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来解释一下迦南地。 迦南地,也叫迦南美地。原意为“低”,指沿海低地,是一个古代地区名称。
大致相当于今日以色列、西岸和加沙,加上临近的黎巴嫩和叙利亚的临海部分。 圣经故事说,上帝引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不再做奴隶,应许他们可以到“流着奶与蜜之地”,就是迦南地。

我这里要说的是,以色列的水。 这块流着奶与蜜之地,并没有什么水。如果去以色列旅游,你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水”。


海法,巴哈伊空中花园。远处就是海法港。 以色列有4个大海港。





约旦河洗礼。 4月8日,在以色列的约旦河畔,耶稣接受洗礼遗址,观看了洗礼仪式。能在这里接受洗礼,那是信徒们一生的荣耀。 这一天,离复活节还差8天。赶来接受洗礼的人还不算太多。
约旦河全长360公里,从叙利亚流经以色列,在约旦境内注入死海。









清澈见底的红海。 红海这么蓝,为啥叫红海呢?约旦导游小海说,是因为红海周边的沙漠地带,一旦起风暴,红沙弥漫,笼罩在死海上空,远看就是红色的海。
假如我们把视线提升三千米,从高空俯瞰这块土地,你就会发现,在亚、非、欧大陆交界处的以色列,周边有很多水。 首先你会看到蔚蓝色的一大片水,那是地中海,然后夺你眼球的是翡翠绿的约旦河,还有不容忽视的一大块淡绿色的水,那是加利利湖,你还能在约旦河下游看到一块深蓝色的水,那是死海。
如果因此你觉得以色列是一个水资源丰沛的国家,那你就错了。 以色列是一个极度缺水的国家。 不然,以色列怎么会为水而开战呢!

以色列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仅为271立方米(中国人均水资源量也算少的,也有2100立方米),沙漠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7%,年蒸发量达2500毫米。



我们所住宾馆窗口看到的加利利湖。
以色列发展到今天,最了不起的,就是解决了用水问题。
第一是管道引水。以色列在50年代,也就是建国初期就开始了管道引水。我们国家是南水北调,而以色列是北水南调。把加利利湖的水,通过管道,抬升360米,铺设了长达440千米的引水工程。覆盖了60%的国土。
第二是海水淡化。利用微咸水灌溉,这个沿海国家都在开发。唯一不同的是,他们连微咸水也不敢浪费,又铺设了细微到每家每户的滴灌网络。
我们旅行团走过的城市,不论在国家公园还是在居民住户的树木花卉下,都看得到滴灌技术的影子。

以色列的节水宣传画。 这是1960年代的海报,上面写的字是,“即使浪费一滴水,也是很可惜的”。 以色列从小学开始就有课程,教育孩子保存水资源,训练内容有,如何使用更少的水洗澡,刷牙。

2007年,以色列发行一张邮票,表彰梅克若公司。这是一家在建国前就成立的水公司。这张邮票说明梅克若的很多功能,包括水质净化、深井技术、管线施工,以及人造雨。

以色列1985年发行的最低面值的纸钞,5₪(谢克尔)纸币,追思总理艾斯科尔。肯定他发展国家水利基础建设的功劳,尤其是国家水资源输送工程。画面是一段管线把水从北部山丘送到南部沙地。

上图是以色列随处可见的提示语。在学校,公园,居民区的各种角落。
第三是废水回收和净化技术。 这一点是在我们从以色列游览回国后得知的。 他们还有一套管网,就是回收废水。家庭用水,雨水,城市废水都回收,然后在沙漠地带建了一座污水处理厂。利用天然条件,用沙漠做过滤层。 既解决了海水污染问题,又产生了另一种水资源。


在约旦的死海漂浮。 导游告诉我们,下海前一定要用手指沾点儿海水尝尝,否则,你会被溅到嘴里的海水惊到。果然是,苦咸无比!



漂浮结束后,我们可以用大量的淡水冲洗,还可以跳入泳池畅游。在用水方面毫无拘束之感。



在特拉维夫的雅法古城,地中海完美无瑕。冲浪的,钓鱼的,在海滨散步的,放风筝的…… 它是一个具有4000多年历史的港口城市,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而我们,在以色列、约旦游览的12天里,没有一天感到用水的困难。 每天上午出发,一坐上大巴,导游就给我们发瓶装水,回到酒店,没有人提示我们要节水洗澡,也没有人阻止我们洗衣。在外就餐,无论是自助餐还是中餐,都可以讨要到“Hot water”(开水。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在约旦我们同样没有感到用水困难。在以约的城市街头,随处有自助饮用水设置。
这不是以色列现在不缺水!它依然是一个水资源困乏的国家。但是,以色列是一个有礼节的国度。也许是发展旅游业的需要,也许他们意识到,想要保住自己得来不易的国土,就一定要有和平的环境。
正因为他们多年来的努力,以色列的农业才令世人刮目。以色列95%的粮食自给自足,大量的蔬菜,瓜果,花卉出口欧洲。也是因为解决了用水问题,以色列才能跻身世界经济发达国家。

约旦河,洗礼者都很虔诚。要全身浸入水中,出水后右手画十,殷殷祈祷。

红海边,嬉水的孩子们。


红海边的黄昏


在加利利湖上冲浪。 加利利湖,面积170平方公里。长度,21公里。是以色列唯一可饮用的淡水资源。占以色列可用水资源的40%。

在加利利湖的游船上,船夫为中国团升中国国旗。令一船中国游客激动不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