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rry
+ 关注 已关注 相互关注
11月22日 2017

颓废方丹—“史前美术博物馆”

— 原创 —

7月1日,颓废方丹(Twyfelfontein),达马拉兰,纳米比亚。

清晨,从拥有“沙海交响奇观”的大西洋海滨城市斯瓦科普蒙德出发,在旷野沙砾中颠簸行进几小时后,中午抵达纳米比亚西北部的达马拉兰,在被一山脉巨石遮掩的世外桃源—“颓废方丹山庄”用餐。

那是一个散发着浓郁殖民时代风情的山庄,舒适惬意,却不是我们当晚住宿的之地。

离山庄十几分钟车程的“颓废方丹岩刻画”,2007年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也是纳米比亚首个世界遗产项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颓废方丹遗产的介绍“该遗址连贯、广泛、高质量地记录了至少2000多年间这块土地与狩猎采集者相关的礼仪习俗,而且它令人信服地说明了狩猎采集者的礼仪和经济习俗之间的联系。”

颓废方丹命名来源于附近山坡上一个时有时无的细小泉眼,(Twyfelfontein,南非荷兰语,意为无常的泉水)。 由于干旱缺水、土地贫瘠,这一带鲜有人迹,直到1921年被德国探险家发现岩画。 1946年南非德籍犹太人大卫一家在此定居,垦荒养羊25年后,终因严酷的自然环境而放弃,临走将土地归还达马拉兰政府。

垦荒农场主大卫一家的原住宅。

据考证,这里6000年前就有非洲南部土著布须曼人居住并开始雕刻岩画,2000到2500年前,布须曼人雕刻了岩画的主要部分。但因自然环境恶化(长时间的干旱期)迫使依靠采摘和狩猎为生的布须曼人离开家园。 近1000年来,游牧民族达马拉人来到这个地区逐水而居,靠着少有的一些泉眼生活。“我的祖先知道岩画的存在,但他们一直远离这里,因为他们相信这里有魔力存在,就像一个墓地。”颓废方丹遗产的导游如是说。

1950年起有考古学家在此研究岩画,大约2000多幅岩画分散在山体崩塌的峡谷里,靠着简易梯架和攀岩,我们只见了“冰山一角”。 岩画栩栩如生地刻画了非洲大地上几乎所有的野生动物,大多数是保存完好的犀牛、大象、鸵鸟、长颈鹿等图案,还有人和动物的脚印画。最有名的就是这块岩画‘狮人医生’,一头狮子每只脚上有五个脚趾头,而真正的狮子只有四个爪子。 “雕刻这些图形是说明人变成动物的礼仪,这里的岩刻艺术与当时的信仰体系有关。”

胖嘟嘟的是海豚?猜测当时的布须曼人去大西洋淘盐回来,将看到的海豚和海狮刻在岩石上。

布须曼人是没有文字的古老民族,他们用一幅幅生动的岩画来教育子孙后代的生存技能—如何狩猎,如何辨识凶猛动物,他们同样用岩画表达礼仪和信仰,让人不得不对远古时代的布须曼人拥有如此智慧的头脑和如此精湛的技艺肃然起敬。 颓废方丹—“史前美术博物馆”岩画宝藏在旷野深处散发着恒久的光芒,它让人们记住了纳米比亚这个年轻的共和国封存着一页六千年的历史!

105公里4.5小时“甩脂机”般的行车,我们终于到达地接社千挑万选来的“世界级网红营地”一Wilderness Safaris Damaraland Camp,原生态到让我近乎“绝望”。 当晚的住宿环境应证了一句话“在非洲,没有最野只有更野”。

荒郊野岭,听飞沙走石,观星海银河,除了发呆冥思,什么也做不了…

房舍床头上放了一张发皱的卡片,是一个纽约客人写下的感想,以我有限的英语水平大致理解“起先,一个纽约的职场人士开始怀疑自己为什么来这个偏僻封闭原生态的地方,探究内心原是厌倦了永无休止的追赶和竞争,想在这个远离喧嚣的自然世界里找回心灵的平静,最后完成了自我救赎…”。 我实在没有那样的觉悟,只是觉得能洗个热水澡,有个“哲学家的宝座”,就极其幸福了… 怀疑片刻,便沉沉地睡去。

最后一篇“维多利亚瀑布城”。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713 投诉
非洲人文景观
本专集共有 5 篇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发自圈子
本作品入选糖水兴趣圈
人已加入
人文行摄
讲述旅途和生活中,你的人文遇见与发现。
加入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Sherry
创作 116 粉丝 1615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4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