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鲁宏
《说说青岛的老建筑》十六
青岛水兵俱乐部
青岛水兵俱乐部建于1901年-1902年,位于湖北路17号,斐迭里街(现中山路)与依列女街(现湖北路)交口。 水兵俱乐部有多种称呼,水狮饭店、国际海员之家、德国海军俱乐部,1945年小日本战败,青岛被美国占领,“水兵俱乐部”的名字沿用多年。2016年全面开放后,更名为“1907光影俱乐部”。


水兵俱乐部于2006年被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为更好保护优秀建筑,青岛市政府本着尊重历史修旧如旧的原则,除塔楼部分外,大多数地方,均严格按照设计图进行了全面维护,2016年5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




水兵俱乐部是国内最早商业性放映的地方。对此, 青岛市组成课题组,对水兵俱乐部的商业性电影放映历史,进行了长达半年多时间的海内外调查考证和挖掘工作。 主要是依据广告、售票、连续放映三要素,进行考察。课题组去德国国家档案馆和日本档案馆,以及到国内多个档案机构,前后共获得了千余份文字(约400万字)资料和700余份图片资料,对青岛水兵俱乐部电影历史价值进行了支撑。




1907年8月9日出版的《青岛新报》上,刊登了一则电影票销售广告,放映电影的地方就是水师饭店,这证明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电影院。青岛电影博物馆现收藏40多台电影放映机,收藏电影拷贝、手稿、电影海报和电影器材等珍贵藏品千余件。




此前业内认可的中国第一家电影院是上海虹口影戏院,在1908年12月22日开始作为商业电影院使用,而青岛德国水兵俱乐部在1907年8月就开始作为商业电影院使用,比上海虹口大戏院早了一年多的时间,而且上海虹口影戏院早已拆除,青岛德国水兵俱乐部仍保存完好。




本次论证小组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博物馆组织的13位中国权威电影史学专家组成,通过历史建筑实体实地考察、图文史料及文化价值结合成为较完整的证据链条,认定青岛水兵俱乐部是中国早期电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修葺完善已变身为1907光影俱乐部,既保留了原设施,又增添了新的功能,成为一家包括影人咖啡、德式简餐、电影音乐秀和1907影院为一体的文创产业平台。 将建筑、电影、音乐、科技 、艺术、文化、历史等元素融合为一体,打造中国首家电影文化艺术生活馆,不仅有西餐美食,还有剧场、影院、咖啡厅、VR游戏、博物馆等板块,在这里体验、漫步,一天的时间悄然过去……




水兵俱乐部建设时期正处于德国新文艺复兴式风格建筑最红火的时代,水兵俱乐部自然也带有德国新文艺复兴式风格建筑的特征:木质外廓、黄色墙体、红瓦屋顶、内弧线造型高耸的塔楼、横跨正门的前里面山墙。




昔日的中山路是青岛一切繁荣的中心,可到了如今,中山路渐渐老去,在年轻人的心中更是成了外地游客聚集区,一切都变得浮华和花哨。而1907光影俱乐部恰恰改变了我心中的这种观念。 如今这座百年老建筑,从历史的尘埃中走出,焕发出全新的光彩。经历这一切的水兵俱乐部像一位虽已耄耋但仍矍铄的老者,沉淀进了城市化进程的乐章中,记录下了当年光景,成为老青岛永远的符号和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