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影舞台视觉-高山仰止,洵美且异|聆听艺术家张洵澎谈昆曲《寻梦》
2017-7-10张洵澎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国家一级演员,现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系兼职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人。曾获第六届上海戏剧白玉兰表演艺术主角奖。师承言慧珠、朱传茗、沈传芷、姚传芗等名家。同时还担任文化部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等社会职务。
张洵澎先生在昆曲《牡丹亭》中饰演杜丽娘
农历六月初五的夜晚,在青砖灰瓦的南戏博物馆里,有场昆腔瓯韵的高雅对话在昆曲大师载歌载舞的讲述里娓娓道来。台上是七旬却仍旧美丽动人,风骨迷人的戏曲界泰斗一张询澎,台下全神贯注的是瓯剧院文化志愿者团的戏迷们,领略着张老师洵美且异的艺术风范,六十五载舞台华丽积淀。 都说京昆是一家,其实瓯中有昆,张洵澎亲切地说起自己与温州的缘分,古稀之年的面庞上不时露出少女般甜怡的笑容。戏曲中闺门旦角色大多正值豆蔻年华,张洵澎笑言即古稀之颜也要始终保持一份青春少女的天真之性,必须让自己"萌"起来。
开场话音一落向观众献上其代表戏《牡丹亭·寻梦》[品令]一亮嗓如天籁之音,仿佛"最撩人春色"刹那间迷人眼,举手投足间惟妙惟肖,眉梢眼角诉尽妩媚,俨然"香闺红影"近在咫尺,让四座叹为观止。 游园惊梦,闺中妙龄女春情,不知其所起,青春娇娆风貌翩然,杜丽娘这一旦角已被张老师驾驭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即便不开口,光是肢体语言和微笑,就足以撩动人心,"美满幽香不可言"。难怪张老师的名字一直和杜丽娘联系在一起。
昆曲名家张洵澎先生,向戏迷讲解示范《牡丹亭· 寻梦》……



2016年南戏古里昆腔瓯韵艺术周,上海昆剧团展演昆曲《牡丹亭 · 寻梦》袁佳饰杜丽娘




谈到闺门旦的扮演,张老师直言昆曲的闺门旦要大气,雅气、贵气、最重要的是娇气,换句话说就是"女人味"要学会用腰来表现女性之美,充分展示名门闺秀的贵族风范。脖子的动作也有讲究,羞涩的低头时脖子是非常松弛的,就像仕女画里的人物。眼神更为重要,小生小旦游园对唱靠的是眼波传递情思。张洵澎边说边做出示范,《牡丹亭· 寻梦》中寻梦杜丽娘思春,《玉簪记》羞涩孤伶的陈妙常,《长生殿》中风情万种的杨贵妃,用她锻造出的艺术形象和戏曲程式去展现人物内心的活动,甚至微妙的情绪变化外,化为语言动作,即便独角戏也能滿场生辉,让观众产生共鸣,进而获得审美体验。
昆曲名家张洵澎、蔡正仁演绎典藏版《牡丹亭》












或许是看出观众对于舞台上旦角身段和步姿的满脸好奇,张老师剖析起了表演中一招一式的动作,示范起了"举手到眉边,拱手到胸前"的手势,拇指搭住指根,食指用力翘起的兰花指领,以及脚尖和脚跟的步伐,给台下的戏迷上了一堂生动"专业课"。人戏合一,台前幕后苦练功夫付出的艰辛,舞台上每个形象都是戏曲演员用尽生命去塑造的。 戏曲的发展在融合与传承中博采众长,而作为百戏之祖的昆曲自然是很多剧种争相采撷的对象。《亭会》这出折子戏,蔡晓秋老师在"那年那秋"个人艺术专上作为第二折戏演出过,《红梨记》整本戏已在舞台上失传,唯独《亭会》一折被精心打磨流传下来,谢秀秋在舞台上大段念白,配合着饱满身段表演,极具昆曲特色。谢秀秋是官妓,不同于杜丽娘小家碧玉,性格应当更加洒脱,柔媚中带有奔放。 早先得知蔡晓秋院长在2011年拜师艺术家张洵澎,为瓯剧这一地方戏的突破与发展植入新鲜元素,折子戏《亭会》、《百花赠剑》就是移植不走样的成功典范。这让昆曲已培养到了第五代传人的张老师也倍感欣慰。 蔡晓秋院长谈起拜师学艺,对于恩师张洵澎总是赞叹不绝,按捺不住心内满满的敬佩与感恩之情。戏曲艺术的繁花似锦,离不开精通梨园之谱的大师,艺术是与"人"休戚相关,所谓戏似人传,剧种与角色行当的世代繁衍也有赖于老艺术家们"手把手"脚对脚"的口传心授才能代代相传。
昆曲名家张洵澎先生给弟子蔡晓秋(瓯剧研究院院长)、姚徐依(上海昆剧团青年演员,第五代昆曲弟子)作身段示范表演





瓯剧著名作曲家李志敏在其著述中谈到,戏曲艺术的核心,是美;变则是戏曲发展规律。 昆曲给予人的最初印象便是声腔婉转,细腻,清雅,讲究场上载歌载舞的呈现效果。粉黛青苍的舞美底色,昆曲剧目浩渺,讲究的风流情爱,形成了昆曲独有的舞台气场,清代曾有过"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说法,可见昆曲一度成为流传大江南北的"国剧"。 《牡丹亭》中的游园惊梦,《玉簪记》的琴挑偷诗,都是常演常新的折子戏。张洵澎年近八旬却非常与时俱进,她仔细琢磨剧本,把当下时尚元素和年轻潮流巧妙地融入进每个角色,研究每个细微动作和表情对于传达剧中人物思想情感的帮助,一招一式,一伸手一投足之间浑然天成,即沿袭昆曲传统的讲究与严谨,又显得清丽別致。
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张洵澎弟子赵津羽(上海昆曲澎派艺术中心)饰杜丽娘



昆曲《红梨记·亭会》张洵澎弟子蔡晓秋(瓯剧研究院院长)饰谢素秋,谭许亚(上海昆剧团青年演员)饰赵汝舟




昆曲《玉簪记·琴挑》汪思雅饰陈妙常,谭许亚饰潘必正(上海昆剧团演出)



而今晚这场昆曲的"小宴"足以让人沉浸一番昆曲审美艺术熏陶,眼前这位昆曲艺术家由内而外散发着兰心薰质的美,妩媚的让人倾心,脱俗的让人敬仰,让人折服于昆曲这门古老艺术的魅力。 这是一次与昆曲的美丽邂逅,一场载歌载舞的文化盛宴,一个令人感动难忘的夜晚。
古稀之年的张洵澎先生笑容甜怡似少女


撰文: 何泽 摄影: 静影子 ~谢谢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