许是自然力与天意的使然,自修弥勒寺于市辖之锦屏山,佛教就在这块土地上兴盛起来。

        按佛法所云,诸事因缘而生,弥勒市之名源于弥勒部,弥勒寺之名本于弥勒佛,寺与市与佛同名之结合,因弥勒而弥勒,正应了一个"缘"字。这就使弥勒市与弥勒佛之间有了种种美妙的传奇故事,就有了"所说弥勒,即非弥勒,也是弥勒"之奥妙。

弥勒市的温泉别具一格,建在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锦屏山下。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1560 投诉
云南广西行
本专集共有 23 篇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
发自圈子
本作品入选糖水兴趣圈
人已加入
清新逸影
在花的梦中坐下,在风的宽阔中睡下,抓住美好瞬间,记住爱的模样。
加入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北国之春
创作 1466 粉丝 2462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14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