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初,我们是专程冲着加拿大秋天最美的枫红而去的大洋彼岸。 我们的运气真好,连当地气象台几次修正的赏枫最佳期恰恰让我们碰个正着。 不仅如此,当我们来到加西的洛基山脉班夫、贾斯珀和幽鹤三大国家公园,我们又欣喜地迎来了加拿大洛基山脉秋天里的第一场大雪。 作为生活在上海的国人,最近若干年已经很少见到大雪纷飞兆丰年的场景,所以特别想往那美丽纯洁的雪花、雪景,还有白雪皑皑的雄伟雪山。 而这一切,在加拿大的洛基山下,我们意外地收获了。 到达班夫国家公园的第二天,我们就从班夫小镇出发前往硫磺山,因为前几天的一场初雪正好染白了那些连绵不断的山脉。


当我们乘缆车来到海拔2285米的琉璜山顶,走出缆车,豁然开朗,放眼四望,云海滔滔,宛如入了仙境。 俯瞰班芙,薄云漂渺,小镇依稀,城河弯弯。 此时太阳爬出云层,照得苍穹碧蓝,远处的落基山脉,几处黛青,几处雪白,煞是好看! 无论向左向右向前还是向后,360°的环绕雪山绵绵长长,仿佛还流溢着袅袅的颤音。 我们在观景平台上,捧起了洛基山的初雪,打起了雪仗,又将雪花雪块仰面抛洒向天际,又纷纷扬扬落在自己的脸上和发间。 那种甘甜清凉的感觉直沁心间,毕竟这是我们在加拿大看到的第一次雪,又是在这一望无垠的雪脉山巅。





从琉璜山下来,我们沿着洛基山脉下的冰原大道由班夫国家公园向贾斯珀国家公园的贾斯珀小镇前行。 沿途已经处处可见冰川、冰湖和连绵不绝的雪山,在加拿大西部的高原地带,秋天里冬天的脚步已经悄无声息地向我们走来。 我们在乌鸦爪冰川,在弓湖、佩投湖和水鸟湖等冰湖畔,尽情地欣赏着冰川、雪山和湛蓝的冰湖绝色。 特别是走进佩投湖的那条小路,积雪已成冰,每往前走一步都有摔倒的危险。 但是当大家看到镶嵌在雪山和原始密林中的酷似加拿大国旗上枫叶形状的蓝色湖泊,都早已忘了刚才的胆战心惊,剩下的只有对这一汪冰川雪峰怀抱中的闪动着亮晶晶眼晴的碧水无比的惊艳和欢呼。



















在贾斯珀小镇住了一晚,第二天上午我们沿冰原大道重返班夫。主要目的是先去看著名的哥伦比亚冰川,并乘特别的冰原雪车上冰川顶端与冰川来个近距离接触,然后下午再去梦莲湖和露易丝湖,晚上住在露易丝小镇。满满的行程,满满的如意算盘。 哥伦比亚冰川位于落基山脉之巅,贾斯珀国家公园的南端和班芙国家公园的交界处,海拔在3000米以上,它是整个落基山十七个冰原之一,面积约325平方公里,厚度为250-360米,是地球上除北极圈之外最大的冰原遗迹,形成年代久远至七万五千年前到一万一千年前,同时它又是北美洲最高的水文点,也是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源头,这里为整个北美洲提供了最纯净的天然水和最清新的空气,因为地球温室效应的影响,气候逐渐变暖。冰雪融化的速度远超过积雪的速度,冰川已经在逐年的退后和缩小,已有科学家发出预警,原本预计可以维持数个世纪的哥伦比亚冰川很可能在未来数十年内融化。 所以,能多看一眼万年冰川也是我们的美好心愿。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我们从约定登冰川的上午10点一直等到下午1点,终因天气原因被迫取消上冰川的活动。据说从这一天开始直至第二年的夏天之前,该冰川将一直处于关闭状态。看来,我们推迟到10月上旬来加拿大,圆了赏樱梦,却碎了冰川梦。 尽管如此,冰川脚下的冰湖和雪景,仍使我们兴奋不己。而遥望远处白茫茫一片之中的冰川,将它隐隐地嵌入心中。






上冰川,必须搭乘特别设计的“冰原探险家号”全地形旅游巴士。有着六个巨型轮胎的大雪车能防滑能爬坡,又能防止破坏冰川地貌,是专门接送游客上冰川的交通工具。据说全球不足20辆这种车辆。 尽管上不了冰川,与大雪车合张影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毕竟,我们到此一游,有笑,有欢乐。


从哥伦比亚冰川赶往梦莲湖又吃了个闭门羹,因下雪路险梦莲湖也封闭了。 但露易丝湖却给我们以大雪前夕的惊艳之美,留下后话专题图文。 最大的惊喜却是在我们当晚下榻的露易丝小镇的宾馆门前。这可能正应了有失必有得的玄机。 次日早晨,当我们掀起宾馆卧室的窗帘,发现窗外下起了鹅毛大雪,这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可是今年班夫国家公园的第一场大雪哦! 朋友们顾不上用早餐,争先恐后冲出门去,与雪共舞。 白雪铺满了地,留下一串串欢乐的脚印。 白雪又铺满了屋顶,只露出窄窄的屋檐。 白雪还将门前的松树提前装扮成一株株巨大的圣诞树,挂滿了白色的小精灵。 白雪将秋天还来不及红透的橙色枫叶染上了厚重的银边。 白雪使近处的河流桥梁和房屋被掩饰在白茫茫之中,只有几盏还没有睡醒的灯闪着黄眼睛。 白雪,使远处的洛基山成了梦幻中的仙境,那么美,又那么可望不可及。 在雪中,我们返老还童,成了一群孩子。 纯洁的雪,使我们忘却红尘和岁月,只留下淘气和童真。






















早餐后,我们冒着大雪去幽鹤国家公园的翡翠湖。沿途白茫茫一片,过往车辆都亮起了黄黄的灯,真是别有滋味在心间,一道美丽风景线。


冬未至,山已雪。 这个十月,当所有加拿大的赏枫人的镜头对准枫叶的时候,洛基山下的幽鹤国家公园却用另一种主题色,描绘着另一种秋天。 相信很多人都留意过美国电影里,人们打招呼说:yoho~ Yo~~~~ho~~~~ “YOHO”是加拿大克里语言,在加拿大克里语里的意思为“敬畏的感叹”,幽鹤国家公园 便是以此为名。 只从名字上看,这里便注定是一个让你惊喜不断,惊叫不断的地方: 拔地而起的山墙,亿万年堆积的冰川,翡翠般的湖水,气势奔腾的瀑布... 让我们去Yo~ho~ 一下吧! 特别是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走进翡翠湖,我觉得它比平时更多几分嫵媚。 密集的雪花简直使我们睁不开眼,却似一道神奇的大幕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将平时湖水之翠绿染为蔚蓝,将红黄橙色的枫叶和槭树披上白盔,将绿褐典雅的幢幢湖畔木屋打扮得五彩缤纷。 一场雪,让远方的山峰蒙上了一层白,衬着一波蓝玉般的湖水,犹如一幅巨大的水墨画铺在眼前。即便是单纯的看山看树看水,也不会觉得乏味。 没有了阳光的冲击,有了云雾缭绕的感觉,让这片寂静的山林变得神秘而独特。 山水与树木交错,湖面与远山重叠,所有极致之景融合在一个画面中。 世上再难有这样洁净、纯粹的美。 而我们,似乎成了最幸运的大自然宠儿,怎能不欢呼雀跃?

































在翡翠湖旁边的支路上,有优鹤公园里另外一处著名的景色--天然桥。 奔腾的河水在这里遭遇巨石的阻挡,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经过千百年的时间,河水硬是将巨石冲出一个天然的孔洞。日积月累,孔洞持续下沉扩大,最终形成了今日的S型天然桥。 而穿过孔洞的河水没有了束缚,仿若挣脱缰绳的骏马,狂奔而出,磅礴浩荡,令人不禁为之震撼。 前面所说的那条“倔强”的河流,便叫做踢马河了。据说,这个有趣的名字来源于昔日为建造太平洋铁路而前来勘探的詹姆斯·海克特博士。博士在此河勘察时,为救一只将要坠入河中的马,不幸被飞起的马蹄踢中胸口,当场闭气。同伴们以为他已气绝身亡,就地挖坑准备将其埋葬。此时一阵神奇的山风吹来,将他唤醒,从此这条河便被唤作踢马河。 总之,不管是怎样的传说,这条欢快奔腾着的河流,给幽鹤国家公园带来了无限的生机。 河水从岩石的缝隙流出,在水流落差大的地方急转直下,一副超自然的景观以一种柔美又率真的姿态呈现在人们眼前。 当跳动的河水击打着岩石,所有自然的力量明朗又直观地呈现在眼前。 相比于大家追捧的加东红枫的热闹,这里没有任何嘈杂,用白色的流水、褐色的岩石,诠释着“简单也是壮阔”的情怀。 特别当我们在大雪之中来到了这里,白色更将一切简约到极致。 只剩下纯白的山、林、岩石和水,微微泛着蓝色的光芒。 凸显出我们的多彩和迷人的笑容。







下午时分,雪越下越大,但无法阻挡我们这群爱雪人的执着和偏爱。 我们在能见度极低的情况下,鼓励司机大叔艰难地开着车,又来到洛基山下最大的雪山湖泊明尼万卡湖,以及双吉克湖畔。 在铺天盖地扑面而来的大雪中,我们似乎成了白色的幽灵,游荡在梦幻之中。 现在回想起来,也可能成了老伙伴们这辈子回味无穷的绝唱。








当我们的旅行巴士喘着粗气,以老牛般的小心翼翼缓缓往卡尔加里而行,还是最终因车前窗雨刮给暴雪堵死。不得不在中途赌城等待救援车辆前来接应。 一天来被雪痴迷得有点醉了的老顽童们,还是兴致不减,在赌城门前难得见到的树挂前面争相拍照留念。





洛基山下的第一场大雪,就这样下着下着,陪伴我们一路,直到我们抵达卡尔加里才停住脚步。 这场雪实在太美,它不仅下在一路美景之中,更是下在我们这些第一次来洛基山的朋友们心间,化成似诗如画的长卷,常在梦中重现。 但愿我的故乡,也有如此美丽的雪景,就象我童年记忆中的那些冬天,每年纷纷攘攘的大雪伴陪着我们的嬉闹,那么纯真,那么欢乐。 不必远渡重洋,不必去北方那坑人的雪乡,就在自家小屋的玻璃窗上,静静地欣赏那九种不同形状的小雪花,没有任何污染…… 全文完 《秋游加拿大》 【七】 追记于上海康桥寓所 2018年第一场大雪来临的前夜 1月24日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