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ci
+ 关注 已关注 相互关注
7月4日 2017

【文人与猫】

猫一眼就知道你喜不喜欢它, 但问题是,它一点也不在乎!

“那些热忱的情人们和那些严肃的学者们 都同样地爱着,在他们成熟的时期, 那些强壮而温柔的猫,家中的骄傲, 也像他们一样怕冷,像他们一样深居简出。” ——节选自波德莱尔《猫》

【狮子—悼志摩】 ~胡适 狮子蜷伏在我的背后 软绵绵的他总不肯走 我正要推他下去 忽然想起了死去的朋友 一直我拍着打呼的猫 两滴眼泪湿了衣袖 “狮子,你好好地睡罢, 你也失掉了一个好朋友” 注:1931年11月19日,著名诗人徐志摩飞机失事遇难,同年12月14日,胡适在《天津大公报》上发表了此首诗悼念挚友,诗最后注文:“狮子是志摩住在我家时最喜欢的猫”。

许地山:养猫的人不一定是为治鼠 人与猫相处,觉得猫有许多生理上及心理上的特性。如独生猫,每为人所喜爱。中国各处有相同的口诀,说,“一龙,二虎,三太保,四老鼠。”意思是独生的猫如龙,孪生的猫似虎。一胎三只以上就不大好了。闽南人的口诀是,“一龙,二虎,三偷食,四背祖。”所以生三只,四只,不是懒怯,就是不认主人。但这都是人们对于猫的见解,究竟如何,也不能断定。 有一件事最显然的是猫常有吃掉自己的小猫的情形。这情形,在狗和别的动物中间也常见,不过人没注意到罢了。中国人的解释是猫当乳哺时期,属虎的人不能去看它,若是看见了,母猫必要徙窠,甚至把小猫都吃掉。空同子说:“猫见寅人,则衔其儿走徙其窠。”《黄氏日抄》说:“猫初生,见寅肖人,而自食其子。”但有些地方以为给属鼠的人见到,母猫就会把小猫吃掉。又李元《蠕范》说:“猫食鼠,上旬食头,中旬食腹,下旬食足。”这也未见得是正确的观察,其实要看鼠的大小,及猫的性格而定。有些猫只会捕鼠,把鼠咬死就算,一口也不吃,有些只会捕鸟,看见老鼠都懒得去追。 欧洲人以为一只猫有九条命,因为它很难致死。这话在文学上用得很多。德国的谚语甚至有“一只猫有九条命,一个女人有九只猫的命。”表示女人的命比猫还要多几倍。从动物学的观点说,猫的命是有许多生理上的特长来保护着它。最惹人注意的是,凡猫从高处摔下,无论如何,四条腿总是先落在地上,不会摔伤。这现象固然是由于猫的祖先升树的习性所形成,但主要的还是它能利用身体的均衡运动。脊椎动物的耳里有半圆管司身体的均衡作用。这半圆管的功用在耳司听觉以前便有了。听觉是动物进化后才显出的作用,在此以前,身体的均衡比较重要。猫还保持着它灵敏的均衡作用,所以无论人怎样扔它,它很容易地翻过身来,使四只脚先到地。而且它的脚像安着弹簧一样,受全身的重力,一点也没伤害。如果一只猫不会这样,那就是因为它太被豢养惯了。 猫对于人的关系那么久远,养它的人不一定是为治鼠,才把它留在家里。它也是家庭的好伴侣。

钱钟书:打狗要看主人面,打猫要看主妇面 “打狗要看主人面,那么,打猫要看主妇面了--”颐谷这样譬释着,想把心上一团蓬勃的愤怒像梳理乱发似的平顺下去。诚然,主妇的面,到现在还没瞧见,反正那混账猫儿也不知躲到哪里去了,也无从打他。只算自己晦气,整整两个半天的工夫全白费了。李先生在睡午觉,照例近三点钟才会进书房。颐谷满肚子憋着的怒气,那时都冷了,觉得非趁热发泄一下不可。凑巧老白送茶进来,颐谷指着桌子上抓得千疮百孔的稿子,字句流离散失得像大轰炸后的市民,说:“你瞧,我回去吃顿饭,出了这个乱子!我临去把誊清的稿子给李先生过目,谁知他看完了就搁在我桌子上,没放在抽屉里,现在又得重抄了。” 老白听话时的点头一变而为摇头,叹口微气说:“那可就糟啦!这准是‘淘气’干的。‘淘气’可真淘气!太太惯了它,谁也不敢碰它根毛。齐先生,您回头告诉老爷,别让‘淘气’到书房里来。”他躬着背蠕缓地出去了。 “淘气”就是那闹事的猫。它在东皇城根穷人家里,原叫做“小黑”。李太太嫌“小黑”的称谓太俗,又笑说:“那跟门房‘老白’不成了一对儿么?老白听了要生气的。”猫送到城南长街李家那天,李太太正在请朋友们茶会,来客都想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一个爱慕李太太的诗人说:“在西洋文艺复兴的时候,标准美人都要生得黑,我们读莎士比亚和法国七星派诗人的十四行诗,就知道使他们颠倒的都是些黑美人。我个人也觉得黑比白来得神秘,富于含蓄和诱惑。一向中国人喜欢女人皮肤白,那是幼稚的审美观念,好比小孩只爱吃奶,没资格喝咖啡。这只猫又黑又美,不妨借莎士比亚诗里的现成名字,叫它‘dark lady’,再雅致没有了。”有两个客人听了彼此做个鬼脸,因为这诗人说话明明双关着女主人。李太太自然极高兴,只嫌“dark lady”名字太长。她受过美国式的教育,养成一种逢人叫小名以表亲昵的习气,就是见了莎士比亚的面,她也会叫他Bill,何况猫呢?所以她采用诗人的提议,同时来个简称,叫“Darkie”。大家一致叫:“妙!”这猫听许多人学自己的叫声,莫名其妙,也和着叫:“妙!妙!”(miaow!miaow!)没人想到这简称的意义并非“黑美人”,而正是李太太嫌俗的“小黑”。

丰子恺:白象真是可爱的猫 白象是我家的爱猫,本来是我的次女林先家的爱猫,再本来是段老太太家的爱猫。 抗战初期,段老太太带了白象逃难到大后方。胜利后,又带了它复员到上海,与我的次女林先及吾婿宋慕法邻居。不知为了什么原因,段老太太把白象和它的独子小白象寄交林先慕法家,变成了他们的爱猫。 我到上海,林先、慕法又把白象寄交我,关在一只无锡面筋的笼里,上火车,带回杭州,住在西湖边上的小屋里,变成了我家的爱猫。 白象真是可爱的猫! 不但为了它浑身雪白,伟大如象,又为了它的眼睛一黄一蓝,叫作“日月眼”。它从太阳光里走来的时候,瞳孔细得几乎没有,两眼竟像话剧舞台上所装置的两只光色不同的电灯,见者无不惊奇赞叹。收电灯费的人看见了它,几乎忘记拿钞票;查户口的警察看见了它,也暂时不查了。 白象到我家后,林先、慕法常写信来,说段老太太已迁居他处,但常常来他们家访问小白象,目的是探望白象的近况。我的幼女一吟,同情于段老太太的离愁,常常给白象拍照,寄交林先转交段老太太,以慰其相思。同时对于白象,更增爱护。 每天一吟读书回家,或她的大姐陈宝教书回家,一坐倒,白象就跳到她们的膝上,老实不客气地睡了。她们不忍拒绝,就坐着不动,向人要茶,要水,要换鞋,要报看。有时工人不在身边,我同老婆就当听差,送茶,送水,送鞋,送报。我们是间接服侍白象。

梁实秋:白猫王子,我们的邦妮贝尔 五年前的一个夜晚,菁清从门外檐下抱进一只小白猫,时蒙雨凄凄,春寒尚厉。猫进到屋里,仓皇四顾,我们先飨以一盘牛奶,他舔而食之。我们揩干了他身上的雨水,他便呼呼地倒头大睡。此后他渐渐肥胖起来,菁清又不时把他刷洗得白白净净,戏称之为白猫王子。 他究竟生在哪一天,没人知道,我们姑且以他来我家的那一天定为他的生日(三月三十日)。 凡是我们所喜欢的对象,我们总会觉得他美。白猫王子并不一定是怎样的美丰姿,可是他眉清目秀,蓝眼睛、红鼻头、须眉修长,而又有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腰臀一部分特别硕大,和头部不成比例,腹部垂腴,走起来摇摇摆摆,有人认为其状不雅,我们不以为嫌。 猫和人一样,有个性。白猫王子不是属于“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那个类型。他好像有他的尊严。有时候我喊他过来,他看我一眼,等我喊过三数声之后才肯慢慢地踱过来,并不一跃而登膝头,而是卧在我身边伸手可抚摸到的地方。如果再加催促,他也有时移动身体更靠近我。大多时他是不理会我的呼唤的。他卧如弓,坐如钟,自得其乐,旁若无人。至少是和人保持距离。 人之好恶本不相同。我不否认猫有一些短处,诸如倔强、自尊、自私、缺乏忠诚等等。不过,猫,和人一样,总不免有一点脾气,一点自私,不必计较了。家里有装潢、有陈设、有家具、有花草,再有一只与虎同科的小动物点缀其间来接受你的爱抚,不是很好么?

季羡林:养猫后才发现,我脆弱的很 我从小就喜爱小动物。同小动物在一起,别有一番滋味。它们天真无邪,率性而行;有吃抢吃,有喝抢喝;不会说谎,不会推诿;受到惩罚,忍痛挨打;一转眼间,照偷不误。同它们在一起,我心里感到怡然,坦然,安然,欣然;不像同人在一起那样,应对进退、谨小慎微,斟酌词句、保持距离,感到异常地别扭。 十四年前,我养的第一只猫,就是这个虎子。刚到我家来的时候,比老鼠大不了多少。蜷曲在窄狭的室内窗台上,活动的空间好像富富有余。它并没有什么特点,仅只是一只最平常的狸猫,身上有虎皮斑纹,颜色不黑不黄,并不美观。但是异于常猫的地方也有,它有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两眼一睁,还真虎虎有虎气,因此起名叫虎子。它脾气也确实暴烈如虎。它从来不怕任何人。谁要想打它,不管是用鸡毛掸子,还是用竹竿,它从不回避,而是向前进攻,声色俱厉。得罪过它的人,它永世不忘。我的外孙打过一次,从此结仇。只要他到我家来,隔着玻璃窗子,一见人影,它就做好准备,向前进攻,爪牙并举,吼声震耳。他没有办法,在家中走动,都要手持竹竿,以防万一,否则寸步难行。有一次,一位老同志来看我,他显然是非常喜欢猫的。一见虎子,嘴里连声说着:“我身上有猫味,猫不会咬我的。”他伸手想去抚摸它,可万万没有想到,我们虎子不懂什么猫味,回头就是一口。这位老同志大惊失色。总之,到了后来,虎子无人不咬,只有我们家三个主人除外,它的“咬声”颇能耸人听闻了。

汪曾祺:我不喜欢猫 我不喜欢猫。 我的祖父有一只大黑猫,这只猫很老了,老的懒得动,整天在屋里趴着。 从这只老猫我知道猫的一些习性: 猫念经。猫不知道为什么整天“念经”,整天呜噜呜噜不停。这呜噜呜噜的声音不知是从哪里发出来的,怎么发出来的。不是从喉咙里,像是从肚子里发出的。呜噜呜噜……真是奇怪。别的动物没有不停地这样念经的。 猫洗脸。我小时洗脸很马虎,我的继母说我是猫洗脸。猫为什么要“洗脸”呢? 猫盖屎。北京人把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想遮盖而又遮不住,叫“猫盖屎”。猫怎么知道拉了屎要盖起来的。谁教给它的—母猫,猫的妈? 我的大伯父养了十几只猫。比较名贵的是玳瑁猫—有白、黄、黑色的斑块。如是狮子猫,即更名贵。其他的猫也都有品,如“铁棒打三桃”—白猫黑尾,身有三块桃形的黑斑;“雪里拖枪”、黑猫、白猫、黄猫、狸猫…… 我觉得不论叫什么名堂的猫,都不好看。

“猫一眼就知道你喜欢它,还是不喜欢它。 但问题是,它一点也不在乎。”

内容摘自《文人与猫》 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6-1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496 投诉
文学艺术
本专集共有 34 篇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junci
创作 253 粉丝 1582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6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