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1419年,郑和带着马林国国王赠送的长颈鹿回到了南京,由于长颈鹿长相极像中国民间传说的吉祥物麒麟,于是长颈鹿就被当成了麒麟。 麒麟一直是中国人的吉祥物,自古就有相应的记载,如《说文》中说“麒,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麟,牝麒也。”《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中说“麟,麋身牛尾,狼头,一角,黄色,圆蹄,一角,角端有肉。”也就是说麒麟具有多种动物的部分特征。 清朝规定一品大员所穿朝服补子的图案即为麒麟。由此可见,麒麟的地位仅次于龙。另外,麒麟与龙、凤、龟合为四灵,并被誉为毛类动物之王。在传统文化中,麒麟是祥瑞的象征,自古就有“盛世出麒麟”之说,民间老百姓也笃信麒麟是可消灾解难,驱除邪魔,镇宅避煞,催财升迁的吉兽。 麒麟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黄梅戏《女驸马》中,有"麒麟成双人成对,并蒂花开万年红",大喜之夜双方麒麟终于成对的描述。还有,麒麟与孔子也有密不可分的渊源,民间有"麒麟送子"、“麒麟吐书”的图案纹饰,就是原自孔子的传说。 另外, 民间有用玉、金、银制成麒麟锁或麒麟送子锁,给小孩挂在脖子上,以作为“护身符”保佑孩子健康成长和成为才子。麒麟纹饰有昂头的,也有回头的,回头的通常称为“麒麟望月”,都是艺术上的一种表达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