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何宝元)
+ 关注 已关注 相互关注
2月16日 2017

被遗忘的“添仓节”

正月十六一大早,小女儿一边收拾书包一边喃喃自语:“这年就这么过完了?真没劲!”一副心有不甘的表情特写在稚气未脱的小脸上。 是啊,这年过的确有点…… 即便是一家人在一起,往往也是这样一幅景象:小孩玩电脑游戏,大人玩手机,没人看的电视节目还总舍不得关闭,清一色的人机交流模式,全然没有了人与人之间的欢声笑语。正月十五满大街的冷清,除夕夜又何尝不是如此,更别提几近失传的正月二十“添仓节”了,八零九零后甚至都没有听说过还有这么一个节日。 小时候,“添仓节”对于男孩子来说应该是最有意思的一次狂欢了,因为这一天的晚上可以敞开来玩一次“偷东西”游戏,在这一天“偷东西”不仅不丢人,而且会得到大人的怂恿和鼓励,甚至会帮孩子们制造各种“一偷就中”的便利。可别往歪处想,今晚允许偷的东西可只有一样哟,它还有一个特逗比的名字——石榴榴,怎么样,够诱惑了吧。 据文献可考“添仓节”,又名“填仓节”或“天仓节”,是旧历正月最后一个节日,也是民间象征五谷丰登的节日之一。如果说“腊八节”是春节的序幕,那么“添仓节”就是春节的尾声了。 正月二十是“小添仓节”,正月二十五是“大添仓节”,灵石当地一般都过“小添仓节”。正月二十一大早家家户户都要囤里添粮,缸里添水,并用黄米糕面包豆馅做成素糕灯盏,有锅、包袱、面娃娃以及各种动物造型,最常见、做的最多的就是石榴榴和灯瓜瓜,石榴榴顾名思义就是像石榴一样脑袋做成个花边小灯盏的模样,里边可以盛麻油,再放上一根棉花捻的灯捻子,正月二十晚上点燃祭祀时,屋里屋外灯盏遍布:柜顶上、灶台上、水缸盖上、炕中央、窗台上、门庭下、花池边、粮囤上、大门洞、鸡窝旁、猪圈外等到处星光点点,十分壮观。民谣云:“点遍灯,烧遍香,家家粮食填满仓。”这里“灯”和“登”谐音,“糕”和“高”谐音,寓意五谷丰登,粮仓升高。 随着夜幕的降临,村子里的男孩子便三五成群的聚在了一起,记忆中正月二十的夜晚都特别黑,特别冷,很有些月黑风高的意境渲染,好像特别适合做“鸡鸣狗盗”之事。 瞅准那家灯盏亮起来了,几个平常玩的来的小伙伴便悄悄地聚集在院墙外,探头探脑的观察一番,确信主家不防备,突然从大门外的黑影里窜出几个愣头青,冲着院子里灯盏闪烁的地方飞奔过去,一把抓起转身就跑,紧接着身后便传来主家大声的呵斥:“谁家的野小子,找打不是?”偶尔还有追踪的脚步声紧随其后,但孩子们都知道,这阵势一般都是虚张声势,仿佛大人和孩子之间在做一种约定俗成的偷窃游戏,很少有当真穷追的主家,即便有这样的人家,随着游戏逐年的经验积累,第二年孩子们通常会有意避开这样的人家,或者有时也会恶作剧的往他家院子里扔石头以示不满。其实满院灯盏遍布却无人来偷的通常也就是那几家平时在村子里不活人的,甚至有人警告说他们家往石榴榴里边包鸡屎的,所以孩子们通常会像避瘟神一样唯恐避之不及,现在想想在当时民风淳朴的乡村做人做到这份田地其实是蛮可悲的。接下来几个半大小子会凑在一起互相炫耀战果,运气好的会刚好偷到一个石榴榴,运气差就是一个最简单的灯瓜瓜了。当然也有特别胆儿大的,会冲进屋子里抢炕上或窗台柜顶上的石榴榴,那就不算偷而是抢了,通常孩子们会很不耻这种做法的。这样的“偷窃”游戏会一直从村东进行到村西,孩子们真的是“乐此不疲”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玩的太嗨了。 其实,最精彩的仪式在后头,满载战果的小子们最后会集中在村里的某个石磨周围,分批站在石磨上围成一圈,面向外,左手轻握石榴榴的身子,右手轻轻捏住掐住石榴榴的脖子,口里大声唱道:“天也长,地也长,石榴榴石榴榴你先长,你不长了我来长。”两手同时小心的拉拽,利用黄米糕的糯性使石榴榴伸长,拉的越长代表个儿长得越高,但往往由于风干天冷的缘故,原本糯性很好的黄米面已经变硬,很容易一拉就断,致使石榴榴身首异处,于是孩子们就把石榴榴脑袋使劲往空中抛,抛的越高预示着来年个儿长得越高。于是,山村漆黑的夜空中便回荡着孩子们七嘴八舌的欢声笑语,追逐嬉戏声,久久不息。 那份纯天然的放荡、狂欢此刻仿佛依旧萦绕在耳畔……

展开阅读全文


美食 人文 文章
阅读 2157 投诉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几何(何宝元)
创作 24 粉丝 52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5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