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大寒。大寒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过了大寒又立春,即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 《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中国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中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孩童们可以尽情在河上溜冰。此外,大寒出现的花信风候为“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生于江南一带)”。亦可作为判断大寒的重要标志。 大寒时节,有一个对于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腊八,即阴历十二月初八。在这一天,人们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是人们过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
大寒是十二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古代文人也喜欢用诗句描写大寒,用诗句来抒发自己在大寒时的情感,特精选几首关于大寒的诗词,与君共赏。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宋 释祖钦 天寒人寒,大寒小寒。 热则普天匝地热,寒则普天匝地寒。 热不自热,寒不自寒。 红日上三竿,当阳仔细看。
永乐沽酒 宋 方回 大寒岂可无杯酒,欲致多多恨未能。 楮币破悭捐一券,瓦壶绝少约三升。 村沽太薄全如水,冻面微温尚带冰。 爨仆篙工莫相讶,向来曾有肉如陵。
偈颂一百零九首 宋 释可湘 一年十二月,过了无多日。 乃事竟如何,茫然黑似漆。 休休休,空悠悠, 前许多时何处去,大寒然后索衣裘。

偈颂二十二首 宋 释道生 两曜劈箭急,一年弹指间。 始见大暑小暑,又是小寒大寒。 通身寒暑无回互,笑倒当年老洞山。

村居苦寒 唐 白居易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 褐裘覆紖被,坐卧有馀温。 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 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苦寒吟 唐 孟郊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敲石不得火,壮阴正夺阳。 调苦竟何言,冻吟成此章。

大寒 宋 陆游 大寒雪未消,闭户不能出, 可怜切云冠,局此容膝室。 吾车适已悬,吾驭久罢叱。 拂麈取一编,相对辄终日。 亡羊戒多岐,学道当致一, 信能宗阙里,百氏端可黜。 为山傥勿休,会见高崒嵂。 颓龄虽已迫,孺子有美质。

冬行买酒炭自随 宋 曾丰 大寒已过腊来时,万物那逃出入机。 木叶随风无顾藉,溪流落石有依归。 炎官后殿排霜气,玉友前驱挫雪威。 寄与来鸿不须怨,离乡作客未为非。

(照片摄于大寒前夕,所住小区冬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