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子一年多来,做了几十篇聚会格图,用图文音“三驾马车”,真实记录聚会场景,从而增进了朋友友情。一周前制成发布的12·24前黄山茶林场茶二代和知青的迎新大聚会格图《故乡故人情义重》受到圈内外朋友的关注和喜爱,阅读量已超五千。聚会后,禾子仍意犹未尽,一连发了多则“禾子微言”,现选择几则,汇成一篇。








【耄耋老人的黄山情结】 以下两组拚图,何其相似乃尔,一组是去年11月19日黄山茶林场医院聚会的场景,一组是这次12·24大聚会的场景。被背的主人公是同一人,他今年82岁,1961年安徽医学院本科毕业后就被分配至老茶林场,是场里知名的外科医生。1986年茶林场改制才被调到上海市郊朝阳农场。2005年,身为医生的李怀青,不幸患上了中风和脑溢血,目前病情稳定,虽然行动不便,言语含糊,但神志清楚。背人的主人公前者是知青张文清,后者是茶二代洋泡泡。 这次又看了这相似的场景,依然感触万千。首先我理解和钦佩李医生及其家属怀念黄山旧友的心情,被张文清、洋泡泡艰难地背人行走情境所感动,深感这就是黄山情结的生动体现。与此同时,我更觉得我们应该尊重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要服老,不宜做出过分超越老年人笵围的行动。



禾子和前场医院院长洪谟本同李医生合影


李医生在去年茶林场医院的一次聚会上

李医生同医院老院长金彦林

李医生和医院同事

【老当益壮的曹景行】 曹景行是1968年上山下乡去黄山茶林场的老三届知青,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后任香港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凤凰卫视言论部总监、《时事开讲》节目主持人,凤凰卫视新闻评论员等职,退休后,作为自由媒体人和学者,依然活跃在人们的视线之中。他的儒雅睿智带着一头标志性银发的形象,被关心时政的大陆和港澳台华人圈朋友所熟知。 曹景行是黄山飞出去的金凤凰,是黄山人的骄傲。近年来,只要人在上海,他也会出席黄山知青朋友的一些聚会,因为他和大家一样,也有着深厚的黄山情结。在聚会上能与景行合影,是不少朋友的心愿。茶二代洋泡泡对景行崇拜已久,12·24聚会前就在聊天圈晒出他收藏的景行在电视屏幕上的照片,开始预热。聚会中,景行偕夫人蔡金莲一入座,还未停当,禾子就请景行出来,让他和洋泡泡们站在一起,我按下了拍摄的按钮,紧接着就嘱付景行回去,因为我知道否则就会没完没了,影响接下来的聚会议程,再说必竟景行也年屇古稀。聚会场所太小,景行靠墙的座位也一样难以从容就座,走进走出颇有不便,但景行对朋友提出合影的要求,总是乐意接受。聚会结束后看晒出的照片,有景行身影的照片不少,此帖仅晒出若干。









【精神矍铄的姚士杰】 姚士杰1965年前由上海市体委系统调入黄山茶林场,任场工会主席。1985年10月5日调回上海,先后担任上海水上运动场、上海马术运动场负责人和上海足协副秘书长等职务。 7·16聚会上,与茶二代姚佳鸣初次相逢时,问起了他父亲姚士杰,让他转达我的问候,并要求传一张父亲的近照。其后我在那次聚会格图上晒了一下。12月17日,在前茶林场乒乓球队的聚会上,我见到久违20几年的姚士杰。过农历年就要进入耄耋之列的老姚不减当年潇洒,神釆奕奕地出现在聚会上。这次12·24大聚会上,他思路清晰,行动轻捷,十分起劲地同友人合影留念。老姚很少在朋友圈冒泡,但经常关注禾子有关黄山的格图,在昨天“禾子微言”的帖后,佳呜留言他爸爸参加聚会非常开心。

姚士杰与知青、茶二代的合影

姚士杰和刘浩德



姚士杰在12·17前茶林场乒乓球队聚会上



【从黄山赶来参加聚会的刘浩德】 77岁的刘浩德,明明是上海户口,在上海也有地方住,他却长期住在黄山,“扎根农场闹革命”的初心不变,这次他千里迢迢特地赶来参加聚会的。 1968年,历史让他这个山东汉子、华师大政教系毕业的老大学生、当年的上海红卫兵领䄂、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常委、华东师大革命委员会主任来到黄山茶林场,与响应伟大领袖号召、上山下乡来黄山的数千知青一起“改天换地,斗私批修”,这也是一种缘分。在峥嵘岁月中,刘浩德同知青及老场干部职工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政治风云变幻难测,人生命运神仙难卜,故友刘浩德的坎坷人生折射出一段历史。然而黄山云,依然云轻如棉;黄山水,还是清澈似镜;黄山人,永远纯朴善良。 活着就好,身心健康地活着更好!㊗️故友刘浩德晚年幸福!



刘浩德和知青干部徐鸣时

今年印制的刘浩德的口述历史书

当年黄山11·8公路筑路总指挥刘浩德

禾子一行四人去年返黄山时的照片


刘浩德和老领导王敦友

故乡故人,说不完的故事,叙不完的友情,聚会还会举行,情结更会浓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