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芳
+ 关注 已关注 相互关注
10月24日 2017

一半勾留是澳洲

— 原创 —

文/静芳 图/静芳

从2012年开始,每年都会到澳大利亚南部这个叫阿德雷德的小城去住上一段时间。 今年10月份,又去了。

搭乘南航红眼飞机,从北半球飞往南半球,八千多公里的路程。半夜二点钟,会飞越赤道,这一瞬间的飞越,就是春夏秋冬的交倒置了。再飞二千公里,就进入了澳洲大陆,机翼下方浩渺的太平洋不见了,看到了延绵不尽的土红色的大地,澳大利亚特有的热烈的金色阳光从飞机遮阳板外喷薄打击进来,射进机舱,丈夫坐在我身边,头垫在颈枕里,睡得很熟,忽隐忽现的光,落在他的脸上,我推醒他,“阿德雷到了……"

10月份正是澳大利亚春光无限最美的季节,气候适宜。10月中旬,会有几天夏季般的轰热,接近30几度,不几天忽而又冷了下来,再过几天,又热了。就这样冷冷热热的多个来回,夏季就把春推走了,自己就稳定下来了,占据了整壁江山,澳大利亚夏季最热的时候,会热到四十几度,电视新闻会告诉大家尽量不要外出。 圣诞节时热到高潮,澳大利亚是穿着短袖过圣诞节的。

算起来,我们已经是第六次登陆南澳大利亚了,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经历过春夏秋冬四季,最喜欢的还是由春向夏过渡的那几个月。

这个季节,正是玫瑰花盛开的季节,每家每户房前屋后,开满了玫瑰花。玫瑰花花期有近二个月,她尚未谢幕,蓝花楹树开始登场,待那十一月份,阿德雷街道上,下层是新绿草坪铺阵,中层是姹紫嫣红玫瑰花,最上层是紫蓝粉蓝树楹花……。

沿这条路去超市买菜,天地一片嫩青,左边是家家户户的各种样式的围墙,有篱笆的,有铸铁雕花的,也有镂空砖块的,有养狗的人家,是西洋狗,金黄的毛,高大的身躯,连眼睛也是碧绿的,有人走过,隔着围墙追逐,诳乱叫唤。 在这里住久了,时间待久了,从围墙的模样,就可以大致判断出园子主人的审美爱好和经济状况来。 小路右边是小马路车道,一直走过去,拐个弯,再走五分钟,就是四车道的大马路了,大马路有红绿灯,穿过去就是澳大利亚有名的大超市Coles。

路上看见一棵樱花树,满树粉嫩缤纷,云烟簇拥,远看之下,我忘情地呼出“啊,澳洲也有樱花!"。 当然,在这澳洲的春天,当然会有樱花。

20度左右的温度,穿一件长袖直身裙就可以了,布衣牛仔在这里是最合适的穿着了。早晚温差大,外出散步,加一件薄外套,体感舒适。 南澳大利亚的仲春时节,嫩青色的天地,天上的云在游走,重瓣樱花盛开,垂丝海棠粉红,枇杷树挂了金黄的果,玫瑰花夺目,华枝春满。 大洋彼岸的上海,这几天该是霜降节气了,看朋友圈亲友们的照片,大都穿着毛衣长裤,背景已然秋色一片。 更有些朋友趁着秋色去国外追寻秋叶,天南地北的,十几个小时追着太阳,成群结队,换着背景摆Ps,发回来的照片美伦美奂,让我们一起分享到了时光慷慨赠与的炫目光彩。

三个月前去了苏格兰,爱尔兰和英格兰三岛,24天的游历,也只能是粗略的走马观花。 倒是在澳大利亚的民居花园建筑细节里看到了维多利亚时期的英伦风。 下面三张图片所拍摄的民居花园,只能用精致华美来形容它了。

外出旅行,最怕二件事情,一为长途飞行,二为时差颠倒。 澳大利亚与中国也有时差,夏令时与北京时间有二个半小时的时差,冬令时一个半小时。区区一,二个小时的时差,完全可以忽略掉的。

围墙上爬满着绿植,宽大的叶片,卷曲着小小的白花,形成天然屏障,是落花天涯的见证,是斑驳春秋的聚散。

晚饭后,与家人在这里闲坐,谈天说地的把话题扯得很远。

天堂鸟,只是在花店昂然挺立,有着不菲的身价。在澳洲,几乎每家花园都有它自由生长的地盘。

家里的篱笆围墙,只有一人高,而墙内的树木则高大森然,每日清晨,鸟就开始啼叫,尤其是晨昏隐晦,万物唯静的时刻,叫声就格外的传出很远。

枇杷树上结出果实,成串挂下,摘一个来吃,甜酸正好,核又小,十分好吃。但是鸟儿们也知道好吃,刚泛黄成熟,就被鸟儿琢去,琢也就罢了,偏就琢去半边,露出金黄果肉里面褐色内核,挂不住了,掉在地上。

我住在这个南纬10°41'~43°39'之间的国度的小城一偶,坐在家中的客厅沙发上,盯着落地窗外这一片浓绿的树木,有几只鸟,轮流在啼。

长袖布衣牛仔裙,买菜喂鸡濯衣裳,清扫庭院种葱姜。 “妈妈,这把蔬菜已经不新鲜了,扔了吧!"厨房传来女儿的声音。 “这么好的青菜扔了太可惜了吧",我说。 “妈,你的消费观要好好的更新下了,不新鲜的食物非但没营养,还不卫生哎" 我飞快的回忆年轻时的自己,我,还有我的同龄朋友们,是习惯节俭的,隔夜的饭菜盛到饭盒里,带到单位里,就是一顿午餐……。

穿着布衣长袖牛仔裙,在商场。

后面木门开出去是后花园,沿台阶下去三步,有小草坪,草坪上有晾衣架,红花柔软的叶炸开了簇簇菲红的花,引你走下台阶。澳洲的太阳不会偷懒,天天上班,阳光濯濯,二个小时就可以把晾出的衣物晒干。

在Coles买食物。

红灯笼树,其实不好看,红得有点俗气,有些邋遢,垮垮的,非常没气质,只是她太过热情的挂满了一树,开满了一街,好像在献宝,拱出了一串串暗红,在瓦蓝色澄清天空的映衬下,倒也红得热闹得嘞使你不得不多看她两眼。

路边的野花。

园子里养了二只母鸡,每天生二只蛋。 七岁的Coco每天从鸡窝里拾起二只蛋,二只小手捧着热呼呼的蛋,一路小跑进房拿面包喂它们奖励。

刚生出来的鸡蛋拿来敲开就蒸来吃,灯光照着,红红的蛋黄泛出一团炫丽,立体的呈现给你。 鸡蛋并不是奢侈的食物,去市场买也贵不到哪里去,但是,手里拿着从自家鸡窝里掏出的蛋,就像一只温暖的手,给予你对食物的渴求和丰收的喜悦。

二只母鸡每日里很守时的把蛋生在垫着干草的盆里。我很好奇,二只鸡一个盆,它们谁先谁后? 有一次躲在树后偷窥,看见它们是一个先坐上去,过了约10分钟,下来,另一个再跳上去卧着,待它下来后,盆里赫然躺着二只暗红的蛋,拾起来,热乎乎的。

有专门的鸡食,投放一次可以供两只鸡吃一个星期。 鸡们长得也漂亮,体态匀称,翘尾肥臀,毛色亮丽,伸手去碰触,她们不害怕不逃开,会乖乖的蹲下让你抚摸,鸡身暖暖的,抓住翅膀掂掂,估计有四,五斤重了,这样的走地鸡,吃起来一定鲜美无比。 对我想要把鸡杀了吃的想法,Coco大力抗议,小姑娘每天与她们玩耍,喂食,嘀嘀咕咕的对她们说话,""她们只听得懂英语 "鸡们也会咕咕咕咕的和Coco回应,看她们和谐的样子,我也打消了吃她们的念头了。

阿德雷市是南澳大利亚首府,长得比较小巧,从南到北从西到东,都只是20分钟的车程,被称为20分钟之城,阿德人也自嘲为"我们阿村人"。 在这一个"小村"里,我们安静的住下来,穿布衣牛仔,去超市购物,喂鸡拾蛋,濯衣晒被,走路去图书馆借书,看书,还书,与朋友一起爬山锻炼,太阳射出明亮的光,割开斑驳的道路……。

写于 2017年10月24日 南澳大利亚阿德雷家中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1351 投诉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
发自圈子
本作品入选糖水兴趣圈
人已加入
爱上这座城
唤醒你对这座城市的记忆;提起这座城市,你会想到什么?
加入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静芳
创作 203 粉丝 1405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11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