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脂玉
+ 关注 已关注 相互关注
10月28日 2017

不忘历史,不忘国殇

— 原创 —

在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最后一天的下午,我们去参观大屠杀纪念馆。

公元301年,亚美尼亚国王特拉达三世(Trdat III)定基督教为国教,使亚美尼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单一宗教国家,但它却几乎给亚美尼亚人带来了灭顶之灾。 1915年4月24日傍晚,首都伊斯坦布尔的650多名亚美尼亚知识分子和显要人物被逮捕,然后被处决。紧随其后的是土耳其军队中的亚美尼亚裔军人,他们被甄别、隔离,然后同样被处死。与此同时,独裁政府还对土耳其东部进行了残酷的扫荡,手无寸铁的亚美尼亚人一个个倒下。

这一天,成了“亚美尼亚人大屠杀”纪念日。 这种族灭绝持续了一年多,惨遭杀害的亚美尼亚人数就多达150万,很多妇女和儿童被掠走为奴。 据导游索娜说亚美尼亚人种的基因都发生了变化,金色头发变黑了、白色皮肤变黑变黄。时至今日土耳其官方仍不承认种族灭绝的事实。

亚美尼亚的国土也被划走12个区域,人民景仰的圣山亚拉拉特山也被割据到现今土耳其境内,在首都每天都会看到亚拉拉特的两座积满白雪的山峰,这是亚美尼亚人心中永远的痛。

位于埃里温市西南的“燕堡”丘上的亚美尼亚种族灭绝纪念馆,建于1965年,当年是亚美尼亚发生种族大屠杀50周年。 虽然纪念馆不大,但是其中展示的内容涉及很广泛,包括种族灭绝前奥斯曼帝国内的亚美尼亚人状况、灭绝行动本身,以及当时的各国的反映和历史影响。

这是展览大厅

大屠杀的照片

这是当年孤儿院里收容的孤儿

这位姑娘是为大屠杀做了很多视频,用演员再现当年的老百姓惨遭杀害、蹂躏、流离失所的很多场景。

在参观纪念馆时,没有太多的时间细细去读每幅图片的英文说明,边听导游简略的介绍边猜測,只有观看视频时才能安静下来释放自己的心怀,那泪水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

在纪念馆外有种族灭绝纪念碑、长明火、纪念墙和各国元首栽种的纪念树园。

在走向纪念群时,忽然发现一位约八十多岁白发老者踽踽独行。

我紧跟其后进入圆形纪念墙内,中间簇拥着长明火,周边由12块倾斜的厚石板组成,象征着一战后列宁与阿塔图尔克为达成和平协定,而划给现代土耳其的12块“西亚美尼亚”省份。

厚厚的石壁将外界嘈杂声隔绝开,更加肃穆宁静,阳光打在外墙,在水泥地面形成几何造型的阴影,那十二块被隔绝的土地,影子般影印在每个前来纪念并哀悼的人的心中。

长明火熊熊,鲜花枝枝滴血,老者紧靠墙角站立,前倾着上身,两手垂落交叉,微低着头,时而抬起头望着长明灯,足足有小二十分钟,才起身离去。

下面这张照片我觉得最能表现我当时的感动和心潮澎湃的心情

我急忙追出去,在尖耸的纪念碑前与老者搭上话,遗憾的是,老人听不懂英文,我无法用简单的词汇和老人交流,只从眼神和微笑互相了解。 最后我们一起拍了张照片留念。

老人和蔼可亲,但总是蹙着眉,不知他心里隐藏着一个怎样的故事,永远不可能知道了,也许他的父亲或母亲是当年有幸活下来的孤儿,也许他只为自己的民族曾经的灾难哀悼…… 也许这是他每天的工作也是生活?

目送老人走远,我深深地感到不仅是一代人或两三代人,而是整个民族在他的历史长河中都是挥之不去沉重的痛楚。

老人的后面就是亚拉拉特山!

络绎不绝的人们手拿着鲜花,都来为这个民族曾经的惨绝人寰的历史哀悼!

在网上看到苏联时代的著名诗人叶夫根尼·叶夫图申科曾这样描述: “幽怨悲凄、亘古伤感的眼神,是亚美尼亚人一望即知的特色。在他们眼底深处,闪烁着亚美尼亚人的失土——亚拉拉特山的阴影,无数次大屠杀受害者的幽灵,被迫流亡世界各地子民的苦痛。” 历史不能忘记! 愿大爱无疆!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1259 投诉

支持原创作品,期待你的赞赏

我的赞赏码

长按识别二维码给作者赞赏

记得在赞赏留言中写下名字哦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发自圈子
本作品入选糖水兴趣圈
人已加入
人文行摄
讲述旅途和生活中,你的人文遇见与发现。
加入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羊脂玉
创作 26 粉丝 1400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2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