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之春
+ 关注 已关注 相互关注
2月16日 2018

云南广西行之十五——滇池 • 大观楼

— 原创 —

2018.02.16.牛志勇

        滇池,亦称昆明湖、昆明池、滇南泽、滇海。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有高原明珠之称。滇池风光秀丽,气候宜人,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大观楼就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滇池畔。

《鹧鸪天 • 滇池大观楼》 碧水蓝天矗观楼 滇池风光尽眼收 髯翁长联天下最 毛公评价古未有 大观楼,木结构 历经沧桑仍持久 楼因名联声播远 古今第一万古流

        大观楼是我国名楼之一,康熙二十九年(1690)由巡抚王继文兴建。是观赏滇池的好地方,登楼四顾,景致十分辽阔壮观,便取名为“大观楼”。大观楼为三层木结构建筑,形式古雅。

        清乾隆年间,昆明寒士孙髯翁撰出180字的“古今第一长联”,轰动四方。民国初年,大观楼辟为公园,唐继尧曾拨款修葺,并立其铜像于场地正中央。1940年,又在楼前池中竖三个白石墩,仿西湖“三潭印月”之景。

        孙髯翁撰的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由名士陆树堂书写刊刻。毛泽东评价其“从古未有,别创一格”。大观楼因长联而成为与黄鹤楼、岳阳楼、鹳雀楼齐名的中国四大名楼。

        长联问世以来,被誉为“海内外第一联”,“海内长联第一佳者”。清嘉庆年间,迤西道宋湘撰联:“千秋怀抱三杯酒;万里云山一水楼。”十四字联高度概括了髯翁的长联。

        1961年郭沫若登大观楼,即兴题诗一首: 果然一大观,山水唤凭栏。 睡佛云中逸,滇池海样宽。 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 我亦披襟久,雄心溢两间。

        孙髯翁所作的大观楼长联,观物写情,内涵深刻,被誉为“海内第一长联”、“古今第一长联”、“天下第一长联”等。长联挂在“五百里滇池”岸边的大观楼前两百多年,滇池大观楼与黄鹤楼、岳阳楼及滕王阁齐名,并列为我国四大名楼之一。1983年被公布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明同学赠诗:志勇晚上好! 云南广西行之十五 ——滇池 • 大观楼 高原明珠赞滇池 湖畔观楼游人痴 蓝天碧水映秀楼 风光绚丽天下知 康熙古建筑雄风 闻名中外气势宏 古朴典雅风景秀 三潭映月仿其中 主席题字写春秋 明楼神韵数风流 名扬四海盛名留 大观楼前思绪酬 滇池景色美如画 美诗美乐美如花 志勇初一作品佳 金色年华一只花

        长联问世以来,被誉为“海内外第一联”,“海内长联第一佳者”。清嘉庆年间,迤西道宋湘撰联:“千秋怀抱三杯酒;万里云山一水楼。”十四字联高度概括了髯翁的长联。

        长联问世以来,被誉为“海内外第一联”,“海内长联第一佳者”。清嘉庆年间,迤西道宋湘撰联:“千秋怀抱三杯酒;万里云山一水楼。”十四字联高度概括了髯翁的长联。

        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蜓,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孙髯翁,字髯翁,1685年出生于云南昆明,祖籍陕西三原,博学多识,乾隆年间,曾为昆明滇池大观楼题楹一幅,号称天下第一长联、海内长联第一佳作,被后人尊称为联圣。

大观楼长联全文释义         上联:五百里浩瀚的滇池,在我眼前奔涌,敞开衣襟,推开冠戴,这茫茫无边的碧波,多么令人欣喜啊!看吧:东方的金马山似神马奔驰,西边的碧鸡山像凤凰飞舞,北面的蛇山如灵蛇蜿蜒,南端的鹤山如白鹤翱翔。诗人们!何不选此良辰登上高楼,观赏那螃蟹似的小岛,螺蛳般的沙洲;薄雾中的绿树垂柳象少女梳理秀发一般摇曳;还有那漫天的水草,遍地的芦苇,以及点缀其间的翠绿的小鸟和几抹灿烂的红霞。尽情观赏吧!切莫辜负了滇池四周飘香的金色稻谷,明媚阳光下的万顷沙滩,夏日婀娜的莲荷,春天依依的杨柳。

        下联:数千年的往事,涌上我的心头,举起酒杯,仰对长空感叹,那些历史长河中诸多的英雄,而今还有谁在呢?试想:汉武帝为了开辟西南到印度的通道,在长安挖凿昆明湖操练水军;唐中宗派兵收复洱海地区,立铁柱以记功;宋太祖手挥玉斧,面对版图,将西南划在界外;元世祖率大军跨革囊及筏渡过金沙江,统一了云南。这些伟业丰功,真是费尽了移山的心力啊!但是朝代更替之快,有如傍晚的雨,早晨的云一样的短暂,连幕帘都来不及卷起就很快消失了;就连那纪功的残碑断碣,也都倾颓在夕阳暮霭之中。到头来,只留下几声稀疏的钟声,半江暗淡的渔火,两行孤寂的秋雁,一枕清冷的寒霜。

        乾隆三十九年甲午岁(1774)春正月初九日,孙髯翁于玉皇诞辰跨鹤西归,享年九十上寿。

        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赞道:“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孙髯翁早年由于对科场搜身极为愤慨,认为这种“以盗贼待士”的举措有辱斯文,遂发誓永不赴秋闱之试。

        今弥勒还有孙髯墓,在弥勒城西,墓碑上的题书是:“滇南名士孙髯翁先生之墓”。在《续修昆明县志·人物志》中这样描述孙髯 :“博学多识,诗古文辞皆豪宕不羁,一时名士相与酬唱,所撰乐府,虽不逮汉魏,亦几入香山、崆峒之室。

大观公园内也是观赏红嘴鸥的最佳观赏点

滇池沿岸风光秀丽

滇池沿岸盛开的野花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655 投诉
云南广西行
本专集共有 23 篇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
发自圈子
本作品入选糖水兴趣圈
人已加入
道听“图”说
图说您的故乡和他乡的故事,道长这厢有请。
加入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北国之春
创作 1523 粉丝 2476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20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