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虽已消失,分别难相逢。怎能忘记,你的一片深情……”在那个刚刚走向开放的年代,一曲《乡恋》,经李谷一柔美、深情的演唱,迅速风靡大江南北。首届春晚上的这次演唱,不仅打动了观众,更是开辟了中国通俗音乐的前行之门。
时逢改革开放之初,两种思想在碰撞,一种提倡解放思想,一种则主张墨守成规。但对于文艺工作者来说,文艺事业正迎来一个很好的契机,很受解放思想观念的鼓舞。这一期间,涌现出大量的文艺作品,包括文学、戏剧,当然还有音乐等等。到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达到一个高潮。《乡恋》就是在此种背景中完成创作。而它面世后的争议是当时历史条件所致。
198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第一届春晚,这是中国电视节目的一个里程碑,从此,央视春晚成为了电视观众欢度春节的一个重要形式,成为了老百姓每年除夕夜的视听盛宴,更成了华人的年夜饭。该届春晚给人印象最深的节目就是歌曲《乡恋》,而李谷一则成为了春晚正式登台的第一位歌手。
“你的声音,你的歌声,永远印在我的心中。昨天虽已消逝,分别难相逢,怎能忘记你的一片深情……”就是这首气声唱法处女作《乡恋》,在1980年一经李谷一唱出便风靡大江南北。谁又会想到,一曲《乡恋》让李谷一成为众矢之的,要经受暴风骤雨般的批判,经历数年的口诛笔伐。

直到1983年中央电视台直播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观众热线高密度点播禁曲《乡恋》,晚会为了满足观众的点播要求,李谷一老师在全国人民面前演唱了这首“黄色歌曲”。《乡恋》终于在春节晚会得以正名,被喻为中国内地第一首流行歌曲,流行歌曲的“开山之作”。《乡恋》除了在编曲上运用架子鼓、电吉他等西方乐器外,演唱者李谷一还破天荒地采用了“气声”的唱法,这对中国流行音乐发展是举足轻重的。

1983年除夕,中央电视台第一次向全国播出了该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从此,每年除夕,许多中国人都会:包饺子、放鞭炮、看春节联欢晚会。 4部直拨电话铃声几乎没有停过,北京电信86局的线都烧热了,技术人员非常紧张,备用器材、消防器材都已备好。李谷一连唱了《乡恋》等7首歌曲,曾经的禁歌《乡恋》,居然上了春晚。

2006年4月18日央视《讲述》栏目,披露了禁歌《乡恋》上春晚的细节。 那时的李谷一正因为《乡恋》,在遭受着一场全国性铺天盖地的批判,说那首歌是靡靡之音,说李谷一是黄色歌女……而一些批判文字慷慨激昂义正辞严,诸如:无产阶级思想应该是非常健康的,不能被这些软绵绵的东西来摧残。

一首普通的歌曲,竟然给李谷一带来极大的困境,使她在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压力。而那无数的批判言辞中有很多东西,纯粹是一种对她人格的诬蔑。受到这些无端的打击,李谷一时常噩梦缠身难以入眠。 由于当时主流媒体一直在对李谷一唱的《乡恋》做批评报道,中央乐团怕受到牵连,于是向李谷一提出了警告。在这种压力下,李谷一一熬就是三年。

说到《乡恋》曾被作为靡靡之音倍受批评,年轻歌手很不解:现在出新歌要宣传要打榜,李老师出新歌要挨批判……李谷一老师说:1983年春晚是群众现场点歌把《乡恋》点出来的,当时央视领导是冒了风险的⋯⋯

1983年,中央电视台第一次面向观众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开播了。当时的总导演黄一鹤请来了李谷一,但晚会的节目单中并没有李谷一的《乡恋》。此时,乡恋是禁歌,不在演出范围内。 然而,晚会演出开始后,4部热线电话刚一开通,观众的反映大大出乎了导演黄一鹤的预料:李谷一在台上一出现,观众就来电话点播《乡恋》。

当电话记录员把一大堆观众点播《乡恋》的条子送到导演室交给黄一鹤时,黄一鹤感到非常为难:他决定不了让李谷一唱这首歌。 而此时正在台上表演的李谷一,根本不清楚有这么多的观众通过热线电话,点她唱《乡恋》这首歌。当时正好广播电视系统的最高领导吴冷西部长,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第一线坐阵。黄一鹤让电话记录员把观众的电话点播记录单交给吴冷西部长。吴冷西见是点的《乡恋》,即摇了摇头。没想到,观众打电话让李谷一唱《乡恋》的点播量越来越多,可在切换台上忙碌的黄一鹤依然作不了主。

就在此时,李谷一正在台里被人要求与袁世海演唱京剧,电话记录员又端上一盘子记录着观众要求李谷一唱《乡恋》的点播单,黄一鹤一看,这一盘怎么也得有二三百个。这回黄一鹤可真没辙了,他对那端盘子者说:这事你无论如何得跟吴部长好好说一说。没一会儿,吴部长找到黄一鹤这边来说:黄一鹤,上《乡恋》。黄一鹤一听这话,兴奋极了,他知道吴冷西是在冒着多大危险,但此时已顾不了太多。黄一鹤赶紧找来伴奏带,并火速请主持人报幕。

此时已演唱了6首歌曲的李谷一感到非常惊讶,可还没等她反应过来,伴奏音乐已经响起,正是《乡恋》。演唱中的李谷一百感交集,这几年中的酸甜苦辣全都涌上心头:这首歌引起的那些磨难,让她扛了这么多年,一直都名不正言不顺,今天终于能名正言顺地在全国人民面前演唱《乡恋》了!就这样,李谷一的《乡恋》,终于在春节晚会的舞台得到了证明,被人们喻为中国内地流行歌曲的开山之作。《乡恋》,连同她后来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的《难忘今宵》,都让人很难忘。李谷一唱《乡恋》,不仅仅意味着思想的解放,更彰显着时代的进步。


团团圆圆💍老师雅评: 顶顶老师《时光漫步,一曲(乡恋)为您珍藏美好回忆》的格图,又让我们回朔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李谷一时刻”!作为大陆通俗歌曲开山鼻祖,李谷一的《乡恋》可是历经磨难!由此可见,思想解放是多么重要和多么艰难!李谷一作为用歌声见证改革开放的歌唱家!我们向你致敬!感谢顶顶老师的分享!敬握!🤝👩🏻🏭🍒💕

|清心老师雅评: 唱歌,应是再平凡不过的事,但在特殊年代,很多歌曲都被定为黄色歌曲,是不能唱的,可想李谷一老师用通俗,用气声的方法来演唱乡恋,认为是糜糜之音,更是大忌,改革春风带来文艺的春天,让健康的,抒情的,大众喜欢的歌曲久久飘杨在祖国的大地!迥荡在每个角落!顶顶老师的用心之作,介绍祥尽,配有原唱,加深对《乡恋》格图的了解,佳作欣赏!

蕙质兰心 蕙质兰心老师雅评: 时光漫步,一曲《乡恋》为您收藏美好回忆。很喜欢李谷一演唱每一首歌,都那么深情、甜美,打动观众,风靡大江南北。1983年第一届春晚,也是给人印象最深的这首《乡恋》成为华人的年夜饭。李谷一成为了正式登台的第一位歌手。“你的声音,你的歌声,永远印在我的心中。昨天虽已消逝,分别难相逢,怎能忘记你的一片深情……。”虽然李谷一直扛了这么多年不顺。就在这春节晚会的舞台得到了证明,被喻为中国内地流行歌曲的开山之作。不仅仅意味着思想的解放,更彰显着时代的进步。欣赏作者爱心分享,满满的正能量,值得收藏,辛苦了。为精美作品大赞!

A 夏冰蓝老师雅评: 打开尘封的记忆,让经典之声再现,重温往日那些愉快时光。闲暇走进顶顶老师的作品【时光漫步,一曲《乡恋》为您珍藏美好回忆】,犹如一缕和煦的春风佛面,沁醉了心扉。 每一位老歌迷们都知道,李谷一老师年轻时,最初是一位民间花鼓戏演员,她曾在一九八四年春晚,同姜昆唱了一首花鼓戏《刘海砍柴》,多年扎实的戏曲基本功,使得李谷一在歌唱技巧上与众不同。 你的声音,你的歌声,永远印在我的心中,昨天虽已消逝,分别难相逢,怎能忘记你的一片深情……这首《乡恋》,对于喜欢李谷一老师歌声的人来说,辨识度太高了。悠扬甜美、圆润的嗓音,巧妙运用真假声抑扬顿挫,情感真挚地表达出委婉缠绵,依依不舍之情。在改革开放初期,春晚让这只歌,一夜间传遍大江南北。还记得到当时大家聚在一起,话题总会聊到春晚最喜欢的节目,还有李谷一老师在晚会上唱的歌。 在那个时候,家里有一台匈牙利21寸黑白电视看春晚,真的是太幸福了。还记得那些年三十晚上,妈妈总会邀请邻居,英才大哥大嫂一家一起过年,两家人把年夜饭搬到一起,太热闹太难忘了!男人们喝酒聊天,女人们包饺子看电视,孩子们跑里跑外忙着放鞭炮,热热闹闹,一直守夜到新年的钟声敲响。 多年后,再回头看李谷一老师,绝对是首开先河,引领了中国民族声乐与通俗音乐的繁荣。她的歌声,永远印在我们的心中。再次感谢顶顶老师,非常喜欢老师精心制作的这篇音画作品,让温馨美好的故事填满心田,让溜走的往日时光重现。相信,每一位走进作品里的人,都会停下脚步,穿越这时光隧道,寻找心中的美丽身影。

时髦老太太雅评: 李谷一的演唱每首歌曲总是那么甜美,打动人心。《乡恋》这首歌是给人们印象最深的歌曲。李谷一虽有多年不太顺,但春晚在众多人的点唱舞台上用气声法演唱了《乡恋》,证明了是中国流行歌曲的开山之作。李谷一春晚演唱《乡恋》意味着人们思想的解放,更彰显着时代的进步。为大名顶顶精美的佳作大赞!
秋痴(芦俊奇)老师雅评: 春晚美好常回忆,一曲乡恋惹情思,风气开创引潮流,浪漫人生皆传奇!新年快乐!

燕南飞老师雅评: 好情深呀,好喜欢李谷一老师大美女,内外兼修豪爽大气!乡恋,多么美好的气息,有血肉有傲骨的天人合一!乡恋充满了浪漫柔情蜜意,恋就是爱在心中不离不弃!谢谢顶顶老师美丽分享!太经典了!超赞!
金色枫叶老师雅评: 一曲《乡恋》让国人永远难忘!李谷一老师的《乡恋》总是那么悠扬而甜美,有着依依不舍之情!让我们一起打开记忆之门…重温那往日的愉快时光…她的歌声…她的声音永远烙在我们的心中!祝:新舂快乐,万事如意,财源滚滚,狗🐶年吉祥!感恩生活也珍惜遇见…网络传递友谊永远无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