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人墨客写梅花的诗文数不胜数,我最喜欢的一个是陆游的《咏梅》,一个是毛主席的《咏梅》,一个使我如见夕阳落寞,一个使我如见朝阳喷薄,它们同样感染着我。 瓷器的冰纹又称为“冰裂梅花纹”,创制于清康熙朝年间,在青花冰裂纹地上以留白的方式绘画出数枝干枝梅绽放的景象,看上去有较强的装饰艺术效果。 冰梅纹罐是自清康熙至清末最为典型的冰梅纹作品,通常罐的通体以青花浓料画冰裂片纹,以青花淡料将梅花以外的“地”涂抹晕染,使其突出勾画的白色梅花,看上去蓝地白花相映成趣。 清代各个时期的冰纹各有所不同,康熙冰梅纹较为写实,高雅别致,变化丰富。 雍正冰梅纹构图疏朗,画风豪放,层次分明。 乾隆冰梅纹复线勾描,循规蹈矩,缺乏变化。嘉道冰梅纹构图饱满,色彩艳丽,疏朗淡雅。咸丰冰梅纹趋图案化,绘工不精,色彩单调。同治冰梅纹器物不多,画工细致,色彩淡雅。光绪冰梅纹线条生硬,缺乏变化,有涂抹渲染痕迹。 上图冰梅纹罐,以青花为地,层层涂抹晕染的笔迹清晰可见,其间通过留白的手法勾画出饱满的梅花和挺拔的虬枝。整体看去蓝白相映,清奇高雅,有强烈的瘦骨英姿的艺术效果。此罐体态修长,绘画精美,如亭亭玉立的仙女,把大美青花洒向人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