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爱云,1968年出生,西安秦腔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秦腔四大名旦之一。中国戏剧第二十一届“梅花奖”得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80年考入陕西省艺术学校表演班,师承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马兰鱼。1987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分配至西安市五一剧团工作。2009年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号。
中文名 齐爱云 职 业 秦腔旦角演员 出生日期 1968年2月18日 艺术职称 国家一级演员 中国戏剧梅花奖 供职单位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荣 誉 德艺双馨青年艺术家、青年专家 称 号 中国秦腔四大名旦 地 区 陕西 西安
演艺经历 2012年庆十八大召开 央视万紫千红戏曲演唱会--秦腔《郑瑛娇》 2012年中央电视台中秋戏曲晚会----《嫦娥奔月》 2012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梅花奖演员 新年戏曲晚会 2012年陕西省新年祈福晚会----《嫦娥奔月》 2012年【《万紫千红总是春》——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戏曲演唱会 秦腔《白蛇传·倒塔》 2011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秦腔《彩楼配》 200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 戏曲小吕《三女招亲》 2007年文化部春节电视晚会 秦腔《王昭君》 200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 秦腔《大登殿》 200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 秦腔《火焰驹·表花》 200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 秦腔《郑瑛娇》
艺术生涯 齐爱云出生在被称为“戏窝子”的长安,是父母最小的女儿,常常享受“特殊”的待遇,很小的时候,逢年过节,父母亲就带她去邻村看戏,从不懂事的小孩起看到走进学堂。那时,她对戏印象最深的就是各种色彩艳丽的服装及装扮。一次偶然的机会,齐爱云考取了陕西省艺术学校,并有幸得到秦腔表演艺术家马兰鱼老师的精心培养。“7年的学习,使我掌握了许多的知识,也使我这个农家女成为了一名青年演员。戏曲的博大精深和丰厚知识底蕴使我深深爱上了这份事业,立志要为之奋斗一生。”

在李爱琴老师为团长的五一剧团中,齐爱云的艺术和人生慢慢走向了成熟,在不断的演出实践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团里下基层演出每年至少有近三百场。1995年的冬天,剧团下乡演出,一天三场的连续演出,使齐爱云身体有些吃不消,但观众的热情让齐爱云坚持了下来。不过,有一次演《打神告庙》,在农村自建的水泥地舞台上做“抢背”动作时,她觉得不如以前做得顺畅,在晚上坚持演出后,就感到腰疼得厉害,检查发现是腰椎错位,这以后有半年时间躺在床上行动不便,她担心自己不能再上舞台表演了。无奈之下她动了改行的念头。“李团长得知后笑着对我说:“急什么呢?没事先到排练场转转,看看,真要想改行,也不必赶得这么紧。”一进排练场,我虽然还不能做剧烈运动,但我的心仿佛和着那熟悉的旋律在舞台上飞舞起来,我钟爱的秦腔艺术让我牵肠挂肚、放不下。于是,我咬牙又开始练功,团长不动声色地给我压担子,排演《生死牌》,李老师用她的领导方式使我没有过早地结束自己的艺术生涯。”对此,齐爱云心中十分感激!齐爱云的艺术从稚嫩走向成熟,离不开李老师的亲切教诲,离不开她身体力行的指引。后几年中,齐爱云和丈夫每年都自己排练新戏,齐爱云演他导,两人研究,又排了《阴阳河》、《扈家庄》、《天女散花》、《引路》等戏。每出戏风格不同,攻克的技巧各异。“《扈家庄》以刀马旦表演为主,我就走“京剧四小名旦”宋德珠先生的戏路,贯穿他“美、媚、脆”的艺术特色。《天女散花》以京剧版本为依托,移植秦腔,结合舞蹈长绸舞的特色,加长了绸子长度,丰富了长绸舞蹈的表演,既有雕塑美的造型,又有流动彩绸的花型,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还增加了群舞的表演,我的演出受到了广泛好评,给观众带来了美的享受。《引路》一剧,我们在原蒲剧和越剧的基础上,加了桂英死后的游魂一段表演,为表现桂英游魂的幽怨,我大胆用了具有很大难度的九尺水袖,表现游魂飘荡无依、幽幽哀怨的形象。凄美的造型,飘荡的白绫,似利剑的“冲袖”,似流水的“风搅雪袖”,似白云飘浮的“慢抛袖”,似大漠孤烟直的“拖袖”,把桂英哀怨死后的形象充分地表现了出来,给人留下了美而清新的感觉,精彩的水袖表演给专家及同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之后我携此剧出访韩国,受到好评,韩国观众说:“中国的戏曲太美了”! ” 2007年齐爱云随中国戏剧“梅花奖”艺术团赴台湾演出同样引起轰动。这让齐爱云更加认识到,只要用心投入,付出就有回报。生活中,齐爱云的老师们时常教诲她:“台上认认真真演戏,台下清清白白做人。要有爱心,有公益心,有宽容心。不要计较个人的一些小的得失,要从大局着想,要有大的胸怀。” 艺术特色 秦腔名旦齐爱云在众多剧目中塑造的鲜明人物形象赫然眼前,穆桂英、郑瑛娇、窦娥……或英姿飒爽,或千娇百媚,展示出齐爱云驾驭不同角色的深厚功力。齐爱云 随着激越的锣鼓琴弦声,《郑瑛娇》中极富情趣的《洞房》一折率先与观众见面,一身红装的郑瑛娇陶醉在喜逢知己的满足中。齐爱云在秦腔表演中融入优美的舞蹈,长袖自如地展开,时而上抛,时而旋转,把观众带入女主角甜美的梦想中。这折戏人物心理变化复杂,大喜大悲,齐爱云无论从行腔还是表演上都把握得恰到好处。《阴阳鉴·探监》一折也是齐爱云的拿手戏,蔡婆婆到狱中探望窦娥,使蒙冤受屈的窦娥百感交集。齐爱云凄楚哀婉的唱腔和富有神韵的表演深深打动观众,台下人赞叹:“齐爱云把窦娥演活了!”许多演员都演过《游西湖·鬼怨杀生》一折,而齐爱云昨晚的表演尤令观众耳目一新,唱念做打舞样样俱佳,每到高潮,便迎来不息的掌声。 通过对各种人物的饰演,不断开拓戏路,文武兼备,唱做并具,善于刻画人物,具有独特的表演风格,令人耳目一新。特别是富于激情,极具感染力的表演及唱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众多学者,专家及观众认可。多年来,她一直潜心钻研业务,勤学苦练,艰苦探索,在老师,领导及同行的热心培养和扶持协助下,塑造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舞台人物形象,表演艺术日趋成熟,由于她长期爱岗敬业,重德精艺,被西安市评为“德艺双馨”的青年艺术家和青年专家。

个人成就 主演《打神告庙》、《阴阳河》、《引路》连获三届“石榴花”奖; 主演《生死牌》荣获西安市传统剧目调演一等奖; 主演《琵琶与宝刀》荣获陕西省 “月季花”地方戏交流演出一等奖;齐爱云 主演《扈家庄》荣获陕西省青年演员折子戏大赛一等奖; 主演《杨门女将》荣获西安市传统剧目展演优秀综合演出奖; 主演《阴阳鉴》荣获中国首届秦腔艺术节表演一等奖; 湖南长沙全国折子戏大赛主演《引路》荣获大赛二等奖; 第八届中国戏剧节上以扮演《郑英娇》中的郑英娇荣获优秀表演奖; 2003年获得二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2005年获得中国秦腔四大名旦称

































































































































































































说明: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下载和个人收藏
我所了解的齐爱云老师,她戏唱的好,这一条国内外人都知道。确实,她为了唱好打神告庙,我曾看见过一个视频镜头,为了练好跌跪的动作,她的膝盖经常青肿甚至磕破。 另外,我就了解到以下几点 1.齐老师在学生面前她是好老师, 2.家庭里,她是好母亲,她抚养自己儿女是顺理成章的事,可因为娘家哥哥和婆家哥哥去世,她抚养娘家哥哥和婆家哥哥的娃娃,这就是大爱,如今的中国父母,负担多重,一个孩子都喊天怨地,她和丈夫抚养四个孩子。多么不容易,值得大家学习。 这个品质,就是一种我们中国人世代薪火相传的美德。值得大家学习。 其3.齐老师不但戏演的好,她是好老师,好母亲,她还是好学生,好儿女,她尊敬师长,孝敬父母。 她不但业务很刻苦钻研,而且,她每一件事都可以做为青年人的表帅。 其4.她做人厚道谦逊,上进好学,除过学好自己的戏曲知识,为了演好我们的秦腔戏,她对文学,诗词、历史等、艺术美学风都均有研究。

作者: 李自立。曾用名:李晔。微信名:侍郎神韵,祖籍陕西省彬县,1967年生于陕西咸阳,居于青海。从事高速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爱好写作、诗朗诵、书法、秦腔、音乐等,以散文诗词为主。格言:自立,自信,自強,自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