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外出走走,所见所闻,回家写了两段文字,连同所拍照片,做成一篇格图。
【吃面算得上是吃货】 昨天在“和府捞面”,吃了一碗养心面。那里面的品种有不少,价格三、四十元不等,我选的是32元的大师素油拌面。第一次吃这家的面,不只是看中店里的环境,更想尝尝面的味道,心想如果味道与价格不合,也就一次,以后不会再来。品尝之后,觉得十分美味。 对面也有一种情结。小时候,国家经济困难时期,难得去点心店。夏天,偶尔在店里吃一碗冷面,要回味几天。路过老城厢小南门的“一家春”、家附近的“周洽兴”点心店,那里的冷面,令我“才吐水嗒嗒滴”(垂涎欲滴之意)。 读高中住宿在郊区惠南镇,东门一角钱一碗的烂糊面;读大学在华东师大,校门口对面一角五分一碗的菜汤面,都是记忆深刻、但难得一吃的美味佳肴。 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且,由于业余兼职授课,奔波在大上海各中心地段,每天总有一顿吃外食,因此,吃遍了大小面店。五芳面馆的干挑,德兴馆的焖肉面,味千拉面等等,不知吃过多少次。还有那些小巷深处的小店,如淮海中路、南昌路的一家只有十来平方店堂的面店,也会特地登门尝鲜。本世纪来,外地面店也纷纷进入上海市场,如新疆、河南拉面,沙县小吃,这些店同上海大富贵、乔家栅一样,以价格经济取胜,虽各有风味,但只能充饥,难以令人回味。





【狗年戏狗】 路过此地,见一中年男子带着五只威武霸气的狗,甚为壮观;不远处有一对父女模样的,也在溜狗。见此情景,我这个不识狗种,对狗不怎么喜欢的人,也不由得止步观看。问中年男子怎么养这么多狗,答曰他是宠物商店的。其中一只黄狗,见我靠近,朝我走来,我有点怕,父亲模样的人说,它是训练有素的金毛狗,不会随便咬人的。于是,同它玩了一会儿。学生君在旁拍了几张照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