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开始认识戈壁料,第一次捡在若羌,那时尚且都不懂神马是和田玉,通过捡料子学习。
后来,听说且末是玉王之乡,又转战且末,顿时大开眼界,各种山料,水冲料,戈壁料很成型的一套市场体系就在那里。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且末12年的时候全民皆玉民,上山偷料的,戈壁摊捡料的,下场雨都会跑去且末河里等着料子冲出来。(那是个真实故事,百度且末玉矿可了解)所以我那时候就常去且末,不只是收山料,每次还带一堆戈壁料,红旗大队和英乌斯塘等等几个乡,都留下我的味道!

后来不满足于平原战争,我们第一次于2012年的九月进入了昆仑山图拉牧场,由于是第一次,很青涩,没到图拉车就坏了。时隔半月之后双车进入图拉,此次到达了目的地,收了图拉的料,吃了图拉的羊,还看见了图拉最美的菇凉。为了进图拉牧场,且末土管的站长,卡子上的两个青年都成了我的朋友。

且末的戈壁料很有特色,它就像且末的山料,油性好,而且肉质更接近籽料。所以那时候追求它的人就很多,栗子黄,鸡油黄这些词都是从且末老乡嘴里传出来的,品质颜色俱佳!当然,东西好,消耗的也快。比如康奈的老周,他家店里以前几千块戈壁料,也就是短短三四年就清仓了。







且末料子少了后我就去的少了。我又去了哈密,哪里有各种泥石,奇石,还有罗布泊出的戈壁料,哈密料子更少,因为它更美,不是一捡出来就被老板收藏,就是捡石头的和喜爱石头的不愿意卖,在哈密收料就像抢似的,听见料子出来,你不过去看,几个小时就没了。一块好的戈壁料,就像一个漂亮的女孩子,追求的人太多。





所以,哈密有专业石农上万人,其他地方戈壁料价格还是几十块钱的时候哈密料子就都在五位数的层次了。垃圾都得上千,因为垃圾的颜色好!这么好的价格,这么漂亮的菇凉,终于使哈密的戈壁料资源最早的消耗完了。











现在的我只去和田了,收收策勒的料子,再顺便弄几块不贵的籽料玩玩,和田人捡戈壁料最早,因为那里是和田玉的产地,有浓厚的意识,九十年代就有人在戈壁滩上捡料子了,帮我收料的那几位维族朋友比我年纪大,他们竟然在少年时就在戈壁滩上捡料子,随便一个石农都有二十年的作战经验。








以前捡料子就卖去和田,比籽料便宜,还只捡一公斤以上的大块才能卖钱,后来有个北京的怪老头经常来乡下收,他连小到指甲盖大的都不放过,再后来马武老猫来了,万里来了,策勒的人民生活水平才直线上升!

我来策勒已经晚了,精品的白玉近两年都没见过,策勒的羊肉倒是没有少吃。这里的石商艾力成了网红,谁来这里都是他接待,而且他又喜欢吃肉,所以我每次只能入乡随俗,奉陪到底。练就了一副好胃口。近年石头没收多少,人却圆了。






今年产料季,策勒及其凄惨,五十个专业作战人员大规模协同作战,才捡了一块料子回来,产料乡恰哈乡,再也不见背着麻袋来卖料子的老乡。呜呼,策勒马上就要变天了!这里的戈壁滩要是荒芜,天下只有若羌料最多。

我喜欢戈壁料,是哪种深深埋在骨子里的爱,它不是像和田籽料那么高贵完美,但是它坚强,茫茫大漠风沙造就,酷暑寒冬生长。阳光下一晒就是千年,还是和田玉的根。其实对它的感情还是源于和田玉。如果真有一天和田玉戈壁料绝迹了,我希望世人能记住它的生长地,是哪儿片戈壁滩出产了那块料,你在手中把玩它的时候心随而去。自己求真去了解产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