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M
+ 关注 已关注 相互关注
12月2日 2017

黄土风情李家山

— 原创 —

山西临县的黄河岸边,在凤凰山的半坡上,坐落着李家山村。这偏僻的村子,若不是当年画家吴冠中千里迢迢来到此地作西北窑洞的写生,恐怕至今仍旧“藏在深山无人识”。

饱经世道的老画家感慨地说:“我在山西有一个重要发现——临县碛口李家山村。这里从外面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很讲究的院落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样的村庄,这样的房子、走遍全世界都难再找到!”

将近三十年后,我也踏着老画家的足迹来到了这个小山村。与众多的后来画家不同,他们为了找到“汉墓”的感觉,步前辈的后尘,看能否临摹出同样的惊世之作,而我,只是一名行者与看客,从黄河岸边走上高处,领略不一样的黄河风情。

山村的背后就是黄河

最早因有李姓人家在此开荒落户,故名李家山。后有山东、河南逃荒的人来此定居。形成了一个大杂院,当然,李姓依旧是大头,半数以上的人均为李氏后人,因而他们也占着山坡上各处好的地段。

李氏家族经世代繁衍,到清代中叶已成大户。时值山下的碛口商阜昌盛,李家便弃农营商。时李家山有东西两大财主,东财主李登祥,在碛口开的“德合店”、“万盛永”;西财主李德峰,在碛口开的“三和厚”。此后两家财路亨通、日进斗银,好不风光。

据村民们说,虽在黄土高坡,但李家山风水不赖,两沟之间的山峁,形似凤凰头,左右两山则形同风翼。于是,东财主与西财主便分别在凤身和凤的右翼上大兴土木,在几百米约 40度的高山坡上,精心设计,施工,依山就势,高下叠置,从沟到顶,多达九层,其造型不同,风格殊异。

无论是财主家或是农户家,各家各户的窑院沿坡壁呈阶梯状分布,往往上一层庭院的下面就是下一层窑洞的洞顶。一层层的窑洞就这样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地层叠在陡坡之上。

看似完全依山随意布局的窑洞、窑院,完美地结合了山势的坡度与走向,凝固成一幅独特的西北风画卷。将盛行于北方的明清砖瓦民居与西北窑洞进行完美结合,构成了李家山村的独特之美。

据统计,李家山村民居的形态在八种以上,其中的四合院窑洞,在全中国也是独一无二的。这些建筑群与土窑洞,无不附着中华民族的灵魂,这儿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它蕴藏着黄土民情风俗和沉淀的黄河文化。

是的,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民族的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伫立在山坡上,眺望着远处的黄河,我也在沉思。山峁下,两条向南流的小沟,在村南汇合,注入了黄河。我们民族的世传经典与民俗,也像涓涓细流一样,无论如何流淌,最终也汇入民族的大河,汇聚成民族的魂,若心存一丝一毫的历史虚无,抛弃了民族之魂,我们将什么也不是——这也是我行走黄河的初心。

此图片朋友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1508 投诉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TXM
创作 131 粉丝 3683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31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