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汉
+ 关注 已关注 相互关注
5月23日 2017

探访山西古村镇(72):窦庄村——九门九关“小北京”,青史留名“夫人城”

— 原创 —

“天下庄,数窦庄,窦庄是个小北京。”这是明清以来在山西沁水一带广为流传的一句民谣,也是沁水县嘉峰镇窦庄村人的记忆。是谁修建了名重一时的窦庄古城堡?它为什么被称为“夫人城”?又为什么有“小北京”之称?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庄古城堡是历史的见证者,它神秘、厚重,却又充满灵性,让人不得不去一探究竟。

这个沁河河畔的北方小村,毗邻郭壁村,其三面环水,一面靠山,风景秀美。窦庄修建于何时?据流传下来的《窦氏家谱》记载,其祖先窦璘参辅宋仁宗赵祯平息农民、士卒和少数民族起义而受宠,恩德荫及后人,其子窦勋赠封左领卫大将军,其孙窦璘,敕封左屯卫大将军。后来为避战乱窦氏由陕西扶风迁徙到端氏县(现沁水县)。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窦氏家族择地兴建窦府,即窦庄古堡(窦庄村)。在卧牛山下的瓮水滩,窦氏家族划拨西曲里(今曲堤村)给土族张姓(当地贫民)为其先冢守墓,张姓从此世居此处。到了明代中后期,窦姓家族势力渐衰,而出身寒门的张姓家族金榜提名者绵延不绝,辉煌十余代而不衰。 明代天启年间,官场腐败,社会黑暗,致使民不聊生,农民起义接连爆发。为保卫家园,曾官居大理寺正卿的张五典告老回乡后开始构筑窦庄城堡,张五典病故后,由其妻及儿子张铨主持营造,前后共历时9年,于崇祯二年(1629年)告成。当时的窦氏城因气派华丽而引起乡人邻里的惊讶,留下了"天下庄,数窦庄"的民谚。

窦庄是晋城沁河流域现存古堡中最早的一座,总占地面积为十公顷。现存古建群东西、南北约200米,成片面积约为40000平方米。窦庄古城是在宋代窦氏老宅的基础上,以校场为中心修建的。东西南北各设大门小门2个,并在紧靠西门的原张家老宅筑瓮城一座,形成了九门九关。  四大城门高五至七丈,城墙高三丈,墙厚五尺。城门下为砖圈拱门,有门有栓,中为兵室,可容兵卒五人。上为瞭望台,垛墙护围,共为三层。现存南门已被淹没120公分,北门还算完整,虽墙体损坏严重,主体建筑仍清晰可见。东门、西门俱毁。残垣断壁的城墙和部分藏兵洞尚存。  窦庄的城墙较为特殊。周边民居的后墙就是城墙,室内设有暗道,遇紧急情况,可在屋内直登城墙。原城墙长约1000米。城边建有当铺、功德牌坊及寺庙等。城内没有十字街,只有一条大的丁字街和几条纵横不一的小丁字街将城里六片大的区域分割开来。街道两旁为排列整齐的"四大八小"的二层四合院。院里大都宽敞,面积大约有五六十平米。院子里的建筑多为暗一明二的三层结构,暗一为地下室,二、三层为明楼房屋。其楼梯都设在门侧或院子里的某一个角落,而且楼梯的走向不是在一个方向层层向上,而是每走过一层,就调换一个方位,使之防避外人偷袭或攀登。每个院子里几乎都有带回廊的厅房,气派讲究。  现在城内保存较完好的建筑有尚书府、九宅院、念修院、怡善院、贾家大院、古公堂等10多个明清院落。近年来,窦庄被前来考察的专家学者誉为研究明清时期北方民居建筑的最具典型代表。它开启了沁河流域乡村城堡建筑的先河,此后,湘峪、皇城、砥洎城等古堡相继落成。所以称窦庄为沁河第一堡当之无愧。

明清两朝曾是晋商发展的黄金时期,这里又地处沁河的重要渡口,具有水运交通优势,早在明清之际就成为晋东南的商贸重镇。“金郭壁、银窦庄”正是形容两村当时的富有。走进窦庄,古商业街,“当铺胡同”名震四方。走过窦氏祠堂“安贞吉”、常家大院、佛庙等地,来到小北门,穿过有名的“九宅巷”,每一个宅院的大门,都可进院堂、通街巷,街巷接着城墙。很多个院内暗设小门,院院互通,倘若外人进入,虽能曲径通幽,但总摸不清门户通道,如进迷宫,无所适从。一旦敌寇来犯,窦庄村民就可以利用这些曲径迷道与敌人周旋,既可抵抗,又能逃生,邻里之间还可相互支援,真是“一门通百户,百门串遍村”。穿行在这些深宅大院、祠堂庙宇之间,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九门九城三十六院,下雨不湿鞋,串门不出街”,这是老百姓对老城建制的最直接崇拜。

为什么称窦庄为“小北京”?相传,当年窦村有人在北京为朝廷高官,其母想到北京看皇城,但由于其母脚大脸丑,皇宫又非一般人能随意进出,便派人在村中按紫禁城样,修筑城池、街景和院落,这便有了窦庄为“小北京”之说。   然而,这只是传说,权威的说法是,窦庄古堡东西、南北各长均500米,修筑城墙2000余米,整体布局呈“卍”字形,分东、西、南、北四条街和四条小巷,在街、巷与城墙交接处设城门楼,东、西、南、北四大四小共建有八座城门楼,加上祖居尚书府所修小城——“瓮城”,共九门,故有九关,合称九门九关。因城堡布局形状类似紫禁城,故当地人俗称其为“小北京”。 传说也好,历史也罢。如今,我们只能通过那一座座“进士第”“尚书府”,去想象当年窦庄的规模与鼎盛,去感受彼时“小北京”的风采和魅力。

除了“小北京”,窦庄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那就是“夫人城”。相对前者的传说色彩,后者则有史可查。《明史》中明确记载,窦庄以“夫人城”闻名天下。 明崇祯四年五月,张献忠与王嘉胤率农民起义军从陕西杀入山西。他们打着"杀富济贫"的旗号,每到一处便抢劫富户。窦庄当然难逃此劫。  此时的窦庄,张五典及儿子张铨已经去世。家里只有张铨的妻子霍氏当家。族人请霍氏远走避难。霍氏夫人说:"避贼而出,家不保;出而遇贼,身更不保。不如盍死于家。"夫人将庄中男丁六十七人,壮妇四十三人,共一百一十人组织起来,组成护庄兵丁,日月习武,看守庄园。  这年六月二十六日,王自用首次率起义军攻打窦庄。霍氏夫人率僮仆家丁坚守城池,抗击"流寇"。农民军攻打四天四夜,终于不克而去。第一次攻打不成的王自用第二年九月、十月率三万之众再围窦庄,但始终未遂。窦庄夫人城的美誉更是名扬千里。此后沁水、阳城一带也纷纷效仿窦庄,建起了军事与民用相结合的城堡,共五十四处之多。 《明史》记载:泽潞各州县除了窦庄小小的城堡外,俱为义军攻下。  明兵备道王肇生上疏褒扬"窦庄城"为"夫人城"。(《明史·烈女传》) 皇帝还亲赐玉笔"燕桂传芳"。

目前,窦庄已被列入到国家文物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数据库、山西省南部文物保护重点工程,国家将列专项资金进行整体修缮保护。豆庄村已成立了小北京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努力开发古城。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窦庄就会成另一个“皇城相府”。

文字编写参考相关资料 图片拍摄均为山汉原创 谢谢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风光 建筑 人文
阅读 865 投诉
探访山西古村镇
本专集共有 100 篇

支持原创作品,期待你的赞赏

我的赞赏码

长按识别二维码给作者赞赏

记得在赞赏留言中写下名字哦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发自圈子
本作品入选糖水兴趣圈
人已加入
原味古村镇
原汁原味的中国古村镇,迂回曲折的不朽传说。
加入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山汉
创作 230 粉丝 1817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5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