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汉
+ 关注 已关注 相互关注
6月22日 2017

探访山西古村镇(79)经坊村一一潞商大贾陈家圪廊,精雕细琢凝固繁华

— 原创 —

经坊村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县县城东侧,村里一座当地百姓称之为陈家圪廊的深宅大院默默矗立。它就是昔日潞商的杰出代表——陈氏家族的宅院。它见证了陈家发展的兴衰荣辱,它承载了几代潞商不朽的创业传奇。虽然大院如今已是残垣断壁,却不失当年潞州铁商之首的气派。大量精美的石雕、砖雕、木雕诉说着整个大院曾经的辉煌和绚丽……比较今天数座名闻遐迩的晋中大院,它更是黯然失色。有谁知道,它的主人就是当年叱咤风云的潞商大贾、京城铁业的龙头老大。

明代末年,社会动荡,天灾人祸接连不断。祖籍河北邯郸的陈氏先人一路颠沛流离,来到潞安府长治县的一个小村落——经坊村定居下来,住在村东土崖下的洞沟里,由此繁衍生息。至清乾隆时,陈家靠走街串户做些小买卖,给别人打工等,逐渐有些积蓄,盖起三四孔窑洞。当时潞安铁业正处于兴盛时期,许多人依托铁业发家致富。长治县荫城作为北中国的冶铁中心,自古就有“天然铁府,万里荫城”之说。陈家主人带着儿子陈钟生到铁府荫城谋生,租一门店做小铁货生意。他们经常从一李姓铁货庄进货。13岁的小陈钟生聪明伶俐,办事利索,很得李姓东家赏识,因此被李姓东家收作学徒,到京城李家的“恒盛毓”铁货铺帮忙。小陈钟生起早贪黑,跑前跑后,伺候掌柜,努力学习经营待客之道。经过多年历练,至43岁时,陈钟生被东家聘为掌柜,独撑门面。47岁时,陈已成为京城铁货行业中有名的人物。陈钟生自身尝尽人生的酸甜苦辣,知道成才不易。让儿子从小就接受锻炼。他把大儿子陈毓祺带在身边,跟自己学习经营之道。陈毓祺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只几年功夫,就在父亲帮助下在北京前门大街创立了“东和丰”铁货铺。陈毓祺诚实守信,将“东和丰”铁货铺做大做强,财源滚滚。陈毓祺乘势又在崇文门外再创“西和丰”铁货铺,也是生意兴隆。到清咸丰年间,陈毓祺已成为京城铁货界的龙头老大。陈毓祺深感创业维艰,精心陪养下一代。儿子陈孟松没有辜负父亲期望,渐渐成长为潞商新一代的代表人物。清光绪年间,陈孟松在崇文门外创立“丰裕成”铁货铺,同时兼并了京城老字号李家的“恒盛毓”铁货铺。陈家事业发展如日中天。陈家商业上的成功,也惠及了邻里乡亲。经坊村及周围村庄有很多人为陈家打工,从而支撑起陈家偌大的产业。    到陈孟松的独生子陈慎德这一代时,陈家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陈慎德从小就饱读诗书,加上自己的努力,成为同龄中出类拔萃者。陈慎德早年留学日本,归国后,继承家产,成为陈家新一代掌门人。这时,陈家家大业大,不仅经营铁货,而且兼营客栈、陶瓷、丝绸、粮盐、布匹等,拥有店铺百余间,光在京城就有四大铁货铺,稳居京城铁界老大地位。在此基础上,陈慎德又将铁货生意从京城延伸到天津,开设“秀升和”、“德生和”等铁货铺。在生意发达的同时,陈慎德创新思路,营建了自家的千里商路,从而保障了稳定且较为低廉的货源供给。他首先在潞安城内设立了“上义客货栈”,由此再向京津拓展业务,相继在黎城、涉县、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北京、天津等地开设客栈,其中大约每隔二十多里就开设一个店铺、客栈,构筑了自家的运输团队和网络(相当于现在拥有自己的物流公司,而且沿途住自家客栈还不用花钱)。    在时局艰难、水深火热的民国,陈慎德受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影响,一直致力于“实业兴国”。除将自家产业发扬光大外,他还于同乡好友和秉清合伙开办峙峪机器煤矿,并资助和秉清在长治开设报馆(因思想激进被查封)。1930年,陈慎德捐资一万多银元建立长治第一座图书馆,还把自己的全部藏书拿出供人们阅读。抗战爆发后,陈慎德响应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积极参加救亡运动,多次捐款、捐粮,赈济灾民。1946年,长治实行土改,陈慎德的房产、田产充公,陈家大院作为私人宅院的历史从此终结。    随着陈家事业的蒸蒸日上,陈家逐步有能力、有魄力去大规模构建自己的宅第。清嘉庆年间,陈钟生主持修建了陈家老院。道光年间,陈毓祺兄弟主持修建了陈家新院。光绪年间,陈孟松主持续建了三教堂、书房、祠堂、牌坊等。民国初年,陈慎德主持增建了大院围墙、花园、果园等。多次修建扩建后,陈家大院形成如今的规模。

顺着进村的道路,走过一段狭窄的小路,拐过小路的尽头,眼前的景象恰是柳暗花明又一村。陈家大院依地势而建,共13个大院、29个小院以及其他建筑物组成,占地面积约30000平方米。由一条东西走向的青石道路分开,形成南北两个大院。各个院落分工明确,有主人居住的,家丁居住的,有仓库、车马房,还有修建着鱼池、花池和假山的后花园。

走进陈家大院,一大片紧紧相连、风格相近的古代建筑立刻填满视野。那些错落有致、高矮相间的房屋让人有一种置身迷宫的错觉。主院大门造型讲究,十分高大,门上的铁器装饰和旁边精致的平安壁,充分显示出主人的品位,虽然不少房屋坍塌,但是摆放在门前、装点在院落里造型别致、工艺精美的各种石雕、木雕和砖雕依旧透露着潞商大院的非凡气派。看上去已是残垣断壁陈家大院,却一点也不失当年潞州铁商的恢弘气势。各个院落里残留的石雕、木雕和砖雕就足以印证出整个大院曾经的辉煌和绚丽,这些保留下来的艺术珍品凝固了当年的繁华风貌。

陈家大院巨型砖雕阴阳八卦图,坐落于陈家新院后大门风道墙壁上,通高约7米,图案直径有2米多,图案造型优美,雕刻精良,虽有百年历史,但依旧清晰。耐人寻味的图案,时刻警示着陈家后人“泰极否来”易,“否极泰来”难的道理。

近年来,围绕陈家大院的保护与开发,当地政府和村民做了一些呼吁和筹备工作。愿陈家大院这样的历史文化遗产能得到妥善的保护和科学的开发,愿陈家大院所承载的潞商精神得到发扬光大。

文字编写参考相关资料 图片拍摄均为山汉原创 谢谢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3097 投诉
探访山西古村镇
本专集共有 100 篇

支持原创作品,期待你的赞赏

我的赞赏码

长按识别二维码给作者赞赏

记得在赞赏留言中写下名字哦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发自圈子
本作品入选糖水兴趣圈
人已加入
原味古村镇
原汁原味的中国古村镇,迂回曲折的不朽传说。
加入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山汉
创作 230 粉丝 1817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4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