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似
+ 关注 已关注 相互关注
2月17日 2017

人生自有诗意在

— 原创 —

中央电视台十集《中国诗词大会》如一顿饕餮大餐,虽已结束数日,但始终在消化回味。决赛阶段尤为精采,上海复旦附中在读高一学生武亦姝最后杀将出来夺冠,诗刊编辑彭敏落居亚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其实本人是更看好北大工科博士生陈更的,可惜无缘。董卿的主持彰显了气质,控局游刃有余。整个比赛,观之拍案叫绝!

从百姓对《中国诗词大会》的关注和喜欢的程度看,中国的古诗词,是融入大众的血脉里的。这与年龄大小、贫富差异、阅历深浅并无多大的关系,更根植于内心的是对唐诗宋词的一种痴迷与喜欢。

我对唐诗宋词的兴趣起步较晚。始于恢复高考后,只有初中文化的我,自学完成了高中全部课程,考上了大学。其中就有一段时间是对古诗词的死记恶补,并在其中体味到了乐趣,从而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直至延续至今。

熟读唐诗宋词的好处,就是丰富了自己的内在涵养,对外在的客观感知,总会有相应的词句在脑海里跳将出来。看到春天东风拂柳,就会想到"春风又绿江南岸"[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春来漫步桃园,就会想起崔护的"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句来;"日出江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白居易《忆江南》中的美句;有时会突然明白了"高楼晓见一花开,便觉春光四面来"[唐令孤楚《游春词》]的真正含义和感受。

古人也不乏写秋色的,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流传下来。刘禹锡在《秋词》中吟出了"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的感叹;另一首诗词更是道出深秋的景色:“荷尽已无擎雨盖,残菊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每每到了一个季节,每每身处一种环境,就会有相应的诗会对应过来。当你走进荷池,就会想到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句;当你走进沙漠,就会吟诵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看到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就会想到"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纹如镜破。"[唐,吕温《冬夜即事》]。眼前夜色怡人,星空宽广辽阔,心头就会涌现"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旅夜书怀》]的场景。人生总有诗意在,有诗歌陪伴的生活更有趣,生活在诗意中更觉无比的美妙。于是读唐诗宋词,成为生活中必须的功课。

许多诗词确实也契合着人们当时的心情的。高兴时,我们可吟诵“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忧愁时我们可以读出"月落乌啼霜滿天,江枫漁火对愁眠"[唐,张继《枫桥夜泊》];惆怅时,我们想起"若问闲愁多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思念时,我们可记起白居易《长相思》中的"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落寞时,我们可感叹“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唐,李煜《浪淘沙》];无奈时,我们不妨念一段"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唐,李煜《相见欢》]。无论哪一种心情,有了诗意的诠释,更是入木了三分。

身为裙衩,我也喜欢李清照,喜读鱼玄机、谢道蕴、薛涛、花蕊夫人……。喜欢李清照清丽婉约的词风:"红藕香残玉潭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自回时,月滿西楼。花自漂零水自流。一处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宋,李清照《一剪梅》]。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对新婚未久离家外出的丈夫内心急切相思、倾诉了孤寂和别愁之苦。古代女诗人中最为才貌双全的,唯花蕊夫人莫属。曾相夫于两位君王,历史上,再也没有一个人比得上她的绝世独立。在国家危亡之际,写出了"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的气节诗篇,久久耐人寻味。

随着年岁渐增,更喜欢读一些有跌宕起伏人生、内心情感丰沛的诗词。常常会走进作者的内心去感受他们的心情。"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宋,辛弃疾《水龙吟》],表达了作者报国心切却不得重用的悲恸之情。"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这是生命的哀歌,是亡国后的一首悲曲,也成了南唐后主被毒死前的绝唱。"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此诗犹如悬流飞瀑,从高处跌落而下,气势磅礴,表现出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读来酣畅淋漓。

在中华文学史上,曾有一段时期简直是诗的国度,于是初唐四杰、诗坛三圣、唐宋八大家跃然而出,许多杰出的古人留下了大量的千古名篇。宋词的发展,也繁荣于豪放和婉约两派之间。中华文化渊源流长从未间断过,是根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里的。而《中国诗词大会》无异是给现代人一种中华文化精髓的补给和滋养,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感化。胸有文意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此类活动的蓬勃开展也有助于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底韵的提高和升华。

文/惠似

图/部分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2178 投诉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
发自圈子
本作品入选糖水兴趣圈
人已加入
文道 · 老沫
经由正向的文字,通达形而上的精神体验,用文道讲述生命。
加入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惠似
创作 112 粉丝 2200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173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