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瑟
+ 关注 已关注 相互关注
6月21日 2017

老街怀旧

心血来潮,总想把几年前的博文改成格图。忙里偷闲,将这篇发在新浪博客的"老街怀旧"整理成格图,与大家分享 。希望你能喜欢,

我的中学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它建立在前门外西河沿这条老街的西头。如今也算的上是历史文物,(北京师大一附中校园)。

百年后的一次校庆之日,我回到附中和老同学一起谈笑风声,漫步在校园的林荫下。

校园变化真大,少年时在此读书,一挥间往事如烟,回想起少年时代的轻狂,心中到是少了些退休后的焦躁,给自己添了几分宁静。

老同学丰盛的聚会安排在内城的“北平居”老店。老友们酒过三巡,好像清风带走了浮尘,开启了尘封已久的心扉,思悠悠往事,惜匆匆流芳。

一丝秋风吹的让午后妩媚的娇阳也显得不再娇艳。坐在我旁的友仙班长兴致浓浓的和我谈起她乔迁的新居和旧宅的追忆,我思路又回到年少时生活在那片胡同里的四合院和老房子。是呀,我是想写写那已失去和即将失去的老街和四合院。

老北京的最有代表性的街道是前门大街。前门”又称正阳门,我小的时侯住在前门附近,记得紧邻正阳门外有条河,叫护城河。河的北岸是高高的城墙,河的南岸是前门外大街和著名的大栅栏商区和商贾及北京平民住户。

我少年时,夏日里经常去护城河游泳,爬城墙逮蛐蛐,捉蝈蝈,正阳门剑楼正面是座大的石桥。护城河水从桥下湍湍流过。桥栏是汉白玉雕刻的图案(好像是寿桃型)桥面铺的巨大的石条,过桥后东西走向的有一条街,因为它紧靠前门护城河,西面街道叫西河沿街,东面街道叫打磨厂胡同。:

至今西河沿街,有的住户门楣上还保留着两个门牌(红·蓝),蓝色的是民国时期的。自光绪末年至1930年,宣武区和崇文区所在地区称为外城,以正阳门大街为分界,东西两侧各分为五个区,西河沿属外右一区。

1930年,外城重新划分为 “外一区”至“外五区”西河沿属于 “外二区”,蓝色门牌是1930年的,民国时期这条胡同就叫做“西河沿”现在改叫“前门西河沿街”应该是新中国以后的事情。

我小的时候,西河沿街是个石板路,道路宽阔,街的东头把口是“华北楼”的饭馆,往西是交通银行,盐业银行大楼,还有热闹非凡的劝业场及众家商号。

北京劝业场这所建筑始建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当初的名字是“京师劝工陈列所”,是官办工艺局产品展销馆,位于西河沿街的门是北门,建筑体量不大,但是非常规整协调,采用了爱奥尼柱、花瓶栏杆阳台、圆拱形山花等西式古典装饰。

1908年遭遇火灾,1914年在原址重建北京劝业场,不久又再次失火,1918年重建,不久再次被焚毁,又一次重建开业是1923年,这次重建的建筑留存至今,已经近百年了。

《北京古建筑地图》中记载道:“西河沿这条街自明朝至清中叶时以书肆闻名,清中叶以后又聚集了银钱业公会,正乙祠、仁昌金店、汇泉银号、乾云生银号等早期金融机构,清末民初又在此设立了交通银行、盐业银行、金城银行、中原证券交易所等近代金融机构,因此被称为旧京的‘金融街’。”

原前门西河沿街29号,就是当年的金城银行,西河沿当时是诸多银行汇聚之处,除了交通银行和盐业银行,还有:河北银钱局、中国银行南城办事处、上海银行南城办事处等。金城银行在路北,门面是西式建筑,内部则是典型的四合院传统建筑,现在已拆的面目全非了。文革前我的同学就住在里面。

交通银行的西边曾经是著名的“前门菜市场”,它是当年北京城内最大的菜市场。

朱家缙先生在《老饕漫笔》写到:“北京人吃的螃蟹来自天津附近的胜芳。北京前门西河沿菜市场有个螃蟹批发站,最大的螃蟹每一斤两只。正阳楼饭馆把这种螃蟹用芝麻喂养几天再供应顾客,的确异常肥美。”说的就是这个前门菜市场,后几经改建。更名为西河沿菜市场。

我小时候也常去这里玩耍,西河沿菜市场南北通透,十分庞大,鱼虾蟹,各种青菜,豆制品,蛋类,点心糖果,各类罐筒,鸡鸭鱼肉,清真牛羊肉,各种酱菜等,应有尽有。只是大厅里的空气浑浊,气味难闻,现在还难以忘怀。

紧邻菜市场的是六联证章厂,它设在路北的一座二层的小楼里,门脸不大,楼后面还有一个院子也不大,却是当年西河沿最大的一家证章厂,之所以叫六联,是因为六个资本家联合办的这个厂。文革期间改做红旗证章厂,我同学的家与证章厂一墙之隔,少年时,我和同学也曾有过翻墙偷摸半成品毛主席像章去倒换的故事,另叙。

证章厂的对面是民国时著名的马应龙眼药店,它是一座灰砖小楼,青绿的磁花砖镶嵌在楼面的中部,底部。砖雕的招牌是用隶书体书写的,时间过久的风化剥落已看不出自何人之笔,楼上的窗户是拱形的,镶嵌的色彩玻璃,楼面的女儿墙上还有刻石雕花,虽然现在败落,但还是能看出当年老号马应龙的奢嗜和富有,我中学的友仙班长的家就在这个小楼里。和友仙聊天谈起这栋小楼,友仙是情不自禁叙说他们家搬进这栋豪华小楼的过程,据说,和平解放北京,此楼充公了。是当时进城的军管干部临时周转住所,友仙的父亲是从'哈军工'来京的,经组织安排住进这小楼,一晃半个世纪多了,现在面临拆迁,小楼也是一片狼藉,沧桑无力。

西河沿街53号是原万寿关帝庙,又称“双旗杆关帝庙”,是一座明朝旧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时,这里“惜字纸老会”,提倡将所有写字的纸张统一焚毁,避免随意丢弃,有辱斯文。院里面的许多间空房在那个时候就已经被商贩分而居之,但是从外观上还保留着明朝老庙的风范。现庙舍无存,原址曾建“贵遵招待所”。

西河沿街的中偏西路北还曾经有另一座关帝庙,别名“粗旗杆庙”,以示与“双旗杆关帝庙”区别,现在已踪迹全无。

老北京饭店宿舍,也是个二层楼的老建筑物,进楼后是个巨大的天井,后面还有院子,我也有同学在里住,当年服务业的许多老干部都住在里面。宿舍的对面是个煤场,前门外的住户冬季用的煤球,基本是由它供给的。

142号院具有典型的民国风格。从外面看,大门规整,拱券和正中的砖雕以及宽敞的大门。据说民国时曾经是一家医院,后又改成药铺。是个典型的三进的四合院,现在的街门门楣下方月牙形的木框镶嵌红、黄、蓝、绿四色玻璃,更是非常罕见的珍贵遗存。

前门西河沿街67号现在是北京大众旅馆,民国年间这里是著名的“正阳旅馆”。虽然现在旅馆前门脸贴上了白色瓷砖已经意趣全无,但是从隔壁平房的顶上望过去,还是能看见当年正阳旅馆通体青砖青水墙构成的体量巨大的建筑。文革后期,街道和红卫兵查检来京人员,我去过那正阳旅馆,那一小间一小间的格子房,和现在的宾馆相比,呵呵,实在是不敢恭维。

西河沿街西行至196号,这里是中原证券交易所旧址,现在是中科院家属宿舍。中原证券交易所始建于民国初年,坐南朝北,,南北两侧是格局完全相同的两层楼房,面阔五间,进深两间,为当年的办公室。中间部分进深五间,一层完全敞开,是当年的营业大厅,二层为环行走马廊,西式曲线型铸铁栏杆,周围有一圈进深一间的小型营业室。南北西侧各有一座通往二层的木质楼梯,西式风格。

中间是贯通两层的天井,天井高出二层天花板约一层的高度,一眼看上去有三层楼高,天井上方是三角形桁架罩棚,四周开气窗,向黄、蓝两色彩色玻璃,一层主入口两侧各开两扇高窗,二层共开五扇方窗,中式大门,门上方安有玻璃气窗,木质隔扇装饰。顶部有女儿墙,正中门头为枋心灰塑花草图案。可见设计者用心良苦。这种中西合璧的建筑在民国初期是不多见的。

西河沿街有一些会馆,22号是大宛会馆,192号是蒲仙会馆,还有萧山会馆、渭南会馆等,现在已经都面目全非,只有位于西河沿街西口路南的银号会馆还保留着。

银号会馆又称“正乙祠”,位于西河沿街220号,原址为明代寺庙,清康熙六(1667年)由浙江绍兴商人集资,利用古寺旧址建祠堂,供奉正乙玄坛老祖即财神赵公明。正乙祠坐南朝北,临街为九间倒座北房,正中一间辟为出入口,为广亮大门。正乙祠真正为人所知的是它里面的戏楼,戏楼布局紧凑,装饰讲究,戏楼分两层,两旁有楼梯,中心为马蹄型,上有罩棚,只用一个大卷棚顶,可容纳数百人,在会馆戏楼中别具特色。

正乙祠”的对面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艺术家裘盛戎的宅院,

“正乙祠”旁边是222号院落西院的主人名叫林培炎,是著名的口腔医学专家,也是林氏大宅门内的第三代传人。林家的西河沿老宅,在八国联军进北京时,曾住过德国兵。

1936年,给林老太爷办十周年祭时,其排场之大,令人瞠目。祭日由林子安在正乙祠操办。当时,他请来梅兰芳、王瑶卿、李多奎、萧长华等名角唱堂会,当时的戏单留存至今。节目单上除有京城名伶,还有天津唱大鼓的“小彩舞”骆玉笙、鼓界大王刘宝全、戏法大师“快手刘”、相声演员侯宝林等名家。政界军界商界报界的名人来了数百人,看演出的近千人,此事轰动京城。林子安也落下了“林百万”的绰号。著名科学家蒋筑英曾在林家的西河沿老宅留下了6年的生活足迹。

《帝京岁时记胜》写道:“正阳门之东,打磨厂、西河沿、廊房巷、大栅栏花灯为最。”那时还有这样的民谣流传:西河沿里观花灯,冰灯纱灯分外明,人群拥来又挤去,只见人头乱摆动。

当年乾嘉时俞清源在《春明丛谈》中也描绘出西河沿这条街皆殷商巨贾,设市开廛。凡金银珠宝以及食货如山积,酒榭歌楼,欢呼酣饮,恒日暮不休。”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盛况。西河沿这条街在文人墨客的笔下被描绘为“绿杨垂柳马樱花”,马路两侧,红绿相映,往来行人,乐而忘返。是呀,如今老北京真的在消逝

我少年生活的地方也在消失。那浸透岁月沧桑的石板路,有穿老“棉窝”的脚轻轻走过;小巧玲珑的砖雕门楼上,丛生的枯草映着夏日瓦蓝的天。滴滴血汗积攒盖起的祖宅,西河沿每家老户,每个院落,都有精彩的故事。

一家家饱经沧桑的银号、商号,炉房、钱庄、银行经过了几百年的岁月洗礼,至今遗迹仍在,厚重坚实,熠熠生辉,仿佛对过往的人们诉说着西河沿作为北京商贾的辉煌。

历经700多年历史沧桑,前门商业区内的老字号几经沉浮,经营着中国传统商业的百年神话,尽管它们中的一些已有些老态龙钟。是的,世事更替,日月如梭。

今日的西河沿已破烂不堪,但,它从前的辉煌还是让人们记住,西河沿街的历史像金子一样,闪烁着它必露的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746 投诉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若瑟
创作 19 粉丝 10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0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