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冿:瓷房子
2017-9-2前几日看见一则报道:天津法院,公示拍卖瓷房子,标的1.4亿元,看后甚是震惊,翻阅了曾经参观的照片,供格友一阅。
天津有个叫张连志的奇人,是一个拥有奇特口味的收藏富豪,15年前,他开始在房子上捯饬瓷片,7亿多古瓷片、1.3万瓷瓶瓷碗,500多个瓷猫枕把整幢5层高的法式洋楼贴得严严实实。



出于猎奇,这个建筑成了天津赤峰道上最招揽游客的景点,老天津人各表意见,有的说好看,有的说古怪,也有历史风貌保护界的民间人士说它丑陋,似疮疤。



从整体上看确实有些怪异,似乎有些不沦不类,没有什么灵气。这可能和主人的创作过程有关,据说当年是张连志一个人“海阔天空,天马行空。”想一点做一点,逐部而就。 但从局部看,确也难能可贵。 房顶上有一条彩带般的骨瓷龙逶迤成“China”的字样,有中国和瓷器的双重含义。 经过多年的努力,成为私人博物馆,并获得国家旅游局三A景区的认证。多年来高官云集,接待参访无数,50多个国家的大使来这儿拍过照。

据说来自馆长收藏了30年的明代宣德年间祭红瓷瓷瓶,为表达对祖国的一片赤诚心,摔碎后而贴上的。“盛世才烧祭红瓮”,这种瓷釉不惜以玛瑙、黄金、珊瑚粉烧制,进炉100件,能烧出一件都不容易。





所有墙、柱、框均用瓷片、瓷瓶包裹,天花板上用价格不菲的瓷盘装饰,甚至屋面的瓦脊也用瓷瓶替代。









扶梯上的瓷片细腻,可以直接接触到古瓷的温润。



在瓷房子里最成功的是楼内墙上贴满一幅幅碎瓷拼就的名画,“镇馆之宝”可谓是赵孟頫的《调良图》和张大千的《荷花八屏图》,它的奇特在于用瓷片临摹,它的价值连城体现在都是钧窑、汝窑和祭红瓷碎片。细节处理得相当生动。 在古代据说南方瓷器运抵天津准备进京时,在天津验货时,不合格的当即摔碎,扔进海河。张的父亲以取此物为业,由此可见张是有遗传基因的。










主人的阔绰豪奢,不惜一掷千金的地方俯仰皆是,宛如置身于宝库中。300多尊北魏、北齐的石雕佛像,300多件汉白玉石狮子、20多吨天然水晶玛瑙,令人嘡目。












对于这此瓷物,也有人不以为然,“80年代时没人要的瓷瓶他一车车几百块地往回拉”。也有人质疑:“真正值钱的东西有谁是往墙上贴的?” 张连志却不在乎这些,坚持自己的信念,打造自己理想的生活。 这位主人由于陷入债务纠纷,已经三次面临瓷房子被拍卖的命运。这次在最后拍卖前被中止。个中原由也令人回味,“瓷房子上的瓷器可能是文物”、“该楼本身为不可移动保护建筑”,“等待行政土地管理部门的态度”。 一个民间博物馆的命运也真坎坷。


不管怎样说,这座瓷贴的建筑物,它的含义已超越了建筑,而成为一件离奇又璀𤨪华美的现代工艺品。 去天津有机会您也去看看。
文字部分来自三联生活周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