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浣溪沙》写作赏析
2018-1-29一、词牌简介: 浣溪沙,本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纱”。 有“露浓香泛小庭花”句,名“小庭花”;有“芍药酴縻满院春”句,名“满院春”;有“东风拂栏露犹寒”句,名“东风寒”;有“一曲西风醉木犀”句,名“醉木犀”;有“霜后黄花菊自开”句,名“霜菊黄”;有“广寒曾折最高枝”句,名“广寒枝”;有“春风初试薄罗衫”句,名“试香罗”;有“清和风里绿荫初”句,名“清和风”;有“一番春事怨啼鹃”句,名“怨啼鹃”。 分平仄两体,平韵以唐人韩偓词为正体。仄韵体始于南唐李煜。 字数以42字居多,还有44字和46两种。另有四种变体。 别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全同。 平韵体流传甚广,此调音节谐婉,句式整齐,易于上口。可以用来表达忧乐不同的思想感情,差别只在于韵部的选用上。 此调为历代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有很多优秀的作品, 钦定词谱收录了高达3846首例词。
二、例词与词谱: 韩偓 宿醉离愁慢髻鬟,六铢衣薄惹轻寒。慵红闷翠掩青鸾。 『罗袜况兼金菡萏,雪肌仍是玉琅玕』。骨香腰细更沈檀。 中仄中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又一体 双调四十二字,前后段各三句、三仄韵 李煜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平仄仄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平仄仄平平仄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又一体 双调四十二字,前后段各三句、两平韵薛昭蕴 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 不语含颦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这首词首句不押韵。薛词别首“越女淘金春水上,步摇云鬓佩鸣珰”,和这首词相同。 又一体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两平韵 顾夐 红藕香寒翠渚平,月笼虚阁夜蛩清。天际鸿,枕上梦,两牵情。 宝帐玉炉残麝冷,罗衣金缕暗尘生。小窗凉,孤烛背,泪纵横。 这首词前后结皆三字三句。按《花间集》本,前后两结仍作七字一句,今从《花草粹编》,以备一体。

三、《浣溪沙》词牌特点及要求: 1、对偶: 过片两个7言句,例用对偶(对仗)。 从音韵角度而言,全词由七言句式构成,且又使用平声韵,故其整体音节是最流美的,但以单片论,上下片都是由两个奇数句(3句)组成,故从整体上看,必得加上一两个对称(对仗)的句子,使得整体的参差和整齐得到调剂,趋于流丽谐婉。相似的词牌还有《忆江南》、《鹧鸪天》等。 从句式结构角度而言,浣溪沙脱胎于七律,下片第一二句对应于七律的颈联,故沿用对偶(对仗)。

2、分清节拍、句式: 浣溪沙上片前两句为一拍,第三句又是一拍。下片前两句为一拍,最后一句又是一拍。整体是一首变格的七律。第二、四两联由两句删成了一句。其中关键部位是第三、六两句。它的结构形式是前两句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所以,前两句所写景物最好有较强的关联性,避免互不搭界。第三、六句是单独的,句意上是承接前两句的。这两个结句在内容上尽量要做到和前两句相比较,有递转有总结。把七律中本该分两句说的话,并为一句。 换一个角度,也可以将其看作是两首变格七绝的组合,起承转合的关系分别是: 第一句(起),第二句(承),第三句(转合)。 第四句(起),第五句(承),第六句(转合)。

3、用韵: 本词牌用韵属密集型,除了第四句,每句都押韵,且都是平声同部韵。为了不至呆板单调: ①.建议单片连续两个韵字使用不同声母的韵字。 ②.尽量避免单片韵字声调相同,注意阴阳和谐(阴平字阳平字混合或交替使用) 四、实例分析: 浣溪沙(唐毛熙震) 春暮黄莺下砌前,水精帘影露珠悬。绮霞低映晚晴天。 弱柳万条垂翠带,残红满地碎香钿。蕙风飘荡散轻烟。 韵字方面,上片韵字(前qián、悬xuán、天tiān),声母分别是(q、x、t),声母各不相同!声调分别是(阳平、阳平、阴平),阴阳混用!;下片韵字(钿tián、烟yān),声母分别是(t、y),和上片一样,声母各不相同!声调分别是(阳平、阴平)和上片一样,阴阳混用! 关于音韵方面,以下例词不再作分析,自己解读吧。

结构方面,开篇前两句为一体,皆书眼前景,第三句转书远景。在景物方位上形成递转。下片相似。 浣溪沙(宋张元幹) 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楼下欲三更。 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萧萧散发到天明。 开篇两句都是写湖面风光,为一整体。第三句转写楼,在方位递转的同时,也为前两句做了总结,即前两句所写景是水晶楼下三更时的所见景;下片前两句写景,结句写自身。结句在景物转换的同时,概括全词形成递转,即前五句都是主人公大半夜不睡觉时所看到的景,词中所书景,本是寻常景,但是因为时间是半夜,还写明准备看到天明。那么就于寻常处渗出了淡淡的凉意(或恬淡意)。 至此,两个结句都起到了升华的作用。且下片的结句升华更多。全词看似无情语,但因结句的递转,将情全部转化到景物中,使得一景一物皆含情。这比直截了当的愁云惨雾、衰风怒雨更耐品!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开篇两句,一句说词酒,一句说天气亭台,貌似不在一个整体上。但是若以时间为线,那么两句写的都是因时间转换,新旧景物的感官撞击。这种暗线相连的方式显然比明线相连要显得高明。第三句由感官撞击形成的感慨,使转结更自然。下片由花鸟转到自身,进而概括全词,进行总结。

五、其他: 浣溪沙词因格律字数相当,所以可作回文。回文有不同回法,清人董元恺《春闺回文》由末字倒读,与回文诗相同,词云: 莺语听残春院晴,屏云倚共晚寒凝。黛痕愁入远峰青。 庭满落花香寂寂,声和玉漏夜清清。轻红拂梦晓来醒。 倒读: 醒来晓梦拂红轻,清清夜漏玉和声。寂寂香花落满庭。 青峰远入愁痕黛,凝寒晚共倚云屏。晴院春残听语莺。

而清人毛奇龄的《和任二王甫回环韵》,其读法为句子不动,同句倒读而成另一首词,称为“回环韵”。词云: 阴柳垂庭山枕斜,禽鸣自上槛边花。深屏午梦隔窗纱。 瓮启冰牙蛆泻酒,襟披雪眼蟹潆茶。临妆晚扫淡黄鸦。 倒读: 斜枕山庭垂柳阴,花边槛上自鸣禽。纱窗隔梦午屏深。 酒泻蛆牙冰启瓮,茶潆蟹眼雪披襟。鸦黄淡扫晚妆临。

浣溪沙·雪梅情 严秋林(湖南) 并蒂花开飘暗香,行人座客话情长。 寒英巧手染新装。 忽见梅梢飞玉蝶,喜从心底唱春阳。 风光秀丽伴鸳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