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满
+ 关注 已关注 相互关注
2月20日 2017

福州的锅边糊

到福州,如果你不吃一吃当地的锅边糊,我就要说,不是福州对不起你,而是你自己对不起自己。难道不是吗?福州的小吃摊、小吃店到处都有,随便走进一家,八九不离十都有锅边糊。放着迈两步就可以品尝到的美味而不食之,你当然对不起自己。更何况,锅边糊绝对不贵。 不久前到福州,正好我的一位朋友也在福州办事。两人通了电话,正好那会都有空,于是相约共品小吃。我的这位朋友是长乐人,长乐是福州的一个县级市,当然与福州同语同俗,所以,作为长乐人的他,对福州小吃自然了如指掌。由他当“吃导”,绝对不会错。见面之后,我们先在一个茶馆坐了坐,泡了一大壶的普洱,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借普洱之力腾空肚子,迎接美味小吃“入住”。茶过几巡,肚子很快就进入了预想状态。于是,我们出发。我跟着他七拐八弯地在温泉路附近找到了一家小吃店。说是小吃店,这家店可不小,准确地说,应该是经营小吃的大店。进去之后,但见厅堂洁净,桌椅整齐,整个店面不下300平方。而最有特色的就是墙上挂着的民俗画,好像都是关于福州民俗的。因为此行目的主要在吃上,所以也就没有太细致地看,没办法,美食当前,俗就俗吧。这家店里的小吃可实在不少,有马蹄糕、炸果、糍粑、油条、扁肉(馄饨的福州名字)、线面、粉干(米粉的别称)等等等等,甚至还有咸稀饭,还有不少我叫不出名。 看着摆在玻璃柜里和热乎乎挤在锅里冒气的这些玩意,我知道想全部都吃肯定吃不下,但要做出选择也真的很难。我决定还是听“吃导”的。“吃导”面带微笑地先让我找个位置坐下,然后就过去点吃的了。不一会儿,服务员先是托过来4个小碟,是马蹄糕和炸果,各两份。我尝了尝,没有与外地不同的感觉。正有些失望,“吃导”说,锅边马上来了。话音才落,只见服务员托着一个大方盘,上面是两个个头中等的碗,正冒着白花花的热气。待碗摆上桌,我一看,好漂亮的一碗东西,难道这就是锅边糊?!只见碗中有白有翠,有荤有素,肉丝几缕风中卷,裸虾数只江上游,还有几丝咸鱼干,仿佛木柴水上漂。内容之丰富,多少让人有面对动物世界的快感。再看那汤水,清中有浑,浑中透清,试想如果自己是尾鱼,搞不好就会“扑嗵”一跳潜进去。不过必须是热带鱼。视觉如此,嗅觉更棒。自打碗一上桌,那鼻子上下所有的细胞,都发誓要坚守岗位。好了,小吃小吃,根本的还是嘴巴的事。我和朋友几乎同时张嘴,先从白瓷瓢羹上轻轻吸下一片白白的锅边,再来一口汤,再来一缕肉丝,再来一只裸虾,再来一丝咸鱼干。天哪,这就是传说中的锅边糊吗?味道简直就比仙女还要美嘛!我抬起头,对着服务员,深情地说道,再来一碗。乘这间隙,我看了看四周,正是下午,食客不多,就那么三、五桌,都在埋头吃,没人说话。如果孔子在场,一定很开心,因为大家都在践行他老人家的“食不语”。突然想起一些老外对国人的评价,说什么中国人在餐馆里爱大声喧哗。我想,这一定是在没有锅边糊的餐馆,有锅边糊的餐馆,吃都来不及,谁还有空喧哗!或者,老外所去的那家餐馆,大师傅的厨艺实在太差,逼得人把吃饭改为说话。总之,叫那些喧哗者来这里也吃吃锅边糊,包他们都不言不语,埋头苦吃。正是只有美食当前,才能文明用餐。 正想着,第二碗锅边糊端过来了,我又从一个还算有一点点思想的人,回归为一个埋头“食不语”的人。那天下午,我们总共麻烦师傅煮了六碗锅边糊。当我们面带因肚撑而略显疲惫的微笑离开这家店时,天已经有些黑下来了。望着街市上那些来来往往,可以经常吃到锅边糊的福州人,我不由没骨气地心生羡慕。想起苏东坡先生那句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我决定做一个小小改动:日吃锅边三两碗,我愿久居福州城。改得不好,但我相信东坡先生一定一定会同意我的这一改动的。当然,前提是他也来吃一碗福州锅边糊。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836 投诉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阿满
创作 56 粉丝 34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0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