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首歌,了解一个人,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
这首歌是《欢乐颂》,这个人是席勒,这座城是马尔巴赫(Marbach am Neckar)。
马尔巴赫是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斯图加特以北20公里的一座城市,位于美丽的内卡湖畔。

清晨的阳光穿过河面上的雾气,洒落在林间,滋润着微茫的草地,也孕育了一代文豪席勒。

许多人知道歌德,但对席勒却知之甚少。贝多芬的曲子《欢乐颂》扬名世界,而席勒正是它的词作者。


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Von Schiller)1759生于内卡河畔的马尔巴赫。是德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与歌德齐名的德国启蒙文学家。他被敬为“伟大的天才般的诗人”、“真善美”巨人、“德国的莎士比亚” 。


为了纪念席勒,人们在一座可以俯瞰内卡河的山坡上建造了一个公园,诗人雕像矗立在公园广场的中心。广场两侧的席勒国家博物馆(National Schiller Museum)和德国文学博物馆。


因为席勒,让马尔巴赫染上了文学城的浪漫色彩。


当光从立柱间倾泻过来,在席勒的诗行里品味时光的暖和美。


两百多年过去了,这里的人们,已经习惯于用当年那个孩子的名字命名自己的医院、学校,习惯于每年一次的诗人纪念活动。

沿着山坡走下来,一棵古树长在必经古城的路口,仿佛看到200多年前席勒在树下凝望远方的身影。


席勒的故居在古城中间,古城墙上写满了斑驳的岁月。


城里城外如同两个世界,这里将喧嚣已经不动声色地过滤掉了。

每一条小巷都静谧得如诗如画,仿佛只有一个人徜徉在席勒的诗行里。


可以想像春天从这里走过时,墙上开满了花,风从花墙上吹过,或许还有个虚掩着门的小院,这条被岁月打磨过的石子路温柔伸向远方。



这里的人们也被席勒的诗意浸染,把生活过成了一首诗。



门前窗下每一种独特品味的装饰无不体现出一种热爱生活的美。


彩色的木筋房在窄窄的街巷两边,家家户户窗台都种着花草,漫步在小巷里,仿佛置身于美妙的梦幻里。


这座雕塑让人恍惚忆起《阴谋与爱情》中,平民琴师的女儿露伊丝和宰相的儿子斐迪南的悲剧爱情故事。



小城人很少,运气好的话,可以遇见在小巷里悠闲散步和门前精心修剪花树的老人。


时光犹如静止,可以想像屋里的主人享受岁月静好的模样,一瞬间定格成诗。


他们把席勒的那句话:"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演绎得淋漓尽致。


美好的地方能孕育美好的诗人,而马尔巴赫也是幸运的,在经历了许多混乱的历史之后,终于拥有了席勒,让这里人们拥有了诗一般的生活。


穿过幽静的小巷,席勒的故居映入眼帘,一幢墨绿色的建筑安静地释放着典雅的美,200多年好像如驹过隙。


席勒生前和歌德曾是挚友,两人曾经相互竞赛一般地写诗,还创作小说和剧本,歌德用自己的光辉照耀了席勒这个晚辈剧作家,促使德国戏剧事业走向复兴和繁荣。


1805年5月,席勒不幸逝世,歌德为此痛苦万分:“我失去了席勒,也失去了我生命的一半。”歌德死后,根据他的遗言,被安葬在席勒的遗体旁,两人的友谊超越了他们所写的任何一部作品。

O Freunde, nicht diese Töne! 啊!朋友,何必老调重弹! Sondern lasst uns angenehmere 还是让我们的歌声 Anstimmen, und freudenvollere. 汇合成欢乐的合唱吧! Freude, schöner Götterfunken, 欢乐,欢乐,欢乐女神圣洁美丽 Tochter aus Elysium, 灿烂光芒照大地! Wir betreten feuertrunken, 我们心中充满热情 Himmlische, dein Heiligtum! 来到你的圣殿里! 在这首《欢乐颂》里,席勒用梦幻般的理想塑造了一个美好世界。

席勒曾经说过,时间有三种步伐: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样飞逝,过去永远静立不动。就让时光在这座充满浪漫色彩的文学之城静止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