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连福
+ 关注 已关注 相互关注
7月22日 2017

宁波书法4人展—蔡连福

陈炼焦/鲍宗献/蔡连福/施文浩

独白: 书法在古代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在一起的,其中实用性占主导地位。为了传递信息、沟通思想,文本内容很重要。在电脑普及的今天,书法的实用功能几乎退化为零,书法已作为艺术门类存在。作为艺术的书法,书法作品欣赏已由文本阅读转变为以看为主的图式,文本内容已显得不重要了。文字已经是作为艺术材料成为书法的载体而存在,书法家通过点划、结体、组、行及空白造形等组合,而不是语义构造实施创作。书法家的情感一般不是跟着文学作品走的,而是在点画、结体的组合关系中得到体现。 优秀的书法作品应该包含二部分内容:1是传统的核心部分--传统法帖的笔法和精神。2是传统以外的--指原创性的东西。

1、天叙堂论书:物我为一,临摹的目的不是乱真,而是提取。 2、 天叙堂论书:字的灵魂是墨线(点划),结体美是第二位的。 3、天叙堂论书:读帖亦是写,读第一,写第二。 4、天叙堂论书:写帖要隽永,写碑要朴拙,帖重韵,碑重骨。 5、天叙堂论书:大字主气,小字主韵。 6、天叙堂论书:习书要形质先,性情后;作书正好相反。 7、天叙堂论书:鸟巢若用火柴梗堆积,虽精致漂亮,终经不起狂风暴雨催残。书法点划线条蕴含形而上之时空元素,才有生命力 8、天叙堂论书:书法线条(点划)由点、线、面、空白元素排列组合之集合。 9、天叙堂论书:雁行,散而不乱,断且连,连又断。 ​ 10、天叙堂论书:传统指古代文化遗产,书法传承笔法,时人以形“像”为传统,不知用笔决定形态,笔势造就风格。笔法不精,东施效颦。 11、天叙堂论书:经典法帖是传统,古代民间书法也是传统。二王是高峰,不是唯一高峰。

前言 一次在微信里与蔡兄聊起书法,感慨于书路艰难,颇多共鸣。学书三十余年,面对传统,浩渺无边际,入既不易,出则更难。于是想到了找几个朋友一起来做深入交流,办展的动机就这样产生了。 我们这一代人,学书之初远没有现在这么便捷,好在生活经历多少弥补了一些不足,所以学什么总会带着自己的想法去感受,不太容易受时风左右。四人中,炼焦兄于二王一系深入较深;连福兄喜欢带着想法去亲近传统正脉;文浩兄喜欢质朴而有趣味的东西;而我向往自然书写的文雅之气。 四人想法不同,风格各异,而于书法传统则视之为生命之源,不敢有一日背弃,故此展名曰“传统下的独白”。 既曰“独白”,自然要带着思想去写。我们的初衷是带着有别于以往的新想法去解读传统,去表达自我。怎奈智力不递,三十余年之积习难改,传统之精微难窥,只能如瞎子摸象,稍有发现,便算不负此心了。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2236 投诉
蔡连福书法集
本专集共有 12 篇

支持原创作品,期待你的赞赏

我的赞赏码

长按识别二维码给作者赞赏

记得在赞赏留言中写下名字哦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发自圈子
本作品入选糖水兴趣圈
人已加入
书法 · 写字
笔墨纸砚,书法流传
加入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蔡连福
创作 26 粉丝 119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0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