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艇丽人
+ 关注 已关注 相互关注
7月14日 2017

意象手法(教䅁整理)

意象手法 1. 以主观情感与客观事物直接进行形象转换而成的意象 在杜甫《秋兴八首》中,有这样一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菊花开的是泪,舟子系的是心,这就是由转换形成的意象,是虚实结合。人如孤舟,漂泊异乡,系的自然是思乡之心。 2. 以客观事物特征引发联想并以喻体替代而成的意象 李白在《客中作》里有“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之句,用琥珀光写出了美酒的神韵,把象征推到了极致,是典型的意象手法。 3. 以主观情感介入,由情理相关的事物组合而成的意象 古代诗人创造意象,善于把看似与事理无关而实则与情理相关的事物组合在一起,藉此打开诗的意境。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意象组合中,最妙的就是尾句。所钓者不是鱼乃是雪,是寒江雪景的心境,是欲言而不能的渴盼。这一笔,将诗人孤寂无奈的人生境遇写绝了。 4. 以人生经历和人文历史与客观景物嫁接而成的意象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开篇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成为统领全篇的意象。经过这样的嫁接,大江不再是一条自然界的江河,不再是与人生无关的客观事物,而是流动着思想感情的音乐和画卷,是闪耀着真理光辉的人文史诗。 意象创造当然要用修辞技巧,但意象不等于修辞,不能简单地用修辞来理解意象。 杜牧在《赠别二首(其二)》中写过这样的句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蜡烛垂泪是拟人,但妙趣不在“垂泪”,而在“替人”。联想一下,不忍心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情景,连蜡烛也为之悲伤不已,陪着一夜流泪。这样写使惜别的氛围更加浓重,更加震撼人心。又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以“三千丈”来夸张愁思,是打开境界之笔,使愁思由看不见的心理状态转换为看得见的形象呈现。 唐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在艺术上进一步完善了意象手法。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必须重视学习唐朝以来诸多诗人的创作经验,摸索和掌握意象创造的规律,借鉴发扬,为我所用。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1427 投诉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渔艇丽人
创作 380 粉丝 700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0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