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
+ 关注 已关注 相互关注
5月15日 2017

潼关古城 —— 水坡巷——老街旧屋

— 原创 —

驾车自北京到陕西省潼关1000公里;早晨5:00出发,下午4:00下了连霍高速潼关出口右拐再左拐就到了潼关老城。 出行第一站就选择这里;因为:在陕西省潼关往北,山西省芮城;东,河南省三门峡市。这就是人们说的鸡鸣三省的地方。 潼关,历朝历代都是具有战略意义,西进关中最重要的关口。

山西省芮城县界碑,山西省最南端的一个县。

陕西省潼关县界碑。黄河在这里划了个清晰的分界。

在我的脑海里,潼关是雄关。 潼关到底是怎样一个雄,我却没有一个完整清晰的形象。 2016年驾车经过这里,远远看去潼关城墙,楼阁,很是壮观(本次看过才知道,是恢复中新建楼阁)。

潼关的老县城就是今天的港口镇。 港口镇南门向东,有一条小巷子叫“水坡巷”,这就是潼关老县城留给今天的唯一遗迹了。 水坡巷是古潼关唯一幸存的古民居,这里的街道、老房屋大多为明朝洪武年间建筑群。 这里是李自成血战潼关南原之地,李自成率3万人战至10余骑神秘消失,过去叫做血泊巷,因名字不吉利,故而改名水坡巷。 古巷中部分古宅在30年代曾遭黄河对岸日寇炮火轰击,后经修葺,房屋格局还保存原貌,为了接待旅游,重新整修的街道,临街房屋,旧痕迹在减少。 水坡巷口原有牌楼,有碑,毁于文革时期。

重新修整的小门楼上牌匾青砖刻着“游麟翥凤”;从牌匾上看,象是那个时期的戏凤欢歌的街巷。

水坡巷还留着部分残破的老房屋,但是顺巷东去,从街巷及老建筑中,还能依稀看出当年的状貌——残破半塌的老建筑恢弘而不失精致,屋檐房脊窗棂门柱依然显露着当年的朱门。 个别没有人居住的残墙断壁院落,可以看出具有高大的堂屋、精巧的月亮门和蒿草没膝虫蛇横行的花园残留。精美的砖雕碎块散落在脚下,绊着腿硌着脚。 水坡巷一直通到半山上,绿树成荫,宁静优雅。据说,这里过去住的都是富商大贾,当然也有人说,在这条幽静的小巷中过去满布着舞榭歌楼。也许潼关要塞常年驻军,军官,家眷……不管怎么说,在当年这是一条奢华的巷子。

巷口地势较低,越往里地势越高,是个缓坡,东西走向,稍向偏北转弯。巷子直通后面的麒麟山。房屋均面巷而建,上下错落有致,鳞次栉比。据说早年间巷口对面有一条潼河;风水极佳。

巷道大致呈梯形,中间低凹两侧高平,低的部分是主道。平时人车都走中间低凹处,下雨天中间是天然水渠。可以想见,无论夏天急雨还是秋天淋雨,混黄的水流哗哗而下,行人就像在河边走,对面过来熟人,他们就隔着水流打招呼说话……那多有情趣?

一位老大姐坐在自家院门前,满头白发,眉眼间透着炯炯有神;我上前询问:“您老住在这里?已经不少年了吧?” 她操着浓重的地方口音“嫁到这里住了五六拾年了。” 我问到: “老房子有多少年了?” “我老当家买的(老公公),有一百多年吧。” 我又问到: “买的时候不少钱吧?” 她没有顺着我的问话说下去,她问我:“你们是那里人?”“来旅游?” 我告诉他我从北京来,想看一看潼关老城。“我可以到您家里看一看吗?” 她没有思索的带我进了她家院内。

灰砖,灰瓦,屋檐,墙脊经过修饰的门楼,院里的正房没有修复。

房门上端两侧窗框上端镶嵌着熏的发黑的木刻字迹清晰流畅。

不知道这四个字是家训还是愿望,可以看出原主人的财力。

厢房的屋脊是这一地区建筑特点:一面坡,在北方这样的房脊叫:肥水不流外人田,下雨时水顺着房脊流入自家院落,在收纳起来。 院墙上青砖刻着的花草图案,更显示了原房主人的不差钱。 我走进房内看到具有两层阁楼的房子,正屋,两侧各一房间,后院还有很大的院落,只是杂草丛生。

走出老大姐家,向巷子深处走去。 遗留下的老房子有半弧形门洞,颓败砖堆长着茂草,疑为古代门洞坍塌;询问果然。 水坡巷夹在印台山和麒麟山之间的一段斜坡上,能望见山顶古烽火台、山麓上逶迤而下的裸露残破古长城,长城上的明代古砖均被当地居民拆下做院墙猪圈了(我们在老大姐家也见到了一些城墙用砖,随后在走到其他家时,房主人讲给我:原来城墙砖8毛钱一块,送到家里;现在15块一块还买不到)。

顺巷道往里走,道路正中那棵横着的古槐,十分显眼,当地人称“乾隆槐”,亦称“龙槐”。史传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弘历巡视潼关,手植此树。

老槐树确实很古老了,老的半边都朽了。

泥灶炊烟狭径绿,歪脖古槐今已希; 老树横跨当街路,御亲故事有传今。

村中间一口古井,据说掘于唐,乾隆帝喝过,为了保护为它盖井亭,原来古老的辘轳还在一户老乡家存着,现在的辘轳已经是新制作的了。

村民在这里供奉香火,祈福水源保障财源滚滚。

老房基,条石,原来在哪儿?不得而知,现在是在街户墙根下。

水坡巷的路说不清是河渠还是路,老人说,“下雨了就是渠,天旱了就是路”,这个解释很妙,随遇而安本就是一种境界。

巷道内的路基有许些是鹅卵石铺就,鹅卵石砌院墙基础,就地取材,看上去象进了石头村。

高大的院墙护坡是因为先有树后砌院墙,还是先有院墙后有树,已经不需要知道了,到是与巷中房屋街道相得益彰。

港口镇为水坡巷改造重新修建的水渠,路基,搭救的小桥已经使水坡巷主要街道干净,整齐。 重新修饰的水渠上架了几座汉白玉及青石小桥,使两侧人家往来实在是方便。

临街改造过的房屋挂着红灯笼,一问:还是春节前挂的,没有摘,道是喜兴。高大的院门,院墙,干净整洁。 坐在自家门前啦着家常,享受着天伦之乐,其乐融融!国泰平安!

潼关,康熙皇帝誉为“天下第一城”的潼关古城,今天在修复重建中;水坡巷在用故事,老街,老宅,老槐,古井;为潼关铺垫着雄关美誉。

展开阅读全文


人文 建筑 旅行 街拍 老人 文章 风光
阅读 1629 投诉

支持原创作品,期待你的赞赏

我的赞赏码

长按识别二维码给作者赞赏

记得在赞赏留言中写下名字哦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古董
创作 70 粉丝 227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17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