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国机老师 重睹丹青忆我师 --怀念著名岭南画派山水画家管国机老师 夜深人静,当我放下手中的画笔,便拿起画桌上《管国机画集》,重睹恩师遗作,不仅感到非常的亲切 ,而且睹画思人,想起了三十多年来随师学画的艰难岁月,管老师的音容笑貌,历历如在目前,心里头不禁肃然怃然,激动不已。
作者 程万健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个拜师学艺的幸福时刻。那是一九八三年七月,当时我路过龙井村,正好遇上管老师带领着几个学生在写生荷花,我便停下观看管老师作画,一看便是几个钟头,管老见我这么认真看他作画,便问我喜欢绘画吗?我说喜欢,只是平时自学,无师传授。管老师随即将他的速写本递给我,叫我画画看。我顿时感到侷促不安,因为,第一,我从未现场对景写生,只是对画临摹;第二,当着老师的面写生,实在是班门弄斧。但我还是鼓起勇气,把一幅写生处女作完成,交给管老师指点。当他知道我自小喜欢绘画,又是一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工人,想拜师学画但又交不起学费时,他非常高兴,主动叫我抽时间到他家里免费学画画。从此,我得到了我所敬慕的严师管老的谆谆教诲,循循善诱。就这样,三十多年来,我便成了出入管老师画室的弟子之一。
随管国机老师(左)写生

管国机老师(右5)与学生交流,畅谈艺术人生。
我永远不会忘记管老对学生习画的严格要求。一是要有热爱、认真、一丝不苟的绘画艺术精神;二是要扎根传统,学习古人、今人的经典之作,对名家名画要了解其意境,掌握其用笔、用墨、用色及构图的妙处,扎实基本功;三是要面向生活,走进大自然写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民众,力求作品具有民族特点和时代精神,主张既有艺术性又大众化,即要画出“雅俗共赏”的作品来。

管国机 无限风光在险峰
我永远不会忘记管老师对贫困学生的资助。管老师对后学的培养不遗余力,在文化部门的领导岗位退休后,仍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等形式,引导一批批年轻人走上绘画艺术之路。有的考上了高等美术院校;有的成为当地美术界的骨干,并且对参加培训班学习,对外出写生、参观书画展有经济困难的学生尽己之所能给予资助。同时,对每批结业的学生,管老师都会不吝惜地将自己的作品赠送给学生予以鼓励。

管国机 登高

管国机 无限风光在险峰
我永远不会忘记管老师对学生们不但在学习上、而且在生活上的关心和照顾。一次,我随管老师到桂林阳朔写生,由于气候不适,水土不服,我不慎患上重感冒并腹泻,全身无力,睡在床上难以自理,管老师见状,便连夜扶我到医院看病开药,并且连续两天都是管老师买粥饭回来给我吃,看到这位慈祥老师的背影,我感动得泪水在眼眶里转。

广州南中美院春睡画院师生合影:(前排右五)高剑父 (前排右四)黎雄才、(中排左三)管国机

管国机(右)与黎雄才老师(左)在一起
管国机老师,1925年3月出生于广西岑溪市,1946年考入高剑父创办的广州南中美术学院,继而入春睡画院深造,成为岭南画派大师高剑父得意的入室弟子之一,并得到著名画家关山月、黎雄才老师的悉心栽培。管老从事绘画七十余载,无论是在教育部门还是文化部门的工作岗位上,对画艺的执着追求与创新从未间断。作品既继承了岭南画派的精髓,又有自己笔墨语言的个性,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管老师热爱生活,注重写生。画作中无论是名山大川,漓江风光,还是乡村小景,无不是从生活中来。他喜画松树,崇尚松树傲霜斗雪的精神品格,不仅画出树木壮伟之姿,而且表现出苍松的不老本色。管老系广西美术家协会首批老会员,生平以来出版有《管国机画集》、《管国机国画作品选》、《管国机山水画选》等。其名字载入《中国现代美术家大辞典》、《岭南画派研究》等书籍。并被广西文化厅授予“广西荣誉文化工作者”称号,由广西美术家协会主办在广西区博物馆成功举办“岭南画派传人------管国机先生从艺70载作品回顾展”。

管国机 家住青山绿水间

管国机 松林挺立云海中

管国机 松林云海

广西博物馆--岭南画派传人管国机先生从艺70载作品回顾展开幕式






活到老,学到老,画到老,是管老师的座右铭,管老时常告诫学生们“艺术贵在坚持”。虽然,今天我们再也不能聆听管老的教诲,然而,他的治学精神与艺术成就,却永远激励、鼓舞着后学在追求绘画艺术上奋发进取。广西美术家协会谢麟主席在唁电所说,管国机先生是广西美术界的老前辈,作为岭南画派的传人,为广西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睹画忆师,谨以此文表达对逝世三周年的恩师管国机老师寄予无限的怀念之情。

程万健 青松响泉猴报春

程万健 江南春晓

程万健 春暖千家乐

程万健 山青水秀人长寿

程万健 风雨同舟雁归来
作者简介:现为岭南画派第四代传人、漓江画派研究院黄格胜工作室画家、广西美术家协会会员、岑溪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岑溪画院常务副院长、管国机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岑溪市书画创作中心副主任。 二0一七年十月二十八日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