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道长
关注 已关注 已关注

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

《信步京华》之十七

颐 和 园

( 三 )

摄 影 张 五 洲

中国的楹联文化 在皇家园林颐和园 可说是异彩纷呈 让这方山水万千诗意 在众多的颐和园楹联中 最著名的有这两联

春湖落日水拖蓝 天影楼台上下涵 十里青山行画里 双飞百鸟似江南 满山松柏成林 林下缀以繁花 堤岸间种桃柳 湖中一片荷香

颐和园十七孔桥 有一佳对

虹卧石梁 岸引长风吹不断 波回兰桨 影翻明月照还空

十七孔桥横跨于 颐和园昆明湖的 东堤和南湖岛间 桥由十七个孔券组成 长一百五十米 是颐和园中最大的石桥 上联写水上之桥 下联写桥下之水 石桥宛若卧在水上 吹不断的彩虹 兰桨使水波回旋 划碎映在水面上 明亮清澈的月亮 联语完美地描绘了 水波明月水天一色 使这座园内最大的石桥 富于神韵和气派

谐趣园中的饮绿亭对联 是乾隆皇帝题写的

云移溪树侵书幌 风送岩泉润墨池

谐趣园是园中之园 原名惠山园 饮绿亭为其中一水榭 曾名水乐园 此联构思奇丽 溪边树梢上 一抹彩云飘逸而来 好像触及书房的帷帘 山泉随风流至 仿佛润湿了屋中的砚台 书幌指的是 书斋中的帷幔窗帘 墨池即洗笔的水池 借指砚台 联语赋予云和风 以生命和动感 并表清幽宁静 书幌墨池融为一体 动中有静又透着闹意 移送侵润四字 恰到好处地 写出了雅逸的意境 使景物充溢活力

颐和园中的绣漪桥 有一对妙联

螺黛一丸 银盆浮碧岫 鳞纹千叠 璧月漾金波

绣漪桥位于 昆明湖之最南端 亦名锣锅桥 是从水路入园的门户 联语表现的是绣漪桥周围 妩媚诱人的景色 上联写日景 桥宛如一弯黛眉 镶嵌在银白色的湖面上 水中倒映着 碧绿的万寿山影 下联写月色 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 湖面荡漾着银波 螺黛即画眉之墨 将桥喻作美人之黛眉 将倒映之青山 说成是浮在水面的碧岫 一丸与千叠相对 足见桥之娇巧 与湖之浩瀚 联语文辞瑰丽 构思奇巧意境瑰美 就如一幅秀美的水墨画

谐趣园中知鱼桥 有一副趣联

月波潋滟金为色 风濑琤琮石有声

知鱼桥在谐趣园东南角 建于清乾隆时 联语通过一看一听 将桥下之水景 绘得有色描得有声 清朗的明月下 水波涟漪银光闪烁 风吹水击岸石 发出悦耳的声响 潋滟即水波流动貌 风濑意为风吹水急 琤琮原拟玉器相击声 此处意为水石撞击声 全联咏水 却无一水字 显出作者的艺术修养 潋滟与诤琮 双声叠韵相对 增添了音韵之美 联语用词精巧 秀丽娴雅 令人如见其景 如闻其声

颐和园中的画中游 有一对雅联

幽籁静中观水动 尘心息后觉凉来

画中游在万寿山西面 亭倚山岩楼耀金碧 环绕着几曲画廊 游览其中 真有身在画中之感 上联说的是 寂然宁静之中 能体验到水之动 万物无不从容自得 下联说的是 止息了一切杂念 则在繁嚣之中 也可直觉地 领悟凉意的来临 尘心也就是 凡俗之心名利之念 联语启示人们 不能仅仅满足于耳目之游 还得进一步忘名利 齐得丧同祸福等贵贱 无牵无挂地走近万物 与造物者同游的逍遥境界

——待续

《信步京华》系列共三十章↙↙↙

展开阅读全文


风光 建筑 人文 旅行 文章 文艺
阅读 2118 投诉
信 步 京 华
本专集共有 47 篇

喜欢我的作品,就赞赏支持哦

我的赞赏码

长按识别二维码给作者赞赏

记得在赞赏留言中写下名字哦


已有333位小伙伴点赞了哟!
42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自圈子
本作品入选糖水兴趣圈
人已加入
道听“图”说
图说您的故乡和他乡的故事,道长这厢有请。
加入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西湖道长
创作 948 粉丝 7941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

收藏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