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仓建筑&艺术中心的由来
黄浦江东部的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曾经被称为"亚洲最大粮仓",主体建筑由30个大筒组成,长140米、高48米的庞然大物。 由于上海的产业结构转型、仓储模式升级换代,八万吨筒仓已经多年废弃。 根据官方信息,八万吨筒仓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建筑,它是浦江两岸保留下来的重要工业建筑遗址之一。 2017年10月19日,八万吨筒仓以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场的身份全新亮相!
根据展览方提供的信息:目前向公众开放的系列展览,是由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教授斯坦法诺.博埃里、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李翔宁、策展人方振宁共同领衔策展,还邀请全球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规划师、建筑师、艺术家共同策划创作,将国际智慧城市发展经验和重要的公共艺术作品呈现给参观者们。
从展览的图片中了解到,民生路筒仓改建工程是整个浦东黄浦江沿岸滨江景观的重要一环,这里将来还会配置游艇码头。 浦东滨江东部(东方路滨江大道-洋泾路滨江大道)改建工程据说在今年年底全线完工
改造后民生路码头的规划效果图
我这个外行人,是在21日上午加入参观大军,与周边居民一起轧轧闹猛,一览这个布局在很特别的粮仓建筑内的艺术展览。 附带介绍,艺术中心为了吸引参观,在现场专配前往世纪大道和浦东大道的短驳大巴。
筒仓的地理位置
八万吨筒仓的地理位置:位于黄浦江浦东段东部,毗邻杨浦大桥西面,对岸是杨浦滨江段的渔人码头,
筒仓全景图源自网络
图片中,左侧粮仓已经大部分完工,右侧的粮仓尚未交付使用。
对岸杨浦滨江的渔人码头

东部毗邻杨浦大桥

这2张照片是从华开路昌邑路拍到的筒仓; 这是一个开在家门口的艺术中心。


主要展馆



筒仓建筑的外部结构







以下2张照片是旧式粮仓的铁门,上面书写的警示语对仓储的现场管理依旧重要!


筒仓艺术中心的广场




以下图片,筒仓中部外挂玻璃幕墙是专为展馆新增的设施,玻璃幕墙有两个功能:1、为参观者欣赏黄浦江沿岸风光,2、从三楼至七楼新增观光电梯。







以下照片应该是筒仓卷扬机传输带的建筑

钢筋条作品


筒仓内部结构逆光图




锥形料斗vs艺术
一楼看到一排排装卸粮食的巨型料斗,由于常年停用,料斗的出料口的相关设施已经锈迹斑斑。 就是这一排排料斗,设计者们为它匹配了不同的展品,用以呼应了锥形物体独特的美感。





光影与线条的美感




锥形vs霓裳
很难想象钢质的锥形建筑物与蓝花布的服装放在一个空间是什么感觉? 蓝花布最初来自江南农村,带着浓浓的传统乡土气息,经过设计,它已经成为民间经典的时尚! 钢质锥形料斗是仓储工具,其质地刚硬、冰凉; 两种截然不同的载体放在同一空间,居然是那么的和谐!





球形vs锥形
锥形源自球形,且是球形的切割体 设计师把球形放到锥形物体中间,让人联想到两者间的关联; 同时联想到本次展览的主题就是“联系”,我们从“联系”还会联想到“链接”,以至于再联想到,世间种种总能找到相关、关联的节点。




其他展品















城乡民居和公共设施建筑改造案例




苗圃路滨江段栈房改建的办公楼
旧式仓库,户外配置专用滑道,样子有点蠢蠢的厚实,但是对于当时的生产条件,的确很好用,省去工人上下楼梯搬运的辛劳。 上海的纺织厂原料成品仓库都配有这种滑道,专门用于出仓装货。


下面3张照片是华夏银行改建的办公楼



遗留至今的老式机床

好像是卷缆绳的轴(蹭拍美女)

腾讯网站提供了一段有关筒仓改建的视频,值得一看!
早在两年前,我在万科翡翠滨江楼盘的规划中曾经看到这个粮仓将会改造成艺术中心的模型,粮仓的外形结构很独特,但是真心与造型美观搭不上边,真的很难想象这个建筑里会存放什么样艺术品? 进入展馆后,当我看到那一排排料斗以及与之匹配不同的展品,还是有点震撼的! 期待以后会有更加精彩作品在这里诞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