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复活节岛
2017-1-30《子愚中南美洲掠影》之一
复 活 节 岛
摄 影 张 子 愚
儿子年前的圣诞假期,和一群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结伴去了中南美洲。旅程安排的很紧凑,一路向南,游了不少地方。中南美洲离中国实在是太遥远,那里的山川风光,那里的人文景观,很是让人向往。他随手拍了一些照片,我也就随手编个格图,和朋友们一起分享一下异域风光。




复活节岛位于东南太平洋海上,是世界上最与世隔绝的岛屿之一。西距波利尼西亚地区皮特肯岛1900公里,东距智利西岸3540公里,面积近百平方公里。岛上约有1000座以上的巨大石雕像以及大石城遗迹。它们背靠大海,面对陆地。还有大石台遗迹,朝陆地方向有露天庭院,建筑巧妙。每个石像形态不同,大小也不一样。






这些巨大的石雕像大多在海边,有的竖立在草丛中,有的倒在地面上,有的竖在祭坛上。石像一般7-10米高,重约90吨。它们的头较长,眼窝深,鼻子高,下巴突出,耳朵较长。它们没有脚,双臂垂在身躯两旁,双手放在肚皮上。这些石像是用淡黄色火山石雕刻成的。有的还戴着帽子,帽子是用红色岩石刻成的,高几米,形状像个圆柱。有的石像身上还刻着符号,有点像纹身图案。除此之外,还发现了比这些巨大的石像还要大一倍的石像,但它们多是半成品。






石像的面部表情非常丰富,它的眼睛是专门用发亮的黑曜石或闪光的贝壳镶嵌上的,格外传神。个个额头狭长,鼻梁高挺,眼窝深凹,嘴巴噘翘,大耳垂肩,胳膊贴腹。所有石像都面向大海,表情冷漠,神态威严。远远望去,就像一队准备出征的武士,蔚为壮观。






据有关学者考证,人类登上复活节岛始于公元1世纪,石像的底座祭坛建于公元7世纪,石像雕凿于一世纪以后。到12世纪时,这一雕凿活动进入鼎盛时期,前后历经四五百年。大约到1650年前后雕凿工程停了下来。从现场环境看,当时忽然停工的直接原因可能是突然遇到天灾,比如说火山喷发,或是地震、海啸之类的自然灾害。至于石像代表了什么,多数学者认为,可能是代表已故的大酋长或是宗教领袖。






有人发现原始印度文与复活节岛的文字较为相像。另有人认为印度河谷文字则早在公元前2500年成熟,相距竟4000多年,这种吻合纯属偶然。复活节岛古文字与古代的中国文字也颇为相像。有学者认为,无论是古印度,古中国,包括复活节岛的文字,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起源,是史前黄种人文明的产物。直到史后时期,白种人文明才得以发展。复活节岛文明有几万年的历史。






《子愚中南美洲掠影》之二↙↙↙
《子愚中南美洲掠影》之三↙↙↙
《子愚中南美洲掠影》之四↙↙↙
《子愚中南美洲掠影》之五↙↙↙
《子愚中南美洲掠影》之六↙↙↙
《子愚中南美洲掠影》之七↙↙↙
《子愚中南美洲掠影》之八↙↙↙
《子愚中南美洲掠影》之九↙↙↙
《子愚中南美洲掠影》之十↙↙↙

展开阅读全文