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图欣赏: 图片来源:网络: 每次出现雾淞 除了天是蓝的、风是静的 整个世界都已被冬寒染白 处处宛若仙境……
雾凇,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 雾凇非冰非雪,而是由于雾中无数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凝华的水蒸气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粒状结构沉积物。雾凇形成需要气温很低,而且水汽又很充分,同时能具备这两个形成雾凇的极重要而又相互矛盾的自然条件更是难得。 “雾凇”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代宋·吕忱(公元420年—479)所编的《字林》里,其解释为:“寒气结冰如珠见日光乃消,齐鲁谓之雾凇。”这是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雾凇”一词。 中文名 雾凇 外文名rime 最早记载 宋·吕忱 形 成 饱和的水气遇冷凝华而成 别 名
观雾凇 漫岭雾朦胧,欣然凝作琼. 莹莹临玉界,皓皓步天宫. 风起掀云浪,日蒸飞蜡虹. 回头看远树,景色已葱茏.

柳树结银花,松柏绽银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寒江晓雾,正冰天、树树凇花云叠。昨夜飞琼千万缕,谁剪条条晴雪?冰羽晶莹,霓裳窈窕,欲舞高寒阙。烟波照影,翩翩思与谁约?


























雾淞 (自然现象) 在寒冷的天气,雾中无数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结冰的雾滴在风中飘荡,当碰到在零度以下的树枝等物时,不断的积累,冻结,再次凝成白色松散的冰晶,叫做“雾凇”。 俗称树挂。是北方冬季经常可以见到的一种类似霜降的自然现象,是一种冰雪美景。在南方高山地区也很常见,只要雾中有过冷水滴就可形成,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并称为中国四大奇景。



















小艾 21 分钟前 回复 恭喜,你的作品《雾淞冬天的风景,给人不一样的感觉,宛若仙境!》入选《道听“图”说》兴趣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