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大陆历史最悠久的居民是印第安人。据历史考察,他们在这块与欧亚大陆隔绝的土地上已经生活了上万年。像每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一样,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语言,生活习惯,艺术创造。而正式场合的着装更是鲜明亮丽,令人惊叹。
Powwow是很多印第安社区的重要集会。这词由powwaw演变而来,原意是精神领袖。今天的powwow已经成了印第安人一种聚会。他们欢聚一起,以传统舞蹈表演,音乐,灵歌来传扬自己文化的一种方式。每次这样的集会会吸引很多对印第安历史和文化感兴趣的人们。 过去只在电影里见过印第安传统的装束,也没有太在意这些装束里的涵义。也是这两次造访北卡罗来纳的切诺基东支保留地,才稍微了解了一些,才知道无论头饰,还是礼服,其式样都有特定的等级或权力意义。而且,各个部落的头饰相似却又不同。
最为人知的印第安头饰是以羽毛制成的。雄鹰翅膀上的长羽被连成一片,或围在头顶,或从头顶一直沿后背而下,甚至可以拖到地上。在早期西部片里,这几乎成了印第安人的标准头饰。实际上,这种被称为战冠(warbonnets)的华丽头饰只可以戴在部落头领和武士们的头上,而且只有男性才会用。这种战冠多用于重大的仪式里。偶尔,战士们也会戴着它上战场。即使有时女性会成为部落头领,或者会和男人一样上战场,她们也不会用这种充满阳刚之气的头饰。
虽然战冠是最为人们熟知的头饰,实际上印第安用得最多的是鸡冠饰(Roach headdress)或豪猪饰(porcupine headdress)。这种头饰有些像古罗马军官头盔上的纵向马鬃型的造型。这种头饰的材料一般是用染成鲜红或明黄色的豪猪背上的硬毛,或驯鹿,白尾鹿尾巴上的硬毛。也可以是其他材料做成的,比如火鸡颏下的羽毛。和战冠一样,这种头饰常常只有男人才会用。对于多数部落来说,鸡冠饰是战士们上战场时的打扮。而在有些部落里,鸡冠饰却多是用于跳舞或竞技的时候。



鸟羽发箍(Feather headband)通常只见于东北林区的部落。这种头饰多用编织带或装饰有彩珠的鹿皮带做成。通常会配上一到两根染色的羽毛。羽毛可以采自鹰隼,火鸡,或鹤,或鹳。佩戴的时候,带子通常会在眉弓的位置。这种头饰与战事无关,男女都可以用。而羽毛的种类,颜色,数量并没有什么特殊含义。





其他的头饰还包括了野水牛角战冠(Buffalo Headdresses),水獭皮头巾(Otter Fur Turbans),筐帽(Basket Hats),面具等等。这些头饰多是成年男人佩戴。除了男女都可以佩戴的鸟羽发箍外,最常见的女用头饰是一种串珠三重冠。和男用头饰的简洁粗犷不同,她们会在宽宽的带子上用各色珠子组成自己心爱的图案。这些珠子,除了欧洲人带来的玻璃珠外,很多是用贝,螺,鲍壳精雕细琢而来的。


传统上,印第安孩子们不会佩戴任何头饰。男孩要等到十几岁可以打仗了,才能戴鸡冠饰。而战冠,野水牛角冠,或水獭尾帽则要等到他们成了真正的战士并立下战功才有资格佩戴。在少数部落里,小女孩可以戴筐帽,或没有羽毛的串珠发箍。而现在的印第安孩子们可以在各种节日里戴着传统舞蹈头饰参加各种印第安文化活动。最常见的就是串珠发箍了。



除了头饰,这类活动中的印第安传统礼服也是色彩艳丽,而且装饰着各种羽毛和珠子。对他们而言,这些礼服不但自有一种庄重,更是代表了保佑他们的各路神明。也难怪在这样炎热的日子里,穿着这些厚重礼服的老老少少们依然能这么敬虔地吟咏,起舞。

在这些活动里,色彩鲜明的服饰自然吸引着相干不相干的人们。但最打动我的,是那些人,那些在极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依然执着地传承传播着自己祖先遗留下来的文化的人们。盛装的舞者固然美丽,其他的参与者却也一样动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