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 影 / 大卫 编 辑 / 大卫
沈阳,辽宁省省会,旧称盛京、奉天,辽宁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东北第一大城市,是中国最重要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有着"东方鲁尔"的美誉。沈阳著名的旅游景点有沈阳故宫、世博园、清昭陵(也称北陵,葬皇太极)、清福陵(也称东陵,葬努尔哈赤)、张氏帅府、沈阳怪坡等。
沈阳中山广场毛主席雕像
沈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2600余年的建城史,因地处古沈水(今浑河)之北而得名(古代文化中,认为山南或水北为阳)。
春秋时期,燕国设立方城(侯城前身),沈阳的建城史至此开始,距今已2600余年。沈阳在唐代称“沈州”; 公元921年,辽太祖时修筑土城;1296年,元代重建土城,改沈洲为“沈阳”,始有此称谓;1386年,明朝修建沈阳砖城。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迁都于此,后清太宗皇太极改沈阳为“盛京”,并将国号由“金”改为“清”,建立满清国。1644年清世祖福临(顺治帝)率军攻入关内,定都北京,以盛京为陪都。1657年,满清朝以“奉天承运”之意,在沈阳设奉天府,这是“奉天”称谓的由来。沈阳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一朝”指清王朝,”两代帝王“指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

此玻璃罩内为清盛京城瓮城一段遗址

沈阳故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创建的清朝入关前的皇宫,清入主中原后为陪都宫殿和皇帝东巡行宫。作为中国现存的两座皇宫建筑群之一,以鲜明的满族特色著称于世。

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距今近400年历史;占地面积六万多平方米,有古建筑114座,500多间,至今保存完好,是一处包含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古代遗址。

1926年,奉天省政府将沈阳故宫辟建为东三省博物馆筹办处。沈阳故宫自此成为博物馆,而且是东北三省首家公立博物馆。1961年,国务院将沈阳故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沈阳故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凤凰楼 建造在4米高的青砖台基上,三滴水歇山式围廊,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此楼一直到现代以前都是盛京城内的最高建筑,故"凤楼晓日"为”盛京八景“之一。


凤凰楼上乾隆御笔亲题的"紫气东来"匾



第一任东三省总督徐世昌

第二任东三省总督锡良

第三任总督赵尔巽

赵尔巽公馆(现坐落于沈阳万泉公园内)


万柳塘公园

沈阳世博园是在沈阳原植物园基础上修建而成,位于风景秀丽的沈阳棋盘山国际风景旅游开发区,占地246公顷,是迄今世界历届园艺博览会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届。200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此举办,2007年世博园荣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

凤之翼是园区的大门,位于世园会主入口广场。建筑面积4168平方米,主塔高72米,“凤翼”长210米,中间贯穿10根斜拉钢索。

建筑整体造型如凤凰展翅,象征着沈阳振兴腾飞之势,又象热情的主人张开双臂拥抱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高朋良友。

百合塔是世博会的主题建筑,高125米,是全国最大的雕塑体建筑。

形状如百合花盛开的黛青色高塔笔直地冲上蓝天,顶端弯开呈喇叭状,玻璃幕墙从底座一通到顶,气势恢弘,壮观雄伟。登临塔顶,视野开阔,世博园全部美景可尽收眼底。

百合塔寓意沈阳百业兴盛,和谐发展。

世博园中太原市的晋韵园的“對越”牌楼

晋韵园中真趣亭

晋韵园中凌霄双塔

张氏帅府又称“大帅府”或“少帅府”,是北洋时期奉系军阀张作霖及其长子、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将军的官邸和私宅,始建于1914年,占地3.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76万平方米,是东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名人故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氏帅府前,张学良将军雕像

”治国护民“匾额

时人评价张作霖的”望重长城“和”桑梓功臣“匾额。张作霖苦于自己文化不高,所以很重视教育和文化。在军阀混战的时代下,他仍然对教育文化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使得当时的东北成为中国科学技术最发达、国民科学素养最高的地区。

大青楼是张氏帅府的标志性建筑,建于1918——1922年,为仿罗马式建筑,因该楼采用青砖建造,故称大青楼。大青楼总建筑面积2460平方米,楼高37米,顶层有观光平台,是民国时期奉天城除沈阳故宫凤凰楼外的最高点。整体建筑规模宏大,外部立体浮雕和内部主要房间的壁画装饰都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假山南面门上刻有张作霖手书的"天理人心"匾额,北面为"慎行"。山上有亭洞和石阶,四周长满梧桐、皂角树,假山门洞正对大青楼正门处,为张作霖亲自指挥建造,具有防御作用。

大青楼堪称民国时期东北建筑的经典之作。大青楼融办公与居住为一体,作为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两代主政东北时期的重要办公场所。曾历经两次直奉大战、东北易帜、处决杨、常、武装调停中原大战等重大历史事件。

这里是张作霖当年的办公室兼书房,书桌后是正在办公的张作霖蜡像。门楣两侧是张作霖手书的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一副对联: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蜡像背后墙上挂着张作霖自撰的一副对联:智深须有忍,将勇贵能谋。

书有未曾经我读

事无不可对人言

老虎厅原为张作霖主政时期的第三会客厅,因摆放老虎标本而得名,它是张氏父子接待重要客人的地方。张作霖去世后, 28岁的张学良主政东北,却遇到了原父亲部下重臣杨宇霆、常荫槐的阻扰刁难,进退不得。1929年1月10日,张学良痛下决心,以"阻挠新政,破坏统一"的罪名,下令将奉系元老杨宇霆、黑龙江省省长常荫槐在老虎厅处决,这即是震惊全国的“杨常事件”。此后,张学良统一了东北的军令政令,确立了自己的威望,老虎厅也因此声名远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