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泠
+ 关注 已关注 相互关注
6月7日 2017

【台江苗族姊妹节】从江加榜梯田印象

— 原创 —

加榜梯田位于贵州省从江县,是可与云南元阳梯田、广西龙胜梯田媲美的著名梯田。加榜梯田总面积近1万亩,主要分布在党扭至加榜全长25公里的公路两侧,集中在党扭、加页、加车等村庄周边。古朴苗寨与秀美梯田相辉映,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无不体现出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参加完台江苗族姊妹节的活动,在凯里与旅友摄友会合后,于4.12经雷山(朗德)、榕江,前往从江县加榜梯田景区。据说梯田已经开始注水,正是拍摄水田的最佳时机。

由于走省道多为盘山公路,中有数十公里施工路段,一路颠簸且行且摄,抵达加榜乡加车(音居)村已是晚上八点多了。入住摄友客栈,四野静寂、月光如水、映照梯田......

清晨收拾器材跟随摄友攀上观景台拍日出。

注水后的梯田闪现出银白色的光芒,更凸显梯田婀娜曲折的轮廓。

由于连续半月晴天,山谷中不见云雾升腾。

摄友们长枪大炮、严阵以待,。

旭日缓缓升起,梯田水面如镜反射日光。

勤劳的村民已经下地劳作。

晨曦中的加车村,梯田紧挨着苗寨吊脚楼。

水田里的红萍可作为绿肥,也可作鱼类饲料。

村民在疏通排水通道,以调节梯田水位。

荷锄挑担走在田埂上的苗女是绝佳模特。

人牛协作开始犁田,搅动一池春水。

苗乡稻田都是依山而开,等高线走向随山势地形的变化而变化。山坡海拔的高低,坡度的平缓及山坡大小决定了梯田大小和形态。

梯田景区目前还没收费,加车村为其中最大的村寨,这里有不少农家客栈,可满足最基本的食宿要求。

往村外的加车河谷下行,可到达著名的螺丝田。由于需深入河谷距离较远,于是就用镜头远远眺望一下。

在去往加页村途中可看见镰刀田,从其他角度看则有些像是鹅头。

加页村的梯田里有手扶拖拉机在耕作。

加榜独特的地形地貌决定了梯田面积最大不过一亩,多数田是只能种一二行禾的“带子丘”和“青蛙一跳三块田”的碎田块,最小者仅有簸箕大。

公路下方出现大片的梯田和几栋吊脚楼。

我们顺着山道下行,去看望正在劳作的人们。

此时正是农忙季节,人们以家庭为单位插秧。

正午时分人们开始在田间地头吃午饭,他们热情地招呼我们共进午餐,使我们体验到苗乡淳朴的民风。

河沟里摸到的河蚌,农忙期间需要改善伙食。

育秧的塑料暖棚,使我想起了务农的日子......

田间的午餐比较丰盛,有香猪肉汤,佐以糯米饭团。热情的人们再次邀请我们共享美食,使人倍感温暖。

在《舌尖上的中国》就介绍过加榜梯田,这里的人们自古以糯米为主食,在高山梯田里种植着近百种原始的糯稻。

我发现他们插秧是一根一根插的,就像是在绣花。据说等秧苗长高后,还要拔起重新插一遍。这种栽培方法也是头一次见识,应该说是比较辛苦的。

从古到今,这个农耕民族远离现代文明的喧嚣,散落的村寨像一个个孤岛,深藏在大山深处,他们精心耕耘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获取食物的活动和非凡智慧无处不在。

绽放的油桐花。春天真美,活着真好......

梯田壮美但劳作艰苦,走进山乡苗寨,便对生活在这里的苗族山民多一分认识和崇敬。

图/文:一泠

展开阅读全文


风光 建筑 人文 旅行 街拍
阅读 1992 投诉
2017台江苗族姊妹节
本专集共有 7 篇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
发自圈子
本作品入选糖水兴趣圈
人已加入
梯田情愫
徘徊在重重迭迭的梯田之间,感受遗存文化的美妙
加入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一泠
创作 190 粉丝 3275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49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