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瀑寺“365平安钟”, 位于山门左侧“云雷阁”内, 纯铜所铸, 重达56吨(取华夏56个民族之数), 比北京大钟寺明代的钟王永乐大钟(46.5吨)还要重9.5吨。
钟鸣盛世,祈福五洲! 每当有人撞击大钟, 浑厚低沉的钟声响彻寺庙, 并久久回荡在大山深处。 耳畔是狂潮风雷霹雳, 内心却充满喜悦祥和。
撞钟的时候, 应该想到钟即是佛, 必须虔诚,斋戒,敬钟如佛, 用如定的禅心与礼拜之心来司钟。

辞旧迎新撞钟祈福,是人们现在过年时不可或缺的一种民俗。它源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年零点跨越之际播放钟声,而这些钟声是提前采录于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地区的一些著名古钟,如西安雁塔晨钟、苏州寒山钟声、香港车公庙钟等。每年除夕守岁之时,这些录制于不同地点的钟声被依次播放,钟声阵阵,或雄浑或悠扬,使辞旧迎新的新年或新春更多了几分神圣和庄严。改革开放以后,中央电视台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继承了这一传统。1988年春节联欢晚会新春倒计时之际,现场直播了人们在大钟寺撞钟祈福。1997年除夕之夜,北京市政府在全市很多地标性建筑上也播放了永乐大钟钟声。将鸣钟倒计时等应用在除夕零点跨越中,以区别平常的时间形态,不仅具有一定的仪式感,而且逐渐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习俗。 中国铸钟的历史源远流长,钟实际上是应用于各种场合的信仰物、象征物、纪念物、警示物、吉祥物,新年或新春的祈福撞钟活动,其实也引进了传统文化里平日撞钟祈福的习俗,即撞钟一下、字字皆声(佛钟道钟一般都铭铸经文)。因为辞旧迎新之际寓意崭新的开始,撞响自己的新年或新春第一钟,这时候默许良愿应该最为灵验。

[祈祷]歌词 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呀 多少祈祷在心中 让大家看不到失败 叫成功永远在 让地球忘记了转动呀 四季少了夏秋冬 让宇宙关不了天窗 叫太阳不西冲 让欢喜代替了哀愁呀 微笑不会再害羞 让时光懂得去倒流 叫青春不开溜 让贫穷开始去逃亡呀 快乐健康留四方 让世间找不到黑暗 幸福像花儿开放 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呀 多少祈祷在心中 让大家看不到失败 叫成功永远在 让大家看不到失败 叫成功永远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