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通常用“根深叶茂、四季常青”来讴歌生命的强盛和活力,而用“残枝败叶、落英枯藤”感伤生命流逝和凋零。 但在遥远的纳米比亚苏丝斯黎沙漠深处一个名叫“死亡盆地”的地方,那些历经900多年罡风洗礼、毫无生命迹象的“枯木朽株”却孑然屹立在天地之间,它们与蓝天红沙盐碱地结伴,用不朽的风骨讴歌着生命的壮丽! 不朽枯树,美在精神气质、美在自然、美在深邃、美在隽永。
6月27日~29日,苏丝斯黎沙漠,纳米比亚。
“每个到纳米比亚的旅者,第一站都会选择苏丝斯黎(Sossusvlei)红沙漠,那是纳米布沙漠的一部分。上亿年大自然的变迁,干燥的热风将岸上山脉中的岩石风化为细沙和粉尘,纳米布成为一片广阔无垠的沙海,而苏丝斯黎(Sossusvlei)所在的Namib-Naukluft 国家公园则集中了纳米布沙漠的精髓。”—摘自阿兹猫梦幻“苏丝斯黎”

为了完整体验苏丝斯黎大漠孤影、星月晨辉的景致,我们半年前就预定了苏丝斯黎国家公园内唯一沙丘酒店Sossus Dune Lodge。



从驻地出发~经45号沙丘~接驳巴士~步行至“死亡盆地”,前后车行一小多小时步行四十五分钟,如果在夏天,沙漠高温对体能着实是巨大考验,好在我们选在非洲的冬天进来。 清晨,沙海连绵起伏的各种曲线在天幕下优美地舒展身姿,离公园大门45公里处,就是闻名遐迩的“45号”沙丘之王,可惜前夜的暴风将路标“吹砸了”。

45号沙丘下风尘仆仆的越野房车和登山人,他们至少花了四小时驱车而来。

我们匆匆一瞥而过,抓紧时间先赶往盆地。 驰骋沙场的自驾车深陷困境,靠着当地人帮忙才得以脱离“苦海”。




徒步穿越…



眼前,这个被高耸沙丘三面怀抱、2~3个足球场大小、干涸了900年的河床遗址,安葬着几十颗剪影如铁的骆驼树树干,就是大名鼎鼎的“死亡盆地”。



枯树抬伸着手臂似向苍天呐喊… 面对这个苍而不凉、朽而不腐、美而不凄的世界奇观,我所有的词语显得苍白无力。

“木心 借我 借我一个暮年, 借我碎片, 借我瞻前与顾后, 借我执拗如少年 借我后天长成的先天, 借我变如不曾改变 借我素淡的世故和明白的愚, 借我可预知的脸 借我悲怆的磊落, 借我温软的鲁莽和玩笑的庄严 借我最初与最终的不敢, 借我不言而喻的不见 借我一场秋啊,可你说这已是冬天”










那里除了枯树,还有一些令人感动的动植物,比如依靠晨露薄雾生长的沙棘、贫瘠之极中的小虫和小鸟。





夕阳西下时分,我们又来到45号沙丘。





残阳如血、红沙如血! 下一篇“颓废方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