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榜梯田位于贵州省从江县,是可与云南元阳梯田、广西龙胜梯田媲美的著名梯田。加榜梯田总面积近1万亩,主要分布在党扭至加榜全长25公里的公路两侧,集中在党扭、加页、加车等村庄周边。古朴苗寨与秀美梯田相辉映,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无不体现出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参加完台江苗族姊妹节的活动,在凯里与旅友摄友会合后,于4.12经雷山(朗德)、榕江,前往从江县加榜梯田景区。据说梯田已经开始注水,正是拍摄水田的最佳时机。
由于走省道多为盘山公路,中有数十公里施工路段,一路颠簸且行且摄,抵达加榜乡加车(音居)村已是晚上八点多了。入住摄友客栈,四野静寂、月光如水、映照梯田......

清晨收拾器材跟随摄友攀上观景台拍日出。

注水后的梯田闪现出银白色的光芒,更凸显梯田婀娜曲折的轮廓。

由于连续半月晴天,山谷中不见云雾升腾。


摄友们长枪大炮、严阵以待,。




旭日缓缓升起,梯田水面如镜反射日光。




勤劳的村民已经下地劳作。


晨曦中的加车村,梯田紧挨着苗寨吊脚楼。




水田里的红萍可作为绿肥,也可作鱼类饲料。


村民在疏通排水通道,以调节梯田水位。






荷锄挑担走在田埂上的苗女是绝佳模特。




人牛协作开始犁田,搅动一池春水。






苗乡稻田都是依山而开,等高线走向随山势地形的变化而变化。山坡海拔的高低,坡度的平缓及山坡大小决定了梯田大小和形态。



梯田景区目前还没收费,加车村为其中最大的村寨,这里有不少农家客栈,可满足最基本的食宿要求。




往村外的加车河谷下行,可到达著名的螺丝田。由于需深入河谷距离较远,于是就用镜头远远眺望一下。


在去往加页村途中可看见镰刀田,从其他角度看则有些像是鹅头。





加页村的梯田里有手扶拖拉机在耕作。

加榜独特的地形地貌决定了梯田面积最大不过一亩,多数田是只能种一二行禾的“带子丘”和“青蛙一跳三块田”的碎田块,最小者仅有簸箕大。



公路下方出现大片的梯田和几栋吊脚楼。

我们顺着山道下行,去看望正在劳作的人们。







此时正是农忙季节,人们以家庭为单位插秧。




正午时分人们开始在田间地头吃午饭,他们热情地招呼我们共进午餐,使我们体验到苗乡淳朴的民风。

河沟里摸到的河蚌,农忙期间需要改善伙食。



育秧的塑料暖棚,使我想起了务农的日子......


田间的午餐比较丰盛,有香猪肉汤,佐以糯米饭团。热情的人们再次邀请我们共享美食,使人倍感温暖。



在《舌尖上的中国》就介绍过加榜梯田,这里的人们自古以糯米为主食,在高山梯田里种植着近百种原始的糯稻。





我发现他们插秧是一根一根插的,就像是在绣花。据说等秧苗长高后,还要拔起重新插一遍。这种栽培方法也是头一次见识,应该说是比较辛苦的。





从古到今,这个农耕民族远离现代文明的喧嚣,散落的村寨像一个个孤岛,深藏在大山深处,他们精心耕耘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获取食物的活动和非凡智慧无处不在。




绽放的油桐花。春天真美,活着真好......

梯田壮美但劳作艰苦,走进山乡苗寨,便对生活在这里的苗族山民多一分认识和崇敬。

图/文:一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