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来自《江苏陶瓷》,图片,音乐来自网络。
紫砂壶艺肇始于佛门,供春得斯技于金沙寺中,但不知始作壶之僧名号。古之文人轻技重文,所记录者非文雅莫入。殊为憾也。抟壶之人不知其祖师之名,但指金沙遗迹以为发源。 袁野
我是一个游子, 这一把小小茶壶, 便成了我的故土, 便成了我的乡愁。 远在岭南的日子里我揣着她 暖心温艺。 袁野
西子湖畔的岁月里 我揣着她 思乡念故。 吮着龙井的茶香,几笔丹青。 虽憾生于盛世,笔上也唱大风。 袁野

花容谁与度,唯有丹青手。青春流水去,付与君卿卿。纤手写瘦金,朝朝暮暮中。 袁野

古代美学,宋代达到最高的精神境界,要求绝对单纯。圆,方,素色,质感的单纯。宋人用水墨画画,烧单色釉瓷器。现在讲极简,多少力不从心。 袁野

中国的文人很喜欢喝茶。茶很简单,就是水加上植物的嫩芽,再加上最精美的茶器,这些就够了。这就是他们生活的品味,他们不追求权力和财富,他们知道生命的意义在哪里! 袁野

袁野创作心路 艺术创作是苦难的过程,没有凡俗之人想象的那么浪漫和清闲。无论绘画和做陶,都是汗水和智慧的结晶。 作品和产品的区别是作品有灵魂和生命。纵使人的生命消逝,艺术也将永存后世!

《论一枝独开的袁野黑紫砂艺术》节选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吴冠中艺术中心研究员 著名美术评论家 徐恩存 翻阅着袁野最近寄给我的一本他的个人黑紫砂作品专辑,版面之上,大片的留白,一件古朴的闪耀着黝黑深邃光芒的黑紫砂作品如高士般绝俗独立,瞬间,我的心被打动了,我不禁感叹:我看到了宋的美学意境! 为何黑紫砂会如此受皇家喜爱?我以为,色黑是其一,珍稀,乃其二。黑色,素来为皇家所喜爱,夏、秦时即为皇家所用之色,汉初亦沿用以示正统。《史记・秦始皇本纪》:“方今水德之时,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皆上黑。” 袁野并不仅仅是在紫砂壶上题字作画或造型设计。而是将中国的传统美学精神和色彩审美注入紫砂壶,通过独特的泥料配制和烧制工艺复原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创造了一种新的紫砂品类:文人黑紫砂。这就很了不得了!袁野,这位有着深厚传统文化素养,却不愿因循守旧,从不妥协逐流的艺术家,必定有更多精彩华章值得我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